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当下许多人眼中,地产行业已是夕阳产业,房价跌幅超过两成,且仍在持续下跌。

房价持续下滑,未见任何反弹迹象。

但苏子闻却觉得,这所谓的夕阳产业,在他看来实为朝阳。

不仅当下如此,未来数十年亦将延续。

若他记忆无误,明年香江房价便会迎来一波涨势,预计会持续至 年左右,之后再度回落。

下跌大约会维持两三年,到八八年左右,之后又将重新攀升。

自此之后,香江房价将一路走高,再不停歇。

目前,香江房价均价约为一千港币一平方公尺。

若按内地算法,十平方公尺等于一平方米,那么一平米价格已接近一万港币。

不过在香江,并不这样计算。

这里常见的住宅单位,大约是五六十平,也就是五六百平方公尺。

五六百平方公尺的房子,在香江算是标准配置。

若能拥有上千平方公尺的住所,那便属于豪宅,只有富裕阶层才负担得起。

虽然一千港币一平方公尺的价格看似不低,但对比几十年后,从一千港币涨到几万,甚至有些物业高达十万港币一平方公尺,如今的房价简直如同白菜。

当然,这一切只有苏子闻自己清楚,倪永孝和倪家对此一无所知。

在倪家和倪永孝看来,眼下香江楼市正处于下行通道,未来即便回升,空间也有限。

“说说你的条件。”

苏子闻不动声色地看着倪永孝,开口道。

“文哥。”

倪永孝沉吟片刻,坦诚道:“既然话已至此,我就直说了。

我们倪家打算以这三块地皮与文哥合作,地皮由倪家出,其余事宜全权交由文哥处理。

以这三块地皮为基础成立的新公司,我们倪家只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且仅保留分红权。

同时,我们希望获得星辰报业集团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同样只要分红权,不参与任何管理。

这一点可以明确写入合同。”

从条件来看,倪家此次合作诚意十足。

三块地皮价值不菲,而倪家在新公司中只占小股,却要求报业集团的一半股份。

表面看来,倪家目前是吃亏的。

但按照倪家的预期,他们着眼的是未来——待报业集团壮大后,收益将远超现在。

“文哥,你觉得如何?”

倪永孝说完,认真注视着苏子闻,等待他的回应。

“坦白说,我对你们倪家那三块地很感兴趣,不知是否愿意割爱?”

苏子闻望向倪永孝,开门见山地询问道,“我愿意按市价收购。”

拿下这三块地,对苏子闻而言,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文哥,不好意思……”

倪永孝一听,立刻打算婉拒。

虽然目前地产市道低迷,但倪家并不打算出售这些地皮。

“别急着做决定。”

没等倪永孝说完,苏子闻就抬手打断他:“价钱方面,我绝不会让倪家吃亏。”

香港和内地不同,地契是永久持有的——至少在这个融合了各色港片的世界里如此。

土地归私人所有,每年只需缴纳地税即可,因此香港的地皮向来稀缺,很少有人愿意轻易出让。

“除了地价,我再送你们倪家星辰报业集团10%的股份,你觉得怎么样?”

苏子闻认真地看着倪永孝问道。

“什么?”

倪永孝闻言心头一动。

那三块地对倪家并非不可或缺,否则他们也不会考虑以地皮换入股星辰报业的机会。

而现在,不仅地皮能按市价卖出,还能得到苏子闻白送的10%集团股份。

按目前星辰报业年利润五亿计算,百分之十就是五千万。

何况它还未上市,一旦上市,市值恐怕会突破百亿港元,甚至更高。

“当然,如果你做不了主,可以把我的提议转告倪老先生,我就在这儿等你的回音。”

苏子闻靠上游艇沙发,语气平静地说道。

“文哥说笑了,这点事我还是能决定的。”

倪永孝轻笑一声回应。

他和父亲倪坤原本的计划就是入股星辰报业分一杯羹,地皮只是附带,只要不亏本就行。

“好,既然你这么爽快,我这就让人去准备合同。”

苏子闻说完,向阿积招手示意。

“立刻联系余文慧,请她起草一份正式合同,”

苏子闻吩咐阿积,“拟好后马上传真过来,尽快。”

此时苏子闻心里其实担心倪永孝反悔,只是表面不露声色。

如果今天是和倪坤谈,事情未必这么顺利。

必须趁倪永孝还没向父亲汇报之前,把合同签妥。

等到倪坤得知此事,一切已成定局,他再也无力挽回。

“是,文哥。”

阿积应声后,立即转身离开。

“阿孝,我们来喝一杯。”

目送阿积离去,苏子闻举杯向倪永孝示意。

“干杯。”

倪永孝笑着举起酒杯,补充道:“祝我们合作顺利。”

“当然,”

苏子闻含笑回应,“合作愉快。”

