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读档九零 > 第88章 流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港城考试时间通常为每年?4月至6月,具体日期因年度安排可能略有浮动,但整体处于春季学期末期。五月份是五人组的核心考试时间,小倩每次考完都和子玉打电话抱怨,但话语里的思念已快溢出!这也让枯燥的备考生活里,增加了一丝旖旎的亮色。

随着校园里的草木也日渐葱郁,黑板上面高考的天数日益逼近,时光如流水般在莘莘学子身旁悄然流过,然后奔涌向前。子玉的生活里,整个六月除了《猪倌县长》杀青外,没有啥值得关注的事件。仿佛一眨眼,高考的日子便在流火的七月开始了。

上一世,子玉除了记得考试很难外,已经把具体内容忘得干干净净。即使翻遍了记忆的每个角落,也未能找到任何一道高考题,唯有语文还能清晰记得作文的要求,他也有时间在六月准备几篇底稿。

7月7日上午九点语文考试卷发下来时,子玉便迫不及待地翻到最后,果然看到了那段熟悉的内容: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写作要求有三点:

一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

二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神态;

三是不少于500字。

子玉心里顿时有了底,翻到前面开始答题,一小时后所有内容写完,他便铺开作文纸开始书写200字的说明文。十多分钟后,最后一笔落下,这篇圆规的说明文便再次出炉。文字没有啥变化,只是书写更加标准。咽了口唾液,湿润了一下干涩的喉管,便着手写下题目:《梧桐夜语》。

夏夜的小院沉入温柔暮色里,蝉声已歇,流萤点点游移,像散落人间的星星。梧桐树影在月光下摇摇晃晃,夜风拂过,带着凉意,温柔地掀动女儿的裙摆。

忽然间,梧桐树上传来“啪”的一声,犹如寂静中一滴水珠坠落深井。循声望去,一块深褐色的老树皮已悄然剥落,露出了底下新鲜柔嫩的树皮,在月光下如同婴儿脸颊般细腻的浅青色。女儿走近,俯身轻轻拾起,指尖抚过它龟裂纵横的纹理,眸中漾起一片澄澈的亮光:“您看这老树皮,虽然褪去了光润,却如铠甲一般护着树干,熬过多少风霜雨雪!它悄然让位给新芽,只把沉甸甸的岁月刻入自己身体里,这难道不是最深的慈爱与奉献吗?”

儿子也凑近,带着少年人的好奇与神采,小心触碰树干上那方新生柔嫩的浅青:“快看这里!多像刚睁开眼的小鹿!顶开衰老,无畏生长,整个世界的光,仿佛都在等着它去承接!”

父亲目光在温厚的旧痕与鲜亮的新生之间往返。听着孩子们的言语,嘴角浮起笑纹,眼底却浮动着复杂的波澜:“你们说得都很好。这树皮的一离一生,恰如世间许多不易察觉的轮回流转。我盼望这一切都能如你们所言,每一份衰老都如老树皮般坦荡,每一次新生都似新树皮般勇敢,皆能无畏地承接属于自己的阳光。”

清风徐来,梧桐树叶簌簌作声,仿佛应和着父亲的言语。老树皮在低语着过往的坚韧,新树皮在倾诉着初生的勇气。静默中,新生的树皮在月光中微光浮动,仿佛正默默蓄力,准备迎接破晓之后那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属于它自己的、崭新明亮的开始。

人间多少新陈故事,何尝不是这样静悄悄地展开?老树皮以斑驳为代价,完成了守护的使命;新树皮则用稚嫩的肩膀,接过了光阴流转的无声嘱托。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在生命舞台上,共同书写着坚守与更替、消亡与诞生的永恒叙事。

岁月似那梧桐,每一片剥落与生长,都是生命在无言中完成最庄严的授勋,唯有以虔诚之心聆听这寂静中的更替,方能在消逝与萌发之间,窥见人间庄严流转的那道永恒金线。

写完最后一笔,子玉静默了一会,当年那不知所云的忐忑,被现在的信心满满所替代。收拾心情,又检查了两遍卷子,对照了答题卡,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点十五。闭上眼睛深呼吸,静静的等待着最后的铃声。

