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舆论战的惨败,让于德利暴跳如雷,却也感到了一丝寒意。他意识到,韩风这个年轻人,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不仅手段灵活,背后似乎还有他看不清的支撑力量。但他并不甘心,准备酝酿更激烈的反扑。

然而,韩风心中早已下定决心,不再给于德利任何翻身的机会。舆论战场上的胜利,不过是他精心布置的障眼法而已。真正的致命一击,正隐藏在苏雅娴所收集到的那些关于于德利及其“德利建设”的黑料之中。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苏雅娴的团队终于揭开了这个惊人的黑幕。他们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于德利在承建市里一个备受瞩目的重点形象工程——新区文化馆的项目时,竟然胆大妄为地大肆偷工减料。他不仅使用了低于标号的水泥和钢筋,使得建筑主体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更是为了顺利拿下这个项目,不惜向当时负责项目审批的一位市领导秘书行贿了一笔巨额款项。

这些证据可谓铁证如山,其中包括了内部的质检报告、供应商的证言证词以及资金往来的隐秘路径等。每一条证据都如同一把利剑,直插于德利的心脏,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韩风看着苏雅娴送来的材料,眼神冰冷。他没有选择将这些证据直接捅给纪委或者媒体,那样虽然痛快,但动静太大,可能牵扯过广,甚至引来不必要的反弹。

他采用了更精准、也更符合这个圈子规则的做法。他通过苏雅娴那条隐秘而高层的渠道,将这些证据的“复印件”和一份情况说明,巧妙地递送到了那位接受了于德利贿赂的市领导秘书的“竞争对手”,以及那位市领导本人的政敌手中。

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和交易。证据没有公开,保留了双方的颜面和回旋余地,但压力已经给足。

效果立竿见影。那位市领导为了自保,立刻采取了断尾求生的策略。于德利这颗曾经有用的棋子,瞬间变成了必须舍弃的棋子。

几乎没有任何预兆,纪委和审计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如同一股狂风骤雨般突然降临“德利建设”。他们迅速而果断地查封了所有账目,冻结了公司账户,仿佛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于德利,这个曾经在燕京建筑和地产领域呼风唤雨、嚣张一时的人物,此刻却如同被抽掉了基座的积木塔一般,毫无还手之力,轰然倒塌。他被调查组带走协助调查,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众人皆惊。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韩风。他这一招“釜底抽薪”可谓是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丝毫把柄。然而,他的脸上却并未流露出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沉静。

站在“关山雅筑”的窗前,韩风静静地聆听着苏雅娴在电话里传来的消息。窗外,阳光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的心思完全集中在这场商海搏杀上。

商海如战场,残酷而无情。在这里,容不得半分仁慈,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置你于死地的对手。韩风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出手,用最决绝的方式清除了前进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