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443章 山东女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了一下周围,宫人侍卫皆被遣得远远的,阿斗又是一副紧紧拉着自己不放手的模样,冯大司马心里不禁有些古怪。

他知道自己似乎再一次判断失误了。

在邺城时,他与镇东将军商量时,只道是皇帝遇到了什么不好公开的麻烦,所以不顾大局跑到雒阳躲避。

待到了雒阳,见到蒋琬,以为是自己前番想错了,错怪了背黑锅的刘胖子。

没想到如今看到刘胖子这副神情,自己最开始的预判似乎……是对的?

心里的念头一闪而过,嘴里却是说道:

“陛下但有事,只管说便是,臣洗耳恭听。”

刘胖子一听这个话,脸上的扭捏之色又多了三分:

“这里只你我二人,又没有他人,明文你不须这般拘束。”

我倒是没有拘束,只是客气客气。

但皇帝你越是这么说,反倒是显得你要说的事情不简单。

冯大司马连背脊都弯了几分,作出向前倾认真听讲的模样,放低了声音:

“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刘胖子听到这个话,神情一怔,露出惊讶之色,嘴上却是呐呐:

“是……不是……嗯,你要这么说,也算是吧?”

看着刘胖子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冯大司马心里不对劲的感觉越发强烈了。

皇帝这个模样……怎么看起来不太好意思说?

“陛下,可是有为难之事?”

阿斗闻言,满腹不知从何说起的话化成一声长叹,神情有些郁闷:

“确实是有些为难……”

然后看看冯大司马,顿了一顿,“其实这个事吧,和明文你也有关系。”

“和我有关系?”

冯大司马微微一怔。

这倒是没有想到的。

这么一说,倒是得好好听听了。

冯大司马的身子再次向前倾了倾:

“陛下但请明言。”

阿斗咽了一口口水,说道:

“明文,你是知道的,长安宫城,远逾锦城,迁都长安以来,从锦城那边跟过来的宫人,颇为不足。”

“内府呢,这几年也攒了点钱,故而这两三年宫里招了不少人。”

“皇后呢,嗯,皇后也颇为贤惠,颇为大度,为了皇家子嗣着想,让人接纳了不少新人入宫。”

冯大司马的拳头顿时有些硬了。

“陛下,正事,说正事!”

好了,你不要再说了。

我知道你的大老婆会主动帮你找小老婆了。

“正事?朕,我现在说的就是正事,明文你且先莫急,听我说完。”

你他妈的!

冯大司马忍了忍。

被冯大司马这么一打断,刘胖子又顿了一下,重新理了理思路,这才继续往下说:

“河北大捷传来,这段时间,东边有不少人来了长安。”

东边,当然是指关东。

来干什么,不言而喻。

河北一战,可以说是把关东世家大族的最后那点希望打得粉碎。

被寄于厚望的司马懿,依靠太行险要都挡不住冯某人一年时间。

而直面汉军又无险可守的山东淮南等地,说要能反攻季汉,傻子都不会信。

关东就算是最顽固的世家大族,但凡没有与曹魏共存亡之心,都会抓住最后的时间寻找后路。

如果说,河东之祸让关东世家下定决心推举司马懿出来,阻挡季汉东进。

那么,冀州正在发生的河东之祸重现,则是彻底吓破了关东世家的胆。

王师没过来之前,人人都在诅咒蜀虏,只盼着某一天能听到蜀国忽然君臣内讧,然后分崩离析的消息。

就算没有,能听到司马懿在河北打败冯某人的消息,也是极好的。

哪知道,好消息没有,天大的坏消息,却是先来临了。

王师来了,不但来了,还在冀州大杀特杀。

最后的希望是指望不上了,再看冀州这架势,季汉“汉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口号不是喊喊而已,而是铁了心要把强力打击世家大族的新政推行到底。

于是关东世家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长安,打通门路,乞求活路。

而提前在汉国布局的家族,无疑占了先机。

比如说泰山羊氏。

羊氏早几年就派了羊叔子(即羊祜)到长安,甚至还借曹志以及夏侯氏的门路,与冯大司马见了几次面。

(1290章-1293章)(1342章—1343章)

甚至还因为帮曹志送信,得以入学院求学。

然后又通过与杜预,与冯二公子成为了好友。

可以说,如果羊氏没有提前布局,那么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有可能是死得最早的山东大族之一。

