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雅风居”的名字定了,设计的大方向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寻找能理解并实现这份构想的施工队伍。这年头,好的装修队难找,能理解“文化底蕴”和“私密舒适”这种要求的更是凤毛麟角。

陈雪茹托了不少关系,韩风也通过李长河在文玩圈的人脉打听,最终找到了一支由老师傅带队的、擅长古建修缮的工程队。老师傅姓鲁,五十多岁,黑红脸膛,手指关节粗大,一看就是干了一辈子手艺活的人。他拿着韩风提供的、结合了图集理念和实地尺寸的手绘草图,戴着老花镜看了半天,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韩同志,陈老板,”鲁师傅放下图纸,指着几处关键点,“您二位这想法…挺新!跟现在满大街贴瓷砖、刷大白不一样。要老砖墙的味儿,要木格栅的透光不透影,还要用回收的老料…这活计,精细,费功夫,也费钱啊。”

“鲁师傅,钱不是问题。”韩风态度明确,“我们要的就是这份精细和味道。料要用好的,工更要细。老砖墙不是简单的砌上去,要做出那种岁月侵蚀、斑驳有致的感觉;木格栅的榫卯必须严丝合缝;仿宫灯得请专门的灯笼师傅定做…这些,都得您老把关。”

“行!只要东家舍得用料,肯花功夫,咱老鲁头的手艺,绝不糊弄!”鲁师傅拍着胸脯,眼中也燃起了遇到挑战的兴奋。这种有想法、有追求、肯投入的东家,比那些只图快的活儿有意思多了!

施工队很快进场。打通后的空间被彻底清空,露出了原本的砖墙和房梁。韩风几乎每天都要抽时间过来看看,陈雪茹更是泡在了工地上。

“鲁师傅,这块背景墙,我想用这种带有深浅色差和自然纹理的老青砖,斜着拼,缝隙留大一点,用深灰色的勾缝剂,做出那种历经风雨的沧桑感。”韩风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墙面构想,又拿出几张系统图集上的效果图作为参考。

“嗯,斜拼有味道,缝隙留大显粗犷,这想法好!”鲁师傅仔细看着效果图,琢磨着,“不过这砖…市面上怕是不好找一模一样的,得花时间淘换。”

“砖的问题我想办法。”韩风接口道。他通过系统兑换了一小批品质极佳、做旧效果自然的【仿古文化砖】,混在普通渠道购买的老砖里,作为关键墙面的点睛之笔。

陈雪茹则重点盯着厨房区域:“鲁师傅,灶台的位置得挪一下,离传菜口太远!这个洗菜池的排水必须重新做,要快!还有,排烟道的尺寸,必须按我给的图纸来!一点都不能含糊!”她拿着韩风提供的、标注了详细尺寸和原理的定制高效抽风系统图纸,态度异常坚决。

“陈老板,您这图纸…有点门道啊!”鲁师傅看着图纸上那些复杂的风道设计和静音要求,啧啧称奇,“这抽风劲儿,怕是能把屋顶掀了!不过您放心,只要图纸没错,咱保证给您做得稳稳当当!”

在韩风提供的部分“特殊”材料(如环保速干腻子、高效隔音棉)支持下,工程进度虽因要求精细而稍慢,但质量却远超预期。老砖墙的斑驳质感渐渐显露,回收的老榆木梁柱打磨后泛着温润的光泽,定制的木格栅窗棂也安装到位,光影透过格栅洒下,在地面形成美妙的光影图案。

韩风和陈雪茹在工地上不断磨合。韩风在空间意境和文化符号上坚持己见,陈雪茹则在功能性和厨房操作细节上寸步不让。一次,为了备餐间一个柜子的高度,两人争得面红耳赤。

“小风,这柜子按你的图纸做是好看,但太高了!我店里最矮的丫头够不着顶格怎么办?”陈雪茹叉着腰。

“雪茹姐,高度是为了整体线条流畅!可以配个结实的小踏凳嘛!”韩风据理力争。

最后是鲁师傅打了圆场,稍微降低了一点高度,又在柜子下部做了个隐藏式小台阶,才让双方满意。

看着“雅风居”的雏形在匠人的巧手下一点点呈现,那份融合了古韵与舒适的独特气质逐渐成型,韩风和陈雪茹相视一笑。争吵是难免的,但共同的目标和对完美的追求,让他们的合作反而更加紧密和信任。他们都期待着,这座匠心营造的“雅风居”,能惊艳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