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252章 杨皓现在的状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俩老同学,谁都不想落对方后头,被抢先一步,心里头指定有点儿不痛快。

没等杨皓接话,秦姨语气就硬了点儿,跟下命令似的:“你听好了啊,上海台这儿必须准备两首歌!

回头我让咱台里的导演跟你对接,需要啥类型的、得贴合啥主题,让他跟你说清楚,别到时候差了意思。”

说着说着,秦姨的口气又提了提,带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咱这两首,一定要比央视、比老李那儿的好,听见没?

可不能让他们压过去!”

听得杨皓直想乐又乐不出来,哭笑不得地说:“秦姨,好不好哪儿是我说了算的啊?还得看观众买不买账、听着顺不顺耳。

我哪儿知道最后效果咋样啊?只能说我尽力琢磨,把歌弄好喽。”

“不行,必须要好!没商量!”秦姨一点儿不松口,语气特坚决。

杨皓没辙,只好顺着说:“知道了知道了!到时候保准给您整个惊喜,让您满意还不行嘛!”

“这还差不多!”秦姨这才顺了气儿,语气软回来点儿,“行了,不跟你唠了,挂了啊,知道你这会儿忙,别耽误学习。”

电话一挂,杨皓跟林小阳大眼瞪小眼,俩人谁也没吱声,默默走回学习室。

回到学习室,杨皓就把手机往茶几上一搁,先瞅了林小阳一眼。

巧了,林小阳也正好从沙发另一头抬着头看他,俩人脸对脸,眼神撞一块儿,谁都没先吭声。

杨皓先翻了个白眼,叹气:“得嘞,这下好了——央视两首、北京台两首、上海台再来两首,

合着我这寒假作业该叫‘春晚六连杀’?要命的是,还个个让我‘盖过别人’,不好办呀!”

林小阳两手一摊:“真没办法,这都是你的长辈关系户,我也推不掉。”

杨皓往椅背上一瘫,抬手捂住脸:“是呀!没办法推掉。”

整理精神,打开电脑,随口问道:“中午没看到周哥和老毕,今儿还来吗?”

林小阳说道:“应该是上午睡觉了吧,昨天忙到快天明了,一会应该来。怎么,你找他俩有事儿?”

“没听到秦姨说要‘惊喜’吗,”杨皓边忙活边说:“这次就给她准备个大惊喜,让老毕和周哥给参谋参谋。”

林小阳被他逗得“噗嗤”一笑:“别贫了,赶紧准备新歌吧!人家都下‘死命令’了,你要掉链子,以后不好见面了。”

杨皓哀嚎一声:“行,我这就去‘生产队’报到!六首歌,一条龙服务,包圆儿了!”

俩人相顾无言,只剩大黄狗在旁边“汪”了一声,像是也给这“春晚六连杀”配了个悲壮的和弦。

杨皓叹口气,嘴角没忍住抽了抽,那表情里一半是无奈,一半是哭笑不得;

林小阳也跟着挠了挠后脑勺,眼神往窗外瞟了瞟,又落回杨皓身上,还是没开腔。

俩人就这么对着瞅了有那么三四秒,客厅里静得都能听见狸花在阳台挠猫抓板的声儿。

末了还是杨皓先扯了扯嘴角,声音有点儿发闷:“得,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刚跟李叔那儿应下北京台的俩歌,秦姨这儿又把话撂得这么死,

还得跟那边比着来——我这年底哪儿是过年啊,简直是赶场子写歌来了!”

林小阳这才接话,语气也透着股没辙:“没辙!我之前还跟您说推了不少邀约,现在看来,没推的这俩就够喝一壶的了。”

俩人又对视一眼,最后都摇摇头。

没再往下说——实在是不知道该吐槽这俩长辈的好胜心,还是该愁自己接下来的活儿,只能认了这“甜蜜的负担”。

眼瞅着杨皓把电脑的文件夹打开,笔杆子咬在嘴里,鼠标在上面划拉。

林小阳心里咯噔一下:这位爷还拿自己当普通学生呢!

