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的燕京,仿佛被扣在了一个巨大的蒸笼里。午后的阳光白花花地倾泻下来,炙烤着柏油马路,蒸腾起扭曲透明的热浪。道旁国槐上的知了,拼了命地嘶叫着,那声音黏稠而聒噪,更添了几分闷热。然而,在“风华地产”那间位于南城改造区临时办公楼里、陈设简朴却掌控着庞大不动产资源的经理办公室内,却弥漫着一种与窗外酷暑截然不同的、内敛而灼热的气息。

经理老胡,这位当年跟着韩风从南城项目一点点干起来、作风以稳健务实着称的中年汉子,此刻脸上却泛着兴奋的红光,额头上也沁着细密的汗珠,不过那多半是因为激动而非炎热。他手里拿着几份还带着复印机余温的文件,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正站在韩风的办公桌前,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几度。

“韩总,疯了,最近这势头,真是了不得!”老胡一边说,一边将一份文件推到韩风面前,手指点着上面用红笔圈出的几处记录,“您看看,就这个月,主动找上门来,通过各种关系递话,想买咱们手里物业的,明里暗里不下十拨人!个个都来头不小,口气也大得很!”

他喘了口气,像是要平复一下过于激动的心情,拿起茶杯灌了一大口凉茶,才继续说道:“有一拨是从港岛那边过来的商人,带着翻译和顾问,那派头!他们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就看中了咱们在北城鼓楼附近捂着的那几套连片的四合院!您猜怎么着?开口的报价,就是咱们当初收购价的三倍!眼睛都没眨一下!还有几个从江浙一带过来的老板,说是做纺织和外贸起家的,财大气粗,目标明确,就想买咱们在南城改造区核心位置、临着主干道的那几个黄金铺面!价格也是翻着跟头往上涨,比咱们预期的溢价高出一大截!”

老胡越说越兴奋,又拿起另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清单,上面罗列着近期的一些询价电话、中间人传来的口信和一些初步的书面意向。“您再瞧瞧这个,”他指着清单,“之前咱们咬着牙,顶着资金压力,甚至挪用了其他项目部分流水吃下来的那些院子、那些位置好的铺子,现在都成了市场上人人争抢的香饽饽!特别是那些地段好、格局正、保存还算完好的四合院,那些有实力的港商、还有先富起来的私营业主,简直像是闻着味儿的鲨鱼,拿着现金在排队等机会!话里话外都透着一个意思,说这燕京城的房子,尤其是这些有年头、有故事的老院子,不止是房子,那是身份的象征,是能传子孙的宝贝,比存银行、买股票都踏实!”

韩风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静静地听着老胡带着颤音的汇报,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太多惊讶的神色,仿佛这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只是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极淡的、了然于胸的弧度,目光深邃,如同幽深的古井,映照着窗外晃动的树影。经济的快速起飞,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首都独特地位带来的虹吸效应,以及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和追捧……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会导致核心区域房地产,尤其是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稀缺资源——四合院的价值回归和爆发。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历史洪流奔涌的方向。

他当初力排众议,甚至在集团内部承受了不少关于“资金沉淀”、“回报周期过长”的质疑压力,不惜占用大量宝贵的流动资金,在北城、南城等多个项目中,有意识地保留、修缮乃至主动出击收购这些优质的、特别是带有院落的物业,看重的从来就不是短期的价差。这并非简单的低买高卖的投机行为,而是基于对城市发展脉络和资产价值规律的深刻洞察,所进行的一次战略性、长远性的资产配置。这步棋,他下得早,也下得坚定。

“老胡,”韩风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讨论今天天气如何,他伸手端起了桌上那杯已经温凉的绿茶,轻轻吹开浮叶,啜了一口,“回复他们,态度要客气,但立场要明确。我们‘风华地产’目前,以及可见的未来,都没有出售这些核心地段物业的计划。无论是四合院,还是临街的黄金铺面,原则上,一律不卖。”

“啊?都……都不卖?”老胡脸上的兴奋表情瞬间凝固了,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他愣了一下,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追问,“韩总,您再考虑考虑?这……这价格可是实打实地翻了数倍啊!现在出手,利润极其丰厚!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而且,咱们前期为了收购和修缮这些物业,投入的资金量那么大,沉淀了太久,如果能回笼一部分,不仅能立刻缓解其他项目的资金压力,还能……”

韩风抬起手,做了一个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手势,打断了老胡急切的话语。他的目光落在老胡那张因不解而显得有些焦急的脸上,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坚决:“老胡,你的想法我明白。但是,眼光要放得更长远一些。现在这点涨幅,在我看来,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是价值发现的初级阶段。燕京城作为首都,其核心地段的土地和物业,尤其是这些承载着历史文脉的四合院,其真正的价值,未来会达到一个你我现在都难以想象、无法估量的高度。现在卖了,无异于杀鸡取卵,为了眼前几粒米,丢掉了未来能持续下金蛋的母鸡。”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更加专注地看着老胡,像是在传递一种信念:“我们要做的,不是快进快出的倒卖商。我们要做的,是长期持有,是耐心守护,是像园丁培育苗木一样,陪伴着这些资产,等待它们自身价值在时代发展中得到最充分、最绚烂的释放。这些核心物业,是我们‘风华’系最厚重、最可靠的压舱石,是未来可以传给下一代的坚实基业,而不是用来在市场波动中博取差价的、轻飘飘的筹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老胡怔怔地看着韩风,看着那双年轻却蕴含着远超年龄的智慧与定力的眼睛。那目光里的深邃和坚定,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慢慢抚平了他内心的焦躁和不解。他跟随韩风多年,经历过南城项目的艰难起步,亲眼见证过韩风一次次看似冒险却最终被证明是神来之笔的决策。此刻,他从韩风的话语中,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对未来的强大洞察力和掌控力。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因为那翻了几倍的报价而兴奋不已的样子,确实显得有些短视和浅薄了。

他脸上的困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恍然和信服。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也恢复了平时的沉稳:“我明白了,韩总!还是您看得远,看得透!是我眼皮子浅了,光盯着账面上那点浮盈。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这就去一一回复他们,态度坚决,一律回绝!这些宝贝疙瘩,咱们得捂紧了,留给未来!”

韩风的地产布局,其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在这一刻得到了市场最直接、最热烈的验证。虽然并未进行任何变现操作,但账面上那不断攀升、已然翻了数倍的资产净值,就像给整个“风华”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提供了更坚实的资产信用基础和更强大的潜在融资能力。这份沉默却不断增值的庞大财富,如同深埋于大地之下的丰厚矿藏,静静地沉淀、积累,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迸发出照亮整个商业版图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