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读档九零 > 第51章 三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姬子栋从车上下来,望着这块有些陌生的土地,他已经很久没有注意过这个地方了。自从搬到仲道以后,出差的频次越来越多,而路过这里的机会越来越少。这里是雅园偏东,煤河和五江去往山城的要道,离煤河5公里,离五江镇10公里。这块三镇之地,原本农村大集的边缘,也是区里按照子玉的要求,给药厂批下来那二十亩地的所在。

“大哥,你怎么过来了?”工地里走出来的姬子强问。

“唉,小鱼儿开学上课,你忙着冰箱厂的建设,还得兼顾这里。我怕你忙不过来,就过来看看,琢磨一下最后派谁来管理。”

“建设的时候费不了多少劲儿,只是后期生产和销售要有明白人。”药厂的建设不需要太费时间,只不过子玉为了少走弯路,按照后世Gmp的标准定的设计稿,所以才让姬子强来监工。

“我让苟长福来跟着你学习,然后派子荃跟着袁宝贵,以后这个交给她来管理。”姬子栋道:“你得盯住冰箱厂,那个投资太大,领导也重视。”

“药厂的名字定了吗?子玉这小子,也不知道打的啥主意。只告诉咱们建厂,剩下的啥也不说。”姬子强吐槽。

“子玉说叫三镇制药,主要生产西药。批文和专利授权已经买完,刘家正在找人办理入境审批。等10月份车间建完,就能投入生产了。”

“设备和工人怎么办?”姬子强有些担心。

“从港城调技术工人,从神农制药和天池儿药调生产组长,在本地招生产工人。”姬子栋也有些头痛,这么搞太乱了。

“这都赶上联合国了!我说怎么还要建宿舍呢。”

“你别操心这个了,这两天长福就过来接你的班,冰箱厂的进度不能耽误。下个月设备进场调试,你工人招的怎么样了?”

“我去奉天冰箱厂招了差不多200多人,下个月人和设备一起入厂。”姬子强又有些挠头,“就是住的地方不好解决!我们先盖三层宿舍楼,等明年咱家的住宅楼建好了,再改成办公室。”

“在附近的村里也帮着租一下房子,多种方式解决住宿问题吧!多亏咱的别墅建的快,要不外国专家来了都没有地方住。”

“这也就是市里帮着协调市一建和二建,要是咱们自己找人,明年都干不成。”姬子强感慨,现在姬家在建的工程有点多,而市、区两级的建筑公司就这么多。

“这就是引入国资的好处了!市长帮着协调,优先级比较高。”

“那这个药厂有没有公家的投资?”姬子强不知道三镇制药的股份构成,之前子玉也没说过。

“总投资2000万,连授权加专利花了1000万,沪市玉怀资本杨总再投资200万,这就60%的股份出去了。然后御八珍会入资500万,占25%;剩下二叔、三叔和你家各占5%的额度。”姬子栋见弟弟的神色有些纠结,知道几家人没有那么多钱,便又解释道:“小鱼儿说这部分股份是孝敬三个叔叔的,投资款他来垫上,以后在分红里扣回。不过这些股份只有分红权,却不能交易。算是给三家的兄弟姐妹们保个底!”

“这小子真仗义!”姬子强感慨。

“小鱼儿说这个三镇药厂就是回馈乡亲父老的!既然是照顾家乡,就先把亲人照顾好。”

“那这个药厂得招多少人?”子强第一次听说这事。

“一个镇招50人左右吧!以后咱们那个北极冰箱厂,也可以招一些学徒工。”

“我还想在奉天多挖一些沈努西的工人呢!咱这么整成本就有些高了。”姬子强皱眉。

“子玉说,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都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感情。回报家乡,就是回报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姬子栋说的有些动情,“这里是咱们姬家开枝散叶的地方,我也想亲朋邻里能因为咱家过得更好。”

“也是!我干福达的时候也这样。刚开始是为了赚钱,现在除了这个想法以外,还希望跟着我的哥们兄弟、信任我的那些工人,活得更好。”

“这就是老师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呵呵,大哥的境界也挺高啊!”姬子强虽然有点不适应大哥掉书袋的样子,但自己也有这个感觉,而且随着企业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强烈了。

“你师傅和贾国庆干的咋样?”姬子栋问起福达的事儿。

“福达机械主要是给咱家的企业做配套,我师傅干了一辈子的机械,现在这个正好适合他。只要带好技术攻关组就成功了一半,这一行基本都是师徒传承,管理上也用不着太操心。”这个机械厂也是姬子强的初心,而福达金属才是偶然,“福达金属那块儿,老贾上手比较快!七月份入厂,八月份就帮我们梳理了流程,现在的效率比我管的时候还高。等冰箱厂建成,我也找区长他们要两个大学生,人才难得啊!”