琢磨着:得跟杨皓提个醒儿,不然他怕是还没弄明白自己现在的分量。

话说当年林小阳跑来应聘杨皓经纪人,那可不是一时脑热,而是“蓄谋已久”。

那会儿杨皓已经小火了一把,专辑卖断货、彩铃下载嗖嗖涨。

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小范围有人气”,是实打实开始有国民度、走在街上能被认出来的那种火。

可他自己还迷糊呢,拿自己当普通学生。

那会儿圈里想签杨皓的,能排出二里地去。

不管是专门做经纪的、搞唱片的,还是大的娱乐公司,挤破头想递合同的能从胡同这头排到那头,

连港台那边好些个有名有号的经纪人,都特意飞过来递橄榄枝,想把他挖到自己手下。

可到最后,这些人全碰了钉子,没一个能成的,全都碰一鼻子灰。

为啥?人家里头那配置就“邪性”:

您瞅杨皓身边管事儿的人就知道——音乐上的活儿,从写歌到编曲,有杨奶奶盯着,

老太太虽说不是圈里人,但退休前是央音教授,懂音乐、认调子,把得门儿清;

不跑演出、不接通告,全是他姑姑操心,姑姑在体制内待惯了,做事儿一板一眼,只求稳妥不求花哨;

后来要出唱片、对接发行,又有老毕扛起来,老毕算是这儿头唯一正经在圈里混过的,懂点行业里的门道。

这儿头除了老毕,杨奶奶跟他姑姑都是体制内的人,

对娱乐圈那些“艺人要怎么包装”“流量要怎么炒”的弯弯绕绕,压根儿就不熟,甚至说不懂都不为过。

搁圈里人眼里,这哪儿是培养大明星的路数啊?

人家正经造星,都得有团队包装人设、营销、跑商演刷脸,

可杨皓这儿倒好,全是“自己人”搭伙,连个专业公关都没有,简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圈里头一瞅:得嘞,这哪是捧明星的流水线?活脱脱一“体制内的机关单位作风”!

流程全是“体制内”,酒局没一顿,KtV更别惦记。

于是有人撇嘴:就这路数,能红都邪门!

可真等接触过才明白——人家压根儿就没想着当什么顶流大明星!

写歌为哄奶奶高兴,上春晚纯是“顺路”,流量、热搜、人设?一边儿去。

想签他?孩子还在上高中,学习为重,就这一句就把大多数公司拒之门外。

家里人也没指望他靠这个“爆红”挣多少钱,只求别瞎折腾、别丢了本分。

说白了,人家要的是“做音乐”,不是“当明星”,那些公司想的“造星套路”,

跟人家的心思压根儿对不上,碰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真是富二代,尤其是见过杨皓妈妈的人,自己的公司都不一定有人家有钱,还怎么说带着人家孩子挣钱。

圈里人全傻眼:得,散了吧,这“龙”根本不想进娱乐圈的鱼池子!

他当初动这心思来,压根不是瞎猫碰死耗子,就是奔着杨皓身上那股子藏不住的潜力来的!

既然公司签不下来,他就琢磨着打入内部,加入杨皓的团队。

凭咱这几年在圈里摸爬滚打的经验,还有手里攒的那点儿资源,只要跟杨皓搭伙好好干,指定能把他带成天王级别的主儿。

他搁以前那摊事业,虽说不算顶流大公司,但也已经有模有样、在业内攒了些名气,

手底下还管着俩刚冒头的小艺人,日子过得也算安稳舒坦。

要是没瞅准杨皓这棵“好苗子”,没觉得能跟他一块儿干出大动静,

他犯得上放弃那现成的安稳,屈就来给杨皓当这又管活儿又操心的助理兼经纪人吗?

再者说,那会儿杨皓事业刚起步,说是有团队,实际上没有团队。

事儿又杂又碎,一会儿得盯编曲,一会儿得对接演出,哪儿有他以前当“小领导”舒坦?

说白了,他来这儿,就是赌杨皓能火到顶,也赌自己能把这“造星”的事儿干成。

不然啊,傻子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来这儿瞎折腾呢!

林小阳多精啊,一眼瞅准这苗子:年纪轻、创作猛、嗓子毒,关键还“没睡醒”,只要有人推一把,天王巨星那是分分钟的事儿!

