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刘禅三造大汉 > 第311章 “敌军已至三十里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1章 “敌军已至三十里外!!!”

李敏与孟兴一见司马懿大军悉数通过浙水隘口,立即命暗卫抄小路疾返新城报信。

暗卫得令,一人双马,在山间小路上全力奔驰。

直至天光微亮,人马皆已汗透,暗卫才终于赶回新城。

此时的新城太守府书房内,烛火未熄,与透窗而入的晨光交织在一起。

邓芝与孟达的身影投在墙上,彻夜的等待在他们脸上刻满了疲惫与焦虑。

一路疾驰、浑身被尘土与汗水浸透的白毦暗卫踉跄步入书房,强撑着单膝跪地。他的声音因长时间狂奔而极度嘶哑:

“禀军师、将军……浙水隘口急报!”

“昨日午后时分,司马懿大军已悄然抵达隘口!敌军衔枚疾走,马蹄裹布!”

“其军轻装简行,纪律森严!”

暗卫略一停顿,加重了语气。

“孟兴公子与李敏统领依军师之令,严令所部潜伏,未露丝毫行迹。目前其粮秣辎重队伍……尚未出现。”

孟达闻言,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了一下,下意识地攥紧了拳。

虽然早有预料,但确切听到司马懿大军已越过那道天险隘口,一股寒意仍不由自主地从脊背窜起。

他看向邓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军师,彼辈行动竟如此迅疾……过了浙水,前路便更趋平坦了。”

邓芝神色沉凝,眼眸冷冽。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

“汝辛苦了,好生下去歇息。”

暗卫躬身一礼,退下歇息。

邓芝随即叫来一名白毦暗卫,吩咐道:

“传令孟兴与李敏,继续潜伏,静待时机。目标,是后续的粮队!未有吾之号令,便是山崩石裂,亦不得擅动!”

“诺!”暗卫领命,疾驰而去。

待暗卫走后,孟达才长长吁出一口气,声音微颤的低声道:

“司马懿……”

他话未说完,便止住了。

因为他看到邓芝眉头紧锁,不敢打扰。

邓芝走到舆图前,手指在“浙水隘口”位置重重一点,随即划向新城。

他手指掐算,低声自语:

“过了此地,其抵达时辰,需要……”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新城周边区域……

良久,沉声下令:

“传令下去,所有前出哨骑,重点警戒东南、正南方向三十里至五十里区域,加强侦伺频次,如有异常,极速来报!”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新城守备更加紧锣密鼓地展开:

更多民众被组织起来,将更多滚木擂石运上城墙;

工匠们叮当不绝地加固最后几处略显薄弱的垛口;

兵士们检查弓弦弩臂,擦拭锋刃,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前的压抑与躁动。

时间在焦灼等待中一点点流逝。

自第一份军报传来,又过去近一日。

次日午后,阳光勉强穿透厚重云层,给肃杀的新城带来一丝稀薄暖意。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便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

“报!”

一名白毦暗卫几乎是滚鞍下马,冲入书房。

他甚至来不及拭去额头上混合着汗水与尘土的泥泞,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急促:

“军师!将军!急报!”

“司马懿主力已于今日辰时越过黑松林,其前锋游骑已出现在距新城不足百里之鹰嘴涧!彼辈侦骑四出,扫清前路,其势甚锐!”

“百里?!”

邓芝闻言,瞳孔骤然收缩,神情肃然。

他猛的转身,看向舆图,仔细掐算,低声喃喃:“依其目前之速度判断,最迟明日黄昏,其兵锋便可抵近新城外围!”

而孟达则是瞳孔骤然紧缩。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东南方向,仿佛能透过重重屋宇与远山,看到那正席卷而来的烟尘。

“百里……明日黄昏……”孟达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扣着窗棂,“来得太快了!”

邓芝手指从“鹰嘴涧”缓缓移至“新城”,那短短的距离此刻仿佛重若千钧。

他沉吟片刻,转身问道:

“敌军队形如何?可有分兵迹象?”

“回军师,据观察,敌军仍保持主力行进态势,队形严整,未见分兵。其斥候异常活跃,正全力清除我军眼线,显是为大军最终抵达廓清道路。”

邓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司马懿这是力求一击必中,不欲节外生枝。

他转向孟达,语气斩钉截铁:

“将军,是时候了!即刻起,全城实行最严戒备,四门落锁,许进不许出!所有将士按预定部署,全部登城就位!夜间轮值增为三班,确保城头无时无刻不乏守备之力!”

“好!”孟达重重应道。此刻他已无暇再去担忧那两千伏兵,也无心感慨司马懿进军之速,生存的本能和新城主帅的责任感压倒了一切。

他扬声唤来亲卫,一道道命令如同流水般颁下:

“传令!四门守将,即刻封闭城门,落下千斤闸!”

“所有校尉以上军官,随时准备应战!”

“征发之民壮,按编伍上城,协助守军搬运物资!”

“府库再拨一批箭矢、火油,即刻分发下去!”

亲卫领命而去。

整个新城随着这一连串命令,彻底进入了临战状态。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声中缓缓闭合,巨大的门闩被架上。

一队队顶盔贯甲的士兵快步登上城墙,在各自主官的口令声中迅速进入战斗位置。

民夫们喊着号子,将最后一批守城器械运上城头。

一种混合着恐惧、决绝与亢奋的情绪,在城中无声蔓延。

邓芝与孟达再次登上太守府望楼。

夕阳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映照着脚下这座骤然寂静却又充满引而不发力量的城池。

东南方向的天空,似乎也带上了一抹不同寻常的晦暗之色。

“军师,”孟达望着那片天空,声音有些干涩,“看来,就是明后两日了。”

邓芝闻言颔首,极目远眺。

这一夜,新城无眠。

城墙之上火把通明,甲士林立,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偶尔有传令兵急促的脚步声在街巷间响起,更添几分肃杀。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尚未完全驱散黑暗,

一匹快马,如同破晓前最深的夜色中骤现的幽影,带着一路风尘和令人窒息的消息,撞破了清晨的宁静。

白毦暗卫几乎是跌进了书房,铠甲上沾满泥点,嘴唇干裂,唯有一双眼睛因极度疲惫和紧张而布满血丝。他嘶声力竭地喊道:

“军师!将军!三十里!敌军先锋已至三十里外的房山隘!”

“尘头大起,旌旗隐约可见!尽是精锐骑兵,来势极快,预计不出两个时辰,便可兵临城下!”

三十里!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孟达猛地按住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呼吸骤然急促。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如擂鼓般撞击着胸膛。

邓芝霍然转身,神色决然!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书房,乃至整个仿佛骤然静止的太守府:

“传令全军!!!”

“敌军已至三十里外!”

“各就各位,准备迎战!!!”

“诺!”

亲卫领命而去。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