对苏子闻来说,这份愉快实实在在——那三块地皮,并非单靠金钱就能轻易到手。

“文哥,合同传真到了。”

余文慧接到指示后,迅速拟好合同并传真过来,整个过程不过十多分钟。

“阿孝,合同来了,请过目。”

苏子闻将合同放在桌上,推向倪永孝。

“好。”

倪永孝点头,低头仔细翻阅合同内容。

价格自然是关注的重点,其他条款倒不必过分担心。

江湖中人讲究信誉,若苏子闻在合同条款上耍心机,日后还有谁敢与他合作?因此,合同内容本身问题不大,关键仍在地皮价格上。

“文哥,这地皮的价格……”

倪永孝看着合同上的数字,略显迟疑。

“怎么?莫非阿孝觉得价格低了?”

苏子闻笑问。

“那倒不是,”

倪永孝摇头,“我只是觉得,价格似乎偏高了些。”

按当前市价,倪家这三块地皮总值约一百二十亿港币。

不过这是之前的行情,如今市场价已跌了约百分之三,实际价值应在116亿左右。

而合同上仍维持着一百二十亿的原价。

“多出的部分,就当是我对阿孝你的一点心意。

说实话,我最近正想进军地产界,你这三块地皮来得正是时候。”

苏子闻微笑着解释。

若能妥善开发,这三块地皮未来可带来数百亿的利润。

与区区几亿差价相比,实在不算什么。

“那好吧。”

倪永孝不再推辞。

既然苏子闻坚持,他自然乐见其成——多几亿进账,终究是好事。

“没问题。”

苏子闻忽然开口:“阿孝,我还有件事要和你讲。”

“什么事?”

倪永孝抬起头,带着疑问看向他。

“阿孝你也清楚,我苏子闻是白手起家,不像你们倪家在香江根基深厚、底蕴充足。

一下子要拿出一百多亿现金,我实在拿不出。”

苏子闻语气诚恳。

当然,倪家自己也拿不出一百多亿现金,那三块地是他们倪家数十年积累下来的。

“那文哥的意思是?”

倪永孝放下笔,望向他。

“这一百二十亿,我打算分六期,三年内付清。”

苏子闻缓缓道出计划,“每半年付二十亿港币,另外再付两亿利息。

你觉得如何?”

这样算下来,六期利息总共十二亿。

表面看苏子闻多付了不少,但拿到地后他能赚的远不止这些。

而且他目前确实资金紧张——他还欠汇丰银行的贷款没还清,估计要等两个月后奥门那边的利润到账才能彻底清账。

眼看就要和倪家签合同,首期二十二亿还没着落,但苏子闻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因此他才想出这个折中的方案。

倪永孝沉吟片刻。

一方面,他被那十二亿利息吸引,这比存银行划算得多;另一方面,就算一次性拿到全款,倪家也不知该如何投资——他们以 起家,并不擅长商业运作。

“好,就这么定了。”

倪永孝最终点头。

钱存银行也是存,借给苏子闻还能多赚十二亿利息,外加一个人情,再划算不过。

“那我们就签合同吧。”

苏子闻露出笑容。

付款方式已明确写进合同,否则他也不会特意提出。

笔尖划过纸张,苏子闻签下自己的名字,倪永孝也随后落笔。

合同交换完毕,便意味着正式签署完成。

“回去后,我会安排人员前往倪家的公司进行地皮交接。”

苏子闻对倪永孝说道。

倪家旗下自然设有公司,否则地皮将如何挂靠?因此,倪家拥有一家地产公司,三块地皮均隶属于该公司名下。

“既然如此,文哥回去后可直接派人收购这家地产公司,地皮届时自然会转移到文哥名下。

这样也能省去向港府缴纳的税款。”

倪永孝缓缓说道。

若不如此操作,像地皮这样的大宗商品交易,仅税款就需支付十多亿港币。

换言之,苏子闻虽然多支付了倪家十二亿的利息,但在这方面又找了回来。

“好的。”

苏子闻听后点了点头。

“文哥,宾哥稍等片刻。”

倪永孝起身说了一句,随后转身离开。

“阿文……”

倪永孝走后,韩宾凑到苏子闻身边,似乎想说什么。

在座的人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苏子闻。

韩宾一直沉默不语,但也察觉到了不少情况。

“宾哥,等下船再说。”

未等韩宾发问,苏子闻先摇了摇头,低声对他说道。

“好的。”

韩宾闻言眼睛一亮,随即不再多言。

……

“黄已经告诉我了,苏子闻就在外面。

等会儿我带你出去,你要把握好机会,明白吗?”

游艇船舱内,陈永仁趁无人注意,悄悄对冯小珍说道。

上次黄志诚与陈永仁谈过后,便安排陈永仁与冯小珍见了面。

“放心,我明白。”

冯小珍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

“文哥,宾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