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把原来那份挺光鲜的差事辞了,毛遂自荐来当助理,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只要让我掌舵,保准把这“北京小爷”送上顶流,到时候我也跟着水涨船高,混个金牌经纪人当当!

所以啊,他不是来应聘的,是来“押宝”的——赌的就是杨皓这条潜龙能一飞冲天!

可等林小阳真扎进来,才傻眼:这活儿跟他原先想的压根儿不是一码事!

他以前在老东家那儿,满肚子的经纪门道、手里攒的资源人脉,那都是能实打实派上用场的;

结果到了杨皓这儿,这些本事压根儿没地儿使——人家这边根本用不着这些花活儿。

在这里,资源?堆成山,可人家撇得比扔烂白菜还痛快。

央视邀约说推就推,品牌代言说拒就拒,连顶尖唱片公司都排队吃闭门羹。

不光不用,还得他跟在后头琢磨:“这活儿咋推才能不得罪人?”

好几次他都想把资源表拍杨皓跟前儿说“这都不接?疯了吧”,

可瞅着杨皓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他空有一身本事,却像抡大锤砸棉花,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他不是没动过走的心思——毕竟搁这儿待着,跟“怀才不遇”似的,浑身劲儿使不出来。

想走吧,可这“老干部风”的上班节奏——十点泡茶、十一点看报、午休俩小时——又让他莫名上瘾;

确实舍不得这儿的劲儿:没那么多圈里的勾心斗角,杨皓虽说对自己的名气没数,但待人实在;

可没成想,杨皓早瞅出他这无所事事、满肚子憋屈没处撒的样儿了!

直到有天,他坐在工位上无聊,被杨皓撞见:“林哥,瞧你壮志不得酬的样儿,得,给你报个差,去阿美莉卡转转呗!”

没等林小阳反应过来,又补了句:“别老闷在国内瞎琢磨,去那儿开开眼,

学学人国外经纪公司咋运作的,看看人是咋给艺人规划路线的——回来说不定咱这儿也能用得上!”

二话不说,机票一拍,直接把他扔去阿美莉卡——“先进经验学一圈,回来再带咱飞!”

得,就这么一句话,直接把他扔去了大洋彼岸,让他去学先进经验了!

-----------------

他也是这次从阿美莉卡回来之后,抽时间跟以前的同行、朋友坐一块儿吃串喝酒,瞎聊天的时候才真打听明白。

那些眼高于顶的唱片大佬、经纪老炮儿,全跟他打听:“兄弟,你们家那位小爷,到底啥时候出来活动?

甭管是商演、专访还是综艺,哪怕露个面儿也行啊!

你这儿给透个底儿!我们这儿好些资源都攥手里等着呢,就盼着能跟小爷搭上个边儿!

记得给哥哥们提前透个信,别让咱干瞪眼啊!”

能让这帮平时傲得跟孔雀似的主儿主动放低姿态套近乎,话里话外全是求着合作的意思,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这位小爷现如今在圈里,那可不是“火”能概括的——是真真正正能让整个圈子都围着他转,

好家伙,原来这位“小爷”在圈里已经火成“现象级”了!连大佬们都得赶着上赶着递橄榄枝的份儿!

甚至港台那边都传疯了,说内地出了个“怪物新人”。

以前林小阳还没太直观的感觉,直到见着这帮人的反应,才真明白他现在的分量有多沉。

这位小爷现如今在圈里到底火到什么份儿上了!

以前他搁杨皓身边待着,天天看杨皓一门学习,偶尔写歌、录歌,没太直观感受,

这跟老朋友们一唠才知道,他才咂摸过味儿来——得,原来这位“北京小爷”已不是什么潜力股,简直是妖股涨停!

专辑卖断货、彩铃破亿、电视剧三轮上星,连央视都得飞美国“顺道”请人,这排面,圈里能有几人?

人家现在出去,那都是能让主办方提前清场、粉丝堵满半条街的主儿,跟他以前带的小艺人压根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他琢磨着,这事儿必须得跟杨皓说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