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幽主 > 第45章 庙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幽虎听着不对,怎么还对比起兄弟们水性来了?

“张兄,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对村里的打鱼人有想法?”

张宝禾一惊,“你怎么知道?”

放在平日,村里打鱼人都是宋三亲点的。

村里挤破了脑袋想去打鱼的大有人在,宋三却只拉扯起二三十人的队伍。

原因是桠河虽大,河口村周边浅水区域就这么上下游十几里,人多了鱼也不够打的。

但如今赵家收购赤鳞斑,宋三想赚钱就得往深水区试探。

死了人后,愿意跟宋三继续试探的人也少了。

这时候打鱼队有了空缺,若去找找宋三,机会自然比平时大得多。

李幽虎点拨道,“桠河里危险太多,宋三若死心不改还往水深处去,一定让新招的打鱼人打头阵。你还有老母要照料,要有个闪失......”

张宝禾面色变幻,村里人谁不知道桠河里大鱼凶得很,离岸稍微远点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有经验的打鱼人都死了两个,若是让自己上......

先前光考虑当打鱼人赚钱的好处,却是没想过挑头下河的危险。

经李幽虎一阵点拨,张宝禾终是下定决心,“好,那我便不去找宋三了。”

李幽虎点点头,“张兄可知宋三他们是在何处打鱼的?”

“听打鱼人说是在桠河上游六七里处,河中有片岩石露出水面。”

继续聊了几句送张宝禾离开,李幽虎提起短棍出门,准备往桠河上游一探。

方才据张宝禾所言,宋三捕到的厚皮鲢足有一米多长。

鲢鱼都是靠着水中浮游生物和萍藻为食,厚皮鲢食量更是比一般鲢鱼要大,吞吃的浮萍数量也更多。

而浮萍一般都在静水区域,如此体型的鲢鱼还要在水流湍急处活动,难免有些特殊。

李幽虎在岸上缓缓前行,水中六条针鱼打头阵,六条赤鳞斑和一条巨鲶压阵游动,沿途惊得一众小鱼慌忙逃窜。

走了数盏茶的功夫,果然看到一片半亩方圆的岩滩突兀在河中,距离岸边八九十米的样子。

河水自北而来,因有岩石阻挡,划为左右两股绕过。

水流不免激荡,在岩石两侧及后方形成湍流,正是适合肉食鱼类捕食的好地方。

此处李幽虎之前抓赤鳞斑的时候路过几次,只不过没有往心里去,所以印象不深。

李幽虎环顾周围,倒没见到捕鱼队的影子。

因体型大的赤鳞斑都有自己领域,河里原来的大赤鳞斑被李幽虎抓走一批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其他大体型赤鳞斑过来。

所以宋三等人想要捕鱼卖给赵家,只能是竹篮打水,白费功夫。

手下鱼群绕着岩滩转了几圈,未发现大鱼。

附近水浅处倒是有几条小赤鳞斑,像是今年孵化的幼苗,还没有鲫鱼大,断是不敢往这边凑的。

鱼群慢慢扩大搜查范围,还真发现了厚皮鲢的踪影。

离岸不远处,成片浮萍遮盖水面。

三条一米多长的厚皮鲢便藏在这片浮萍底下,被针鱼发现后还不肯离开。

直到赤鳞斑和巨鲶围过来,方才慌忙逃窜。

李幽虎控制鱼群留下一条后,放剩下两条走了。

尝试用秘术契约,未料厚皮鲢竟然也要0.02点精神。

这种鲢鱼按说和普通鲢鱼差不多,远没有赤鳞斑和巨鲶价值高,委实有些反常。

围着浮萍绕了三圈,鱼群并未有其他发现。

李幽虎试着下令让厚皮鲢进食,厚皮鲢游到水面上,张嘴将几片浮萍卷入口中,精神中传递出愉悦的情绪。

‘难道是这片浮萍的原因?’

隔远看来,绿绿的浮萍跟平日里见到的一样,连成片浮在岸边静水区。

李幽虎让鱼群弄来几片浮萍,摊在手中仔细观察,一瞧便发现些许不同。

寻常浮萍通体绿色,但李幽虎手里这几片浮萍,正面绿色叶片对称而生。

背面却有浅黄色星状斑点,三五厘米长的根须分叉生长,呈现略微的紫色。

确认造成厚皮鲢体型变化的原因就是浮萍后,李幽虎脱下外衣,让鱼群捞了大片浮萍用外衣包裹了,带回家中鱼塘蓄养。

......

五月初十,赤松镇逢庙会,晚上有大小戏班在镇中戏楼搭台唱戏。

庙会唱戏可是村里难得的热闹事,平日里难得一次。

为此李幽虎喊上张宝禾和周平早早出发,下午三人便到赤松镇找到刘甲,约好晚上一同看戏。

由刘甲夫妇做东,招待几人在镇里有名的酒楼用餐。

初婚蜜月,刘甲到哪都带着郑氏,你侬我侬,看得其他三人大呼齁甜。

五人也不喝酒,简单吃饱后便赶到戏楼,在戏楼外占了离得近的位置。

戏楼拆掉了沿街门帘,让大家站在门外也能看到戏台上的角色。

后面赶来听戏的百姓数百,一层层将戏楼围起来,人群叠到长街中心。

时不时也有人凭借请柬到戏楼台前雅座落座,都是镇里有头脸的人物,寻常百姓是进不去的。

今夜戏楼请了一个戏班、一个皮影匠登台献技,计划戏班开演一个时辰,皮影戏再演一个时辰。

李幽虎等人来得早,等了半天才见戏台上幕布拉开。

一个个角色陆续登场,演的是渤州这边经典戏目《巧姐嫁夫》。

人群捧场叫好,这戏虽然不少人都看过,再看时仍旧津津有味。

......

赵府里近日逃了两个小丫鬟,捎带着门口对仆人出入的盘问也严格起来。

跟着赵松的小厮,下午便拿了批条跟门子报了备,在大门外早早停好了马车。

眼瞅着时辰过了,四房的少爷赵松这才不紧不慢出了赵府。

庙会戏班都应该开演了。

扶着赵松上车,小厮苦笑道,“少爷,您可算出来了,戏楼的戏已经开始了!”

赵松不以为意,“一出村情戏有什么好看的,张口闭口情啊爱啊的,腻歪!今儿就奔着皮影戏去的,请柬上说要演的《保军师》,没听过的戏名,我倒要瞧瞧演的什么东西。”

小厮赶着马车,沿长街而行,天色已黑,可街上逛庙会的人仍有不少。

马车行到镇市口,一群人围在长街当中,时不时传出叫好声,像是有人杂耍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