“真有那么邪乎?”姬子栋将信将疑。

“我现在才理解小鱼儿为啥狮子大开口,要了那么多的大学生和中专生!这老贾用现在这些人,差不多能多干出来三成的活儿!人员调配的也合理,不窝工。”

“看来御八珍也要注意人才的培养了!”

站在树阴下的两个人聊得正起劲儿,就看到远处开过来一辆大解放,拉着一车的空心砖,晃晃悠悠的停到药厂门前。看到司机,俩人乐了。

“你俩在这聊啥呢?”姬子才把车交给副驾驶,跳下车走过来问。

“你这是干啥呢?没有司机了,还得你这个大老板开车送货。”

“到处都送货,库房都快清空了!几个拖拉机在给家属楼和北极送,雅园这里远,我就开车跑一趟,顺道带一带徒弟。”姬子才摘下白手套,拿出来烟,点上。

“看来富强建材今年要发财了!”大哥笑呵呵的打趣。

“嘿嘿,县里的工程太少,还不是得靠着咱家的几个大工程!子强那个大棚听着数量挺唬人,但用料还不如家属楼呢。”

“我这不是才加量么!这个月大棚的数量差不多要翻一倍。”

“那也没多少!这个月还得靠北极和这个药厂。”姬子才撇撇嘴,忽而又问:“诶,大哥,嫂子整的那个烘培班靠谱不?我媳妇天天往培训班跑,害得我都吃不上顿顺口的!我妈炒的那菜根本就没法吃,在这么整下去,我们就去御八珍蹭饭了。”

“拉倒吧,你还少蹭了!”姬子栋吐槽道:“你们赶紧去,现在可天天都有奶油蛋糕吃啊!”

“这么快就出徒了!我媳妇说谁先出徒就先给谁开店,整的俺家的都魔怔了。”姬子强也有些无语。

自从上次大伯过大寿后,所有的孩子都对奶油蛋糕念念不忘,大嫂就从南方找了个师傅办起了培训班。趁着御八珍的淡季,抽调了三、四十个女工跟着学。后来几个闲着的妯娌也挺感兴趣,交了一份工本费跟着玩,然后就是姬家闺女们也跟着学了起来。

“出个屁的徒!你嫂子拿回家了一回,味道还行,就是图案难看死了。”

“人家师傅说有天分的,要三个月才能出徒,一般人得五、六个月!”姬子栋解释:“你嫂子得意思是先选人,再开几个旗舰店,然后一点一点的往外地扩。要是工人出徒,给20%的干股;要是自家人出徒,就给30%。我也觉得这个生意比开饭店清净,适合咱家的这些妯娌和姊妹。尤其是那些没找婆家的!”

“这个倒是不错,肥水不流外人田!”姬子强道。

“唉,那以后咋办?这吃饭咋整!子强,你就不打怵咱妈做的饭菜?”

“再有两个月别墅就弄好就可以搬家了,离着小食堂也近,去大娘那儿蹭呗。”姬子强这段时间也不在家里吃,思想负担不重。

“我不和你们聊了,煤河的同学父亲过生日,我去看看。子强,明天长福过来,你把事儿都交给他,你还得盯着冰箱厂。”姬子栋临走又叮嘱了一遍。

今天是他同学刘海涛的父亲过生日,前几天几个同学来给自己的父亲过六十大寿,这也算礼尚往来吧。姬子栋自己安慰着自己,其实他心里也知道,他更想看看海涛的妹妹——海英,那个自己曾经魂牵梦绕的女子。

轿车迅速的在马路上行驶,带起喧嚣的煤灰。骑自行车的猛蹬几下,试图越过腾灰区,不再继续吃灰。而错过的行人只能掩住口鼻,等煤灰缓缓落下,落在自己的身上,也落在两面有些陈旧的建筑上。小镇的一切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丝毫改变。

鱼塘边的刘家已经热闹起来,院里的篷布已经扯起。路边架好的大灶上,胖厨师在忙活着给鲤鱼过油,听到汽车的声音便抬起头。看见车上下来的姬子栋,便有些惊讶。都说姬家干大了,自己就当故事听,今天看到这漂亮的轿车,才发现曾经的同事,和自己已经是云泥之别。

“哎呀,美丽,真是没想到你今天能来。”人群里,刘海涛挤了出来,喊着姬子栋的小名,搂着他的肩膀,分外热情。

姬子栋点头笑笑,眼睛在人群中一扫,便看到了海英。脸上挂着礼貌性的微笑,眼神已经不再如记忆里般清澈,不到三十的年龄,却已显苍老。半年前,儿子发现智力异常,没有担当的丈夫便离开了她们。

当寿宴结束的时候,姬子栋又在众人的恭维声中,坐上了轿车。没有任何故事发生,甚至都没有和海英说上一句话!

轿车缓缓启动,子玉洒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