下午的化学,饶是子玉有了思想准备,也被艰涩的题目摧残的欲仙欲死,上一世全校平均分不足50分,自己好像才54分,算是挺亮眼的。这次应该能超过75分吧!看着周围抓耳挠腮的同学们,子玉把答题卡放在了书桌左侧最低处。后面的哥们要考飞行员,上一世不知道过没过,这一世自己给他开个小灶,希望过了体测的他,能成为家人的骄傲吧。

晚上是二嫂给做的饭。与上一世无人关心不同,这一次的高考简直是全家总动员,特意派了二哥、二嫂前来护驾。白天二哥穿着警服候场,三餐由二嫂张罗,连采买都交给了郑元负责。吃完晚饭,子玉和二哥去江边遛了溜弯,八点多回家又和小倩煲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粥,洗完澡后便早早睡下。

7月8日上午是数学。有了面对三十年最难理科考试的思想准备,姬子玉按照自己的既定速度答着每一道题,这次数学试卷首次引入大量应用型题目,要求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几何题涉及立体空间想象与多步骤推导。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了两道都是12分的压轴大题。用半小时做出来第一道,他没再浪费时间去挑战最后一题,而是毫不犹豫地开始复攻前面的小题。他的策略就是不浪费时间挑战难度,不丢一分能拿到的分数,最后十五分钟,再次翻到最后大题,写下似是而非的过程和结果,剩下的交给阅卷老师去努力!检查完答题卡,铃声响起,整个教学楼一片鬼哭狼嚎。

同样的过程在9号的下午再次发生!

是的,物理考试又、双、叒是“三十年难度巅峰”!试题突破常规,出现结合电磁学与力学的综合大题,这对仅接受基础训练的学生构成巨大挑战。十多年后,这届考生在互联网里见面,对了一遍账单才发现,全国多省一张卷的大背景下,物理多处平均分低于40分,桂省闹出全校及格人数不足10人的现象,物理竞赛优等生高考得分仅70分左右。那些年,出题的老师们不知道被考生们诅咒过多少次。后来很多人在网上回首往事时感慨,在学了《大学物理》后,才知道怎样解答那道物理最难的题。

被摧残了三天的学子们,在最后的生物考试后,彻底放飞了自我。教学楼里学生们如丧考妣,见面都是苦涩的笑,也没有人再去核对答案!宿舍楼下,书本习题被堆成了小山,然后被点燃。老师们也没有阻拦,静静的看着他们发泄,整个高中都笼罩在高考失意的阴影里。

“小鱼儿,考的怎么样?”二哥终于问出了三天来最想知道的问题。

“语文110分左右;数学最低96,最高108;物理60分以上,化学75、政治70以上、英语95分,最多98;生物满分65分,总分570到590分。”姬子玉默默心算后,给了二哥、二嫂一个答案。

“这是啥水平?能考上清北么?”这是二嫂关心的,她也不懂这分数代表了啥。

这句话说得让子玉也无法回答,今年在数、理、化的残酷操作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录取的断档!受高难度影响,如地狱级难度的苏省,今年一本线仅505分,清、北可能都达不到600分!而作为高考分数洼地的吉省,高考整体难度更是处于历史高位,理科生的实际分数和各高校的录取分数,屡创新低。

“应该有希望!”子玉挠挠头,“过两天我们再问问其他同学的估分!”

“哦!那咱就再打听打听,这学校也是,为啥要考前报志愿!”二哥吐槽道,也觉得这种制度的不合理。

是的,1993年需要按照估分报志愿。考生需在高考前采用“先填后考”模式,且无零志愿制度。志愿填报分为三个批次:一本3个志愿、二本3个志愿及专科志愿。录取规则很严格,部分重点高校仅接受第一志愿考生,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可能直接滑档至二本批次

由于信息闭塞,考生对高校及专业的了解有限,填报存在盲目性。地区间录取分数线差异显着,如鲁省、苏省、浙省等地分数线最高,京城及边远省份最低。教育资源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力,高分考生集中省份录取难度,显着高于其他地区。上一世,子玉考了466分,而来自皖省的同学比他高50分,鲁省的高出40分。同样来自宁省、甘省的只需要二、三百分。?

这一年高考处于教育改革初期,考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试题难度大、信息不对称导致志愿填报风险高、录取规则严格等。尽管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286万,实录人数98万,录取率达到了历史新高的34%。但考生基数庞大且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实际升学压力依然显着,现时的高考依然算是鲤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