因为泰山郡正好是属于兖州。

羊叔子当年冒险帮曹志送信,又护送夏侯氏一族逃去长安,终于在这个时候,得到丰厚的回报。

一直密切关注河北战事的羊氏,在幽州陷落,司马懿还没有率军南渡的时候,就已经通过曹志和夏侯氏的关系,把族里不少人送去了长安。

而由于在长安的数年经营,再加上泰山羊氏的名声,热衷于给皇帝找小老婆的皇后,很快就听说羊氏有一女,名曰羊徽瑜,聪慧贤德,于是令人求之。

谁料到面对皇后派过来的人,羊徽瑜居然言已有意中人,且早已述过心意,拒绝入宫。

张星彩作为大汉的强势皇后,除了在以冯某人为代表的新贵勋贵集团面前受过挫,这些年一直算得上是顺风顺水。

而内府又是仅次于兴汉会的财团,皇后作为掌门人,世家只会上赶着给宫里送上嫡女,哪有说这么不给面子的。

关东棉花在大汉未来规划图里,可是重要的财政来源。

皇家内府不可能不参与。

皇后让羊氏女入宫,本意就是想要趁着山东世家惶惶不安的时候,借机底部吸筹。

毕竟这个时候的筹码,可都是实打实的带血筹码。

此时不趁机入手,更待何时?

没想到区区一个从山东逃到长安的羊氏女,居然如此不给面子。

如果真要被羊氏女折了面子,那将来内府前去山东种棉花,不知多少人会不给面子,平白生出多少波折?

于是皇后继续派人前去询问,想要打听羊氏女许给了谁,若是不说出个一二三四来,那可是欺君之罪。

岂料羊氏女也是个性情刚烈的,眼看宫里来人语气强硬,一怒之下跑到后屋悬梁自尽,以明心志。

幸好抢救及时,无甚大碍。

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宫里派出去的人打听到,羊氏女倾心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个姓冯的家伙。

宫里得知了这个消息,直接就麻爪了。

冯?

哪个冯?

眼看着事情即将失控,皇后也是慌了神,她不怕别人,但是真的怕某个姓冯的。

虽说这个姓冯的是她的妹夫。

因为姓冯的不但真的敢下手,而且下手是真的黑。

把自己从未央宫赶到桂宫,远离朝政中心,就是他干的。

但这天下能给她作主的,又能有何人?

不过皇帝一人罢了。

阿斗听到这个事,同样是乱了手脚。

国事他可以甩手给连襟,甩手给尚书台,但后宫的事,他想甩手,能甩给谁?

总不能又甩回去给皇后吧?

毕竟这些年皇后从外面收入后宫的美女,都是给他玩的,又不是皇后自己要玩的……

于是作为皇后的倚靠,他不想出头,也得出头。

“明文啊,此事确实是皇后做得不周到,但莫说是她,就算是我,也没有想到,你与那羊氏女居然早就暗生情愫。”

“是,是,我也知道,也能理解,你不敢,呃,是不欲宣扬此事的心情,但你俩之事也太过隐秘了,一点风声也没有。”

“皇后要是提前知晓,肯定不会派人前去弄出这么个事,明文,这个事情,你不要怪皇后,要怪,就怪我。”

“这几年我确实是有些过于纵情声色,不知节制了,所以这才让皇后屡屡从外面收纳新人……”

听着阿斗念念叨叨个不停,冯大司马却已经是两眼懵逼。

“等会等会!”

回过神的他不顾礼仪地打断了阿斗的话:

“我与羊氏女早生情愫?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莫不是有人冒用老子的身份去招摇撞骗,连世家嫡女都因为老子才高八斗的名声而上当受骗?

不是没有可能哈。

后世多少无知少女少妇就是这样被骗财骗色的。

“过了,过了哈!”阿斗指了指冯大司马,“明文,这里只有你我二人,难道你连我都要欺瞒不成?”

“我问你,那羊氏女曾给你写过书笺,述其仰慕之心,是也不是?”

冯大司马眨眨眼,没有立刻回答。

脑子里隐隐约约记得似乎有这么一回事。

(第1343章)

当时自己是拒绝……了吧?

应该?

所以究竟有没有拒绝?

