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190章 《博物馆奇妙夜》前期筹备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0章 《博物馆奇妙夜》前期筹备会

这对于刚刚开始涉足艺人经纪业务的林小阳和公司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同时也可以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对张桐的培养和推广上。

因为张桐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同“天上掉馅饼”,所以她可能会对公司和林小阳心怀感激,在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度。

积极配合公司的安排,努力提升自己的演艺技能,参与各种工作任务,有助于林小阳顺利开展艺人经纪业务,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以张桐作为第一个艺人开展业务,公司可以将这一过程作为宣传点,打造“从无到有、精心培养”的故事,吸引外界关注。

如果能够成功将张桐捧红或者提升她的知名度,对于公司的艺人经纪业务和整体形象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案例,为后续签约其他艺人奠定基础。

所以稍作思考,痛快的答应了。

-----------------

一顿饭吃完,三个人各自忙碌着收拾起来。

林小阳动作麻利地将桌上的碗筷简单归置后,便拉着张桐匆匆往屋里走去,说是要跟她商量些事儿。

而杨皓则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顺手拿起了《博物馆奇妙夜》项目组送来的进度报告,准备好好了解一下项目的最新情况。

杨皓首先翻开的是筹备进度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通过可视化的时间轴和任务条,

直观地展示项目的各个阶段、关键任务和时间节点。

它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快速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是否按时推进。

杨皓通过甘特图能够迅速掌握《博物馆奇妙夜》项目的当前状况。

只见那表格里,项目的每个阶段、关键任务以及对应的时间节点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

各项信息一目了然,即便是对项目不太熟悉的人,看了也能迅速把握个大概。

仔细端详着图表,杨皓心里默默盘算着。

目前,《博物馆奇妙夜》项目的开发阶段工作基本已经接近尾声,这意味着项目的前期筹备、创意构思、剧本大纲等核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接下来可能进入后期制作或宣传阶段,这让他微微松了口气。

毕竟,这个项目凝聚了他不少的心血,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后来的逐步推进,每一步都饱含着他的努力。

杨皓是项目的创意提供者和剧本大纲的撰写者,是项目发起人或核心创作者。

他的创意和剧本大纲是项目的基础,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了方向。

在编剧的选择上,杨皓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毕竟原电影成功了,没理由换人,这次还是选择原电影的编剧罗伯特·本·加兰特(Robert ben Garant)来负责剧本中喜剧桥段的创作。

说起这位罗伯特·本·加兰特,那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多栖艺人,

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配音艺术家等身份他都曾一一尝试过,丰富的从业经历让他在影视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功底。

杨皓相信,有他的加入,一定能为剧本增添不少亮点。

不过,为了确保剧本中涉及历史相关的彩蛋合理且准确,项目团队邀请了大学里的教授做历史顾问。

就是为了对电影里的细节的把控,以及对历史准确性的追求。

历史顾问的参与可以帮助避免因历史错误而引发的争议,同时也能增加剧本的文化深度和可信度。

这些历史顾问们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剧本中涉及历史的部分进行了细致的审核和把关,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杨皓一边认真地看着报告,一边在心里暗暗思考着。

这也是他一贯的学习方式,通过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得更好。

他注意到,剧本采用了经典的三幕式结构,这是一种常见的叙事结构,分为开场、发展和结尾三个部分。

这种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故事的起承转合,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剧情。

这是一种成熟的叙事逻辑,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预算也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剧本的需求做了关联性调整,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花在刀刃上。

看着手中的进度报告,杨皓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和期待,他期待着这个项目能够顺利推进,最终呈现出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

主创团队已经搭建好了,导演肖恩?利维(Shawn Levy)坐镇,

制片人克里斯?哥伦布(chris columbus)负责家庭情感线,迈克尔?巴纳森(michael barnathan)统筹特效预算。

核心演员选角方面,主角拉里还是锁定了本?斯蒂勒(ben Stiller),他的“平凡小人物”形象与肢体喜剧能力,让他成为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

历史角色适配方面,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饰演的罗斯福蜡像,为电影增添了深度,

欧文?威尔逊(owen wilson)饰演的牛仔,则负责无厘头反差,为电影带来了不少笑料。

杨皓看着这熟悉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历史的偏差在这一刻回到了正常轨道,这些都是原来的演员,该是人家的还是人家的。

杨皓没有做任何改动,既然原来已经成功了,那就没有必要再去改动。

他相信,这些演员的精彩表现,一定会让这部电影再次大放异彩。

“看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杨皓心中暗自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只要不出大的篓子,自己不瞎掺和,这部电影一定会跟原来一样成为经典之作。

-----------------

第二天,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城市的街道上,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杨皓、林小阳和张桐三人如同昨天一样,准时来到了工作室。

今天,这里将迎来《博物馆奇妙夜》项目组的工作汇报,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会议室里,众人围坐在一起,包括在这里学习的中方人员,久别重逢,杨皓热情的跟中方人员和项目组工作人员一一打招呼。

