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机电厂”副厂长办公室内,韩刚放下电话,眉头紧锁,脸上带着一丝愤懑。他快步走出办公室,来到车间找到正在和技术员讨论变速器调试细节的韩风。
“三哥,刚津门那边的老陈来电话,说咱们订的那批特种链条,交货期要延后至少一个月!”韩刚语气急促,“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家提出延期或者要涨价的供应商了!”
韩风闻言,手中的扳手顿了顿,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惊讶,只是眼神锐利了几分。他示意技术员继续,然后和韩刚走到车间相对安静的角落。
“理由呢?”韩风的声音平静,听不出波澜。
“还是老一套,说什么原料紧张,产能不足。”韩刚啐了一口,“可我私下托人打听了,是‘飞鸽’厂的人找过他们,话里话外暗示,要是优先保障咱们‘凤凰’的供应,以后他们厂的大订单可能就没那么顺利了。”
韩风冷笑一声。来自老牌自行车厂的反击,比他预想的来得稍晚一些,但手段却在意料之中。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庞大的采购量,向上游供应商施压,卡断新兴竞争者的供应链,这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商业狙击手段。
“燕京橡胶厂那边供应的轮胎,虽然还没明确说延期,但价格已经暗地里涨了一成。还有提供烤漆的化工厂,也说最近批次可能颜色稳定性会有点波动…”韩刚补充着,越说越气,“他们这就是联手欺负我们势小力薄!”
“不只是厂小力薄,”韩风纠正道,“是我们动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垄断的市场和固化的产品格局。我们的轻便车和变速车,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语气沉稳:“慌什么?做生意,遇到竞争和打压是常态。一碰就倒,那说明我们本身就不够强。”
他立刻做出指示:
“韩刚,你亲自再去一趟津门,带上我们的采购合同和更高的定金,找链条厂的负责人当面谈。表明我们的诚意和长期合作的意愿,同时也暗示,如果他们因为外部压力就单方面违约,我们‘凤凰’虽然初创,但也绝不会忍气吞声,必要时会通过法律途径和行业主管部门解决问题。态度要硬气,但话可以说得委婉些。”
“明白!”韩刚点头,三哥这是要恩威并施。
“同时,”韩风继续道,“启动我们的备用方案。立刻通过‘华风贸易’的南方渠道,寻找替代的链条供应商,哪怕价格稍高,或者先从港岛进口一批应急,绝不能影响生产。轮胎和油漆也一样,多找几家备选,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好!我马上安排人去办!”韩刚记下。
“另外,告诉销售团队,”韩风目光看向窗外,“稳住我们现有的销售渠道。那些因为压力动摇的百货商店,暂时失去的,不必强求。集中精力维护好我们的直营店和已经建立信任的加盟商。只要我们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改变,市场自然会做出选择。”
韩刚听着三哥清晰冷静的部署,心中的焦躁渐渐平复。他意识到,面对风浪,光有冲劲不够,更需要像三哥这样沉着的掌舵人。
“三哥,我懂了。我这就去处理!”韩刚挺起胸膛,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看着弟弟匆匆离去的背影,韩风眼神深邃。这第一波压力,是对“凤凰”的考验,也是对韩刚的磨砺。暗流已然涌动,他必须确保自己打造的这艘船,能够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