时间太长,又没有在意,早忘了。

冯大司马的噎然无语,在阿斗眼里,就是被说破心事的神情,他乘胜追击:

“明文,你当时不但问了女郎的闺名,还问了人家和司马师之间的亲事,是也不是?”

问了吗?

好像,确实是问了。

看到冯大司马哑口无言,阿斗忍不住地再指了指冯某人,露出我懂的笑容:

“明文啊明文,这么多年了,你这喜好还是没有变……”

他你妈的!

你再说试试?

污蔑!

这是赤果果的污蔑!

你以为你有很多小老婆我就不敢打你?

但见阿斗一声长长叹息,语气里又变成了满满的感叹,脸色也变得正经起来:

“皇后欲收羊氏女,其意实是想要布局关东棉田之事。”

“没想到明文你居然早就准备了这么多年,论起深谋远虑,天下何人能比及你啊!”

事实上,泰山羊氏确实是冯某人经营山东的预备楔子之一。

但问题是,他准备的引子不是什么羊氏女,而是羊叔子,也就是羊祜。

若不然,羊祜凭什么能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

别有目的地接近冯二公子,真当冯某人心狠手辣是白叫的?

“不是,陛下,不是这样的,你听我狡辩,不是,你听我解释……”

“我不听。”阿斗摆摆手,“你这巧言令色之能,更是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你一开口狡辩,我说不得就要被你哄得今夜就回转长安帮你安排纳妾之事。”

你在说什么屁话?

你老婆捅出来的娄子你说你不听?

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冯大司马恨不得就是上前殴帝三拳!

“镇东将军乃国之栋梁,军功显赫。无论是朝中还是军中,皆是仅次于你。这个事情,就算你再怎么瞒,最后还是要让她点头才行。”

“为了一个区区羊氏女,让后院起了乱子,不值当……”

愤愤不平的冯某人,听到阿斗这么一打岔提起镇东将军,冷汗忽然就流下来了。

连原本要对阿斗狡辩的话,一下子就被吓得跑到九霄云外,不知所踪了。

“这……这……”

冯某人这了半天,也没这出个所以然来。

急中生智之下,忽然说道:“这不太对啊。”

冯某人既有深谋远虑之称,虽被镇东将军的名号吓得短暂乱了心神,但还是很快回过神来。

咱家右夫人坐守长安,怎么在这个事情上像是隐身了一般?

要说还没拿下冀州,还可以说是战事要紧,大局为重。

但自己都在邺城无所事事呆了这么长时间,依右夫人的性子,断然不会对这个事情一声不吭。

想当年,右夫人吃起大醋来,可是拿匕首想要刀了自己的。

所以……此事必有蹊跷。

思路一旦打开,冯某人的思绪就越发扩散。

这么多年来,被冯某人直接或间接灭掉的大大小小世家,数都数不过来。

世家是个什么德性,他很清楚。

世家女是个什么德性,他也非常清楚。

不是说没有好女子,恰恰相反,世家女其实是世间最出挑的那一批女子。

能被挑出来当作利益纽带的世家女,更是经过精挑细选。

敢对冯鬼王自荐枕席的世家女,四德绝对完美。

羊氏女没有与冯某人见过面,仅仅凭书信往来,就能为他贞烈守节。

这等女子,不说没有,但冯某人相信自己没有这等运气。

冯某人早就过了热血上头的年纪。

右夫人对此事如同隐身一声不吭,已经暗示了里面的不平常。

“明文?”

看到连襟突然呆住不动,刘胖子只道是他被镇东将军吓坏了,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试图召回对方的魂魄。

冯大司马的眼珠子随着天子的胖手动了动,然后开口道:

“陛下,皇后想让内府提前布置山东那边的棉田,这做法倒是没有错,只是选错了人而已。”

“羊氏女性情刚烈,就算入了宫,也未必能服侍好陛下,万一惹了陛下不快,皇后说不得是好心办坏事。”

“如今事已至此,还不如另选一位秉德清贞而又体行纯和,聪明有才鉴的名门之女。”

“如此,皇后既能达到目的,又能遂陛下心意,岂不妙哉?”

坑人谁不会?

皇后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反坑回去他睚眦必报大善人的名号岂不是白叫了?

果然,刘胖子一听,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

“哦?山东难道还有比羊氏女更胜一筹的女子?”

有的兄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