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风林科技”那间略显拥挤和杂乱的工作室一角,如今被精心清理出了一块区域,几台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用防尘布小心遮盖的“新家伙”静静地安置在那里,与周围那些自行焊接的Z80开发板、绿屏终端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掀开防尘布,露出的是几套完整的Intel 8086微处理器开发系统——包括带有金属外壳的主机、单色显示器以及造型相对现代的键盘,旁边还摞着厚厚一摞全是英文的技术手册、数据手册和编程指南。这是韩风通过林伯儒的秘密海外渠道,花费了不小代价,几经周折才弄进来的“宝贝”,堪称这个时代电子爱好者和研发人员眼中的“神器”。

对于已经习惯了在8位Z80处理器上,用汇编语言和最基础的bASIc进行编程、一点点扣内存、优化指令的易小军、赵海、王斌和李晓来说,眼前这些设备,无疑代表着另一个截然不同、更高级、也更复杂的技术世界。

“我的老天爷…这…这就是8086?16位的架构!你看这主频,5mhz!比Z80快了一倍还多!”易小军如同朝圣般抚摸着那台造型方正、带着工业美感的主机外壳,眼神里充满了技术狂热者见到顶级装备时的痴迷与激动,手指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这内部架构…寄存器组、内存寻址方式、中断机制…天哪,比Z80复杂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赵海捧着一本厚厚的、全是密密麻麻英文术语和电路图的《Intel 8086 Family Users manual》,感觉头皮一阵发麻,仿佛在阅读天书,但内心深处那股征服技术的欲望又被强烈地激发出来,忍不住想去啃下这块硬骨头。

王斌和李晓这两位软件方向的骨干,则对随系统带来的、早期版本的c语言编译器和功能更强大的宏汇编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翻看着那些介绍结构化编程、函数调用栈、指针概念的资料,既感到陌生和艰深,又隐约意识到这其中所蕴含的、远超他们之前所接触的任何编程模式的强大力量。

韩风站在他们身后,看着这群年轻的技术骨干脸上那混合着震撼、茫然、以及如饥似渴的复杂表情,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清楚地知道,从8位机时代跨越到16位机时代,绝不仅仅是处理器位数和主频的提升,更是一场涉及硬件架构、软件思想、开发工具乃至整个应用生态的质的飞跃。提前接触、学习和布局,哪怕只是最初步的理解和摸索,对于“风林科技”未来的技术积累和发展方向,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这些东西,”韩风的声音打破了工作室里的安静,他将手放在那台8086主机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是目前国际上,个人计算机(pc)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未来方向。Ibm公司去年推出的个人电脑,采用的就是这款处理器的心脏。”

他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重视:“我知道,这对于你们来说,非常难。无论是硬件层面的架构原理、总线时序、外围芯片组配合,还是软件层面的保护模式、内存管理、以及c这种结构化编程语言的思想,都和你们之前熟悉的Z80体系有着天壤之别。”

他指着那些昂贵的设备和那一摞摞如同砖头般的英文手册,明确了现阶段的目标:“所以,我对你们现阶段的要求,不是立刻就能用它们做出什么成熟的产品,甚至不要求你们在短时间内完全弄懂、吃透所有这些复杂的技术细节。我的要求只有一个,而且是必须完成的要求:学!放下包袱,抛开畏难情绪,像一块干涸的海绵遇到水一样,拼命地去学!去吸收!把这些手册、这些数据 sheet、这些编译器,都当成武林中最顶尖的武功秘籍,暂时不求甚解,但求先记下来,去理解它设计的基本思想,去摸索它最基本的用法,哪怕只是在上面点亮屏幕,打印出‘hello, world!’,或者完成一次简单的加法运算,都是了不起的进步!”

“风哥,你放心!再难,再深奥,我们也一定把它啃下来!”易小军第一个反应过来,用力地握着拳头,脸上洋溢着技术人特有的、遇到挑战时的兴奋和斗志。技术的壁垒和高山,不仅没有吓退他,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烈的征服欲和探索欲。

“对!风哥!我们不怕难!”赵海也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王斌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风哥,我觉得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8086学习小组’,每天固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大家一起阅读手册,讨论疑难,互相答疑解惑,分享学习心得。”

“这个主意好!”李晓立刻附和,“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在这套系统上,从最简单的引导程序开始,一步步地写一些小程序,比如操作显卡显示字符,读取键盘输入,或者实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函数,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从这一天起,“风林科技”的工作室里,除了以往熟悉的焊锡膏、松香和调试电路时特有的焦糊味,又多了浓烈的、用于提神醒脑的廉价咖啡的气味,以及经常亮到深夜的灯光。易小军、赵海、王斌、李晓,这几位年轻的技术核心,如同最虔诚、最刻苦的修道院学徒,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了进去,一头扎进了由8086处理器所代表的16位微处理器的全新世界里,艰难地、却充满热情地汲取着来自技术前沿的宝贵养分。

他们心里都清楚,韩风为他们打开的,是一扇通往更广阔、更精彩的技术天地的大门。现在播下的这些关于更先进架构、更强大软件思想的科技种子,或许在当下看来还显得有些超前和稚嫩,但只要精心浇灌,持续培育,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就能破土而出,成长为支撑起“风林科技”乃至中国本土电子科技产业一片天空的参天大树。韩风在电子科技领域的深远布局,正通过这些年轻人的手和脑,悄然向着更基础、更核心的层面,扎实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