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幽主 > 第243章 避险之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见还是李幽虎更胜一筹的。

很快死者家属也赶了来,陆续将六具尸体认领走,用麻布包裹好,拉回家中。

李幽虎当着众人面,承诺给每家补偿五十两银子,钱由捕鱼队出。

“嚯,李爷大气!”

围观村民觉得不可思议,往年河里打鱼死人,可未见宋三给过一文钱。

这年头。在河里打鱼也罢、外出寻出路也罢。

甚至在自家田地里种地,都有飞来横祸、一命呜呼的风险。

摊上这种事,谁也不能怪捕鱼队,只能说是六人命不好。

原本六家都准备认倒霉了,谁料李幽虎不仅帮死去的队员报了仇,还送来一笔慰问钱财。

那可是五十两银子,在河口村足够一家三口十几年花销的!

临走前六家一起给李幽虎磕了头,感激李幽虎报仇兼照拂之恩。

三点白色玄光自虚空之中凝聚,飞入李幽虎脑海之中。

《光明经》将玄光吸入,三句经文点亮,流光闪耀经久不褪。

李幽虎若有所悟,看来《光明经》也并非需要救人性命才能激发。

替人报仇、施人恩惠也是凝结愿力的方法。

只不过凝结玄光的数量稍微少些罢了。

目送六家抬着尸体离开,李幽虎遣散了围观众人,喊着捕鱼队开船将青鱼妖的尸体运回了赤松镇家中。

“哎呀,公子出门抓了这么大一条青鱼回来,怕是吃到过年也吃不完!”

阿娜连连惊呼,看着李幽虎卯足了力气将青鱼妖拖入院内。

隔壁赵铁扇和于萱闻言跃上围墙,往李幽虎家中打量。

李幽虎抬头唤道,“二位别看了,快来搭把手。”

赵铁扇和于萱跃下围墙,打量一番,惊奇问道。

“你杀的?自己?”

李幽虎点点头,指挥二人帮忙先将鱼妖肢解。

“今日被它在河口村害死了六名队员,杀之也难解心头之恨。”

三人搭手,将一张鱼皮剥下放到一边。

此妖鱼皮比寻常河中鱼妖要厚,青绿色花纹煞是好看。

李幽虎暗自思量,不知洪皮匠能处理不。

若处理不了,自己得找人炼制一身宝甲。

想到此处,李幽虎不由叹服这些匠人手艺。

牛活着时,一身皮毛不能格挡锐器。

死后牛皮经过匠人加工鞣制,竟能做成皮甲抵御刀兵。

先前星背鲢鱼皮也是如此。

活着的星背鲢虽说皮糙肉厚,可资深屠户费点事便能宰杀剥皮。

等洪皮匠将鱼皮拿去鞣制成鱼甲后,一般刀剑便切不动了。

这次的青鱼妖的鱼皮韧性更好。

活着时青鱼妖抵挡不住李幽虎随手一剑,可鱼皮一旦经过秘术加工做成宝甲。

便能有效抵挡真气境武者攻击,变成不可多得的宝贝。

剥完鱼皮,李幽虎小心将青鱼肉和鱼骨分割开来。

这条青鱼妖有一丝东海血脉,却不知道血脉能溯源到哪种妖兽身上。

虽说只是一些开窍境后期的妖兽血肉,但拿来制作秘饵喂食靛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拿去喂食手下针鱼的话,估计效果会更明显。

剩下的鱼肉可以用来炼制妖膳丹,鱼骨鱼筋是炼制护脉丹的材料。

最贵的是鱼脑,乃是炼制精力丹的主药材。

收拾完了,李幽虎对赵铁扇道,“弟妹带块鱼肉回去,这妖肉质细腻,做鱼羹应该味道不错。”

“只是莫让周兄多吃,他境界低,直接吃肉怕是消化不了。”

赵铁扇点点头,随手抓起一块鱼肉抛给于萱,让于萱拿着先回家。

李幽虎同赵铁扇将数千斤鱼肉鱼骨搬进炼丹房,忙完后洗了洗手,到客厅喝茶休憩。

方才赵铁扇让于萱先走,是因留下有事要问李幽虎。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赵铁扇道,“这鱼妖哪来的?不像是普通货色。”

李幽虎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

李幽虎将从青鱼妖口中探来的消息,同赵铁扇仔细讲了。

赵铁扇听过后眉头紧皱,“如此说来,渤州不太平了。”

这么大事,估计东山府赵家早就该探到了消息,却没派人通知赵铁扇。

玄武司内、东山府衙也没听有什么动静。

按说渤州城中拥有大澜驻军三万,各府卫军加起来也有五六万。

总共八九万士卒,得知五妖作乱后早就应该该集结征讨。

可偏偏没一点调动军队的迹象。

仿佛大澜国朝廷跟渤州五妖争斗,不关渤州各府的事一般。

处处都是疑问,让人想不通。

李幽虎分析道,“好在茶山一脉妖兽基本没了战力,剩余渤州四脉妖兽都不在东山府。”

“即使它们跟大澜军交手,多半也不会波及到石磨县。”

“但为了保险起见,我等也需做好打算。镇里除了我以外,能指望的就弟妹跟于姐姐二人了。”

“若真有事,还得咱们组织人手往桠河下游撤离。”

赵铁扇朗声道,“放心好了!”

“若真有祸事,我修书一封让望海宗孔妹妹带人过来接应,咱们去望海城避避风头。”

李幽虎闻言放下心来,若是能去望海宗的地盘躲躲,那安全便有保障了。

......

十月初七。

月如玉盘,云海翻浪。

清风拂过渤州城内长街,吹得树上黄叶飘动。

不到三更时分,长街上守夜人打着哈欠,挑着灯笼绕过街角小楼,渐渐往远处去了。

小楼共三层,三层楼顶此时透出依稀烛光。

一扇木窗打开,两只信鹰从窗内飞出,振翅往北飞去。

与此同时,三里之外,渤州玄武司高楼之上,两名男子正在栏杆前喝茶。

一人阔眉圆眼,正是经渤州太守保举的紫竹宗长老、玄武司新任督抚使陶瀚阳。

另一人细目鹰鼻,乃是羽凌君之子棕苓。

紫竹宗位于渤州中部偏南,与羽凌君一脉栖息地相隔千里。

陶瀚阳今年八十六岁,与棕苓相识六十余年,算是交情深厚的好友。

以前陶瀚阳在紫竹宗时,二人便时常相聚品茗。

随着陶瀚阳来到渤州城中,二人喝茶的地点便定在了玄武司内。

茶叶自然是陶瀚阳提供。

紫竹宗擅长耕种,从各地移栽了不少珍稀茶种。

每年产出的上好茶叶不胜枚举,让紫竹宗内高层们大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