中方以宁昊为代表几个人高兴极了,而项目组美方工作人员严肃而专注,毕竟他们是主导,今天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成绩是否满意。

按照惯例,杨皓作为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同时也是核心创作人,率先站了起来,准备对项目的核心主题进行讲解。

他一开口,那浓浓的学术味就扑面而来:“这部电影的主题与隐喻,是历史与现实的狂欢式对话。”

“首先,我们来聊聊历史祛魅与重构。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采用了拟人化历史的手法,通过让博物馆里的展品复活,将那些原本严肃、遥远的历史,转化为一个个可以与观众互动的‘角色’。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教科书,而是通过展品复活,化身为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比如说,罗斯福的励志演讲,他那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话语,仿佛能穿越时空,激励着每一个人;

还有匈奴王的滑稽威胁,他那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看似严肃的历史人物,如今却在博物馆里闹腾起来。

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消解历史的权威性,让观众不再觉得历史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能够拉近他们与过去的距离,让历史变得更加亲近和有趣。”

“同时,电影也展现了历史的多义性。

在电影中,黄金碑作为‘复活之源’,它不仅仅是一个神秘的道具,更是隐喻着历史的解释权争夺。

一边是盗贼,他们企图贩卖文物,将历史商业化,把历史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另一边是拉里,他守护着博物馆,努力将历史公共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历史的魅力。

这种冲突,实际上反映了现实中人们对于历史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冲突,正是我们想要探讨的核心。”

“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关于个体成长的寓言。

对于主角拉里来说,他从一个失业者,逐渐成长为‘夜间守护者’,

这个转变不仅仅是身份的改变,更是象征着他通过承担责任,重新获得了家庭与社会的认同。

博物馆,就是他的成长空间。他在博物馆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不断地面对各种挑战,与展品之间产生了许多冲突。

而他解决这些冲突的方式,比如用口香糖安抚原始人,看似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却是成人世界问题解决的一种喜剧化映射。

通过这些经历,拉里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自信的人。”

“更深层次地,电影还探讨了存在主义的追问。

在电影中,展品们也有着自己的身份焦虑。

就像蜡像罗斯福感慨‘我只是个复制品’,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暗指了现代人面对标签化身份的迷茫。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这些标签是否就是我们真正的身份呢?

此外,展品们每晚复活又回归静止,这种永恒与瞬间的悖论,也呼应了现代人对‘存在意义’的短暂性困惑。

我们的生命,就像展品们的复活一样,是短暂而又珍贵的,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呢?”

杨皓的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杨皓的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将电影的主题与隐喻剖析得淋漓尽致。

项目组的成员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他们知道,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喜剧,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作品。

杨皓顿了顿,环视了众人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喜剧,更是一场关于历史、人性和存在的深度思考。

希望大家在创作中,都能感受到这种深度。”

会议室里,一时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罗伯特·本·加兰特,作为这部电影的主编剧,站起身来,开始了对《博物馆奇妙夜》剧本的细致讲解。

“《博物馆奇妙夜》的剧本采用了经典的三幕式结构,这种结构就像是一座精心搭建的大厦,每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意义,共同支撑起整个故事的精彩。”

罗伯特·本·加兰特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第一幕,是铺垫与设定,大概在影片的0到30分钟这个时间段。

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引入了主角拉里·戴利。

他是一个失业的单亲父亲,穷得叮当响,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连儿子都快认不出他了。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四处奔波,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应聘博物馆的夜班警卫,最终应聘成为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夜班警卫。

这可是个没人愿意干的活儿,但拉里没得选。

这里,我们对他的困境进行了充分的铺垫,他经济窘迫,在过去的生活中缺乏责任感,这也导致了他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疏离。”

“在介绍博物馆的时候,我们设定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个独特的场景,这地方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气息。

老警卫塞西尔的出现,就像是故事中的一个神秘符号,他隐隐暗示着这里会有‘神奇事件’的存在,这无疑在观众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

而当拉里接受这份工作时,馆长只是简单地告知他,只需‘确保展品不移动’,但这种看似简单的要求,

却隐隐暗示着规则即将被打破,一场奇妙的冒险即将拉开帷幕。”

“老警卫塞西尔在交接工作时,留下了一本神秘的手册,这可是一个重要的伏笔。

他还警告拉里‘别让远古的东西醒来’,这进一步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紧张感。

当午夜的钟声敲响,拉里第一次真正进入了这个奇幻的世界。

博物馆里的展品们纷纷复活,霸王龙骨架威风凛凛地舞动着,匈奴王气势汹汹地咆哮着,还有那调皮捣蛋的小猴四处捣乱,拉里瞬间惊慌失措。

但很快,他发现那本神秘手册竟然是他在这个世界里的生存指南,他开始努力学会与这些奇特的展品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