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利的突然垮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燕京的地产界爆炸,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他的倒台不仅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导致了权力的暂时空缺。
原本,有几个项目被“德利建设”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强行介入或拖延。然而,随着于德利的倒台,这些项目一下子变成了无主之地,等待着新的主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北城根儿的一处旧厂区改造项目和南城的一片临街危房改造区。这两个项目都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但由于之前的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妥善处理。
韩风,这位敏锐的商人,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苏雅娴人脉的暗中支持下,他迅速行动起来。凭借着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风华地产”以惊人的速度接手了这两个看似棘手的项目。
韩风的决策之果断,行动之迅速,让其他对这两个项目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们措手不及。他们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反应,“风华地产”就已经将生米煮成了熟饭,成功地将这两个项目纳入囊中。
然而,韩风深知,拿下项目只是第一步,如何平稳落地,才是真正的考验。于德利之前在这两个项目上,留下的不仅是烂摊子,更是与当地居民、原厂职工尖锐对立的矛盾。
在北城根儿的旧厂区,韩风没有延续于德利试图强行清退留守职工、压低补偿款的粗暴做法。他亲自带着韩兵和谈判团队,与厂里的老工会主席、职工代表坐下来谈。他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困难,了解到许多老职工一家几代都在这个厂子,对这里感情深厚,且再就业困难。
韩风提出了一个更为温和且人性化的方案:愿意接受货币补偿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就高补偿;不愿意离开或者就业困难的,可以在改造后的新项目中(规划为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优先获得保洁、保安、物业等岗位;对于几户特别困难的职工家庭,还额外提供了一笔安置补助。
在南城的危房区,面对居住环境恶劣却故土难离的老街坊们,韩风也没有动用强制手段。他让胡师傅带着人,逐户勘察房屋危险等级,对于确属危房的,劝说其暂时搬迁至“风华地产”提供的过渡房,并承诺原址回迁或就近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圈不被打破。同时,对于改造期间带来的不便,给予了合理的租金补贴和搬迁费用。
这种将心比心、充分尊重居民权益的做法,与于德利时期的蛮横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仍有少数人期望更高补偿而僵持,但绝大多数居民和职工都被“风华地产”的诚意所打动,积极配合搬迁和改造工作。两个项目得以在一种相对和谐的氛围中顺利推进,没有发生任何激烈的冲突。
经此一役,“风华地产”不再仅仅是那个靠收购四合院起家、背景神秘的新玩家。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现了其雄厚的资本实力、高超的运作能力,以及更为重要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在燕京波谲云诡的地产界,“风华”这个名字,终于初步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同行或忌惮、或敬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