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正义的使命 > 第2269章 各退一步(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郝庆安抛出的话题,引起沈汝涛的共鸣。

他摆弄着手中的签字笔,慢条斯理的说道:“庆安同志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宏枝县需要一位德才兼备且能力突出的同志顶上去。”

说出这番话的同时,沈汝涛还煞有介事的环视一圈其他人,继续说:“我觉得,赵尔桥同志能力水平都不错,他在县长位置工作了五年,又熟悉宏枝县,由他接任书记一职,是合适的。”

众人没有想到,沈汝涛竟然有把赵尔桥推上书记的想法。

本来,这次人事变动,沈汝涛已经是最大赢家。

他心仪的几个人选,基本上都已通过,可谓便宜占尽。

可能是这些人担任的都是副职,影响力不强的原因。

沈汝涛有意让赵尔桥接任,等于说,宏枝县成为他沈汝涛的势力范围。

张秋山忍不住偷偷瞄了厉元朗一眼,又和于海双目瞬间对视一下。

眼神中充满疑惑和不解。

他们都知道,厉元朗对赵尔桥并不感冒。

赵尔桥此人,虽然工作能力尚可,但在官场上的口碑却并不怎么好。

他善于钻营,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圈子。

这样的人,一旦让他掌握了更大的权力,后果不堪设想。

于海微微皱了皱眉,心中暗自思量。

他看向厉元朗,想要看看他的态度。

只见厉元朗面色平静,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光芒。

但他却没有表态的意思。

这时,郝庆安缓缓开口,“省长,对于赵尔桥同志的能力,我是认可的。”

“但是,宏枝县委书记这个位置,非同小可。”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更需要一个能够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共同推动宏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人。”

“我认为,在选拔新书记人选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郝庆安的发言,沈汝涛听后,脸色微微一变。

他没有想到,郝庆安竟然会公开反对他的提议。

不过,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毕竟,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

于是,阴阳怪气的问道:“既然庆安同志反对,那么,你若有合适人选,不妨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研究。”

不动声色的,沈汝涛将皮球踢给郝庆安。

“这个嘛……”

郝庆安故意拖长声音,主要是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觉得,金德市委副秘书长葛相澜同志,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而且,他调入市委之前,曾经长期在基层工作。”

“先后担任过副县长、县长和县委书记,经验丰富,能力超强……”

谁知,不等郝庆安把话说完,于海插言道:“关于葛相澜同志的情况,我在这里要反映一下。”

“省纪委最近收到不少有关他的举报信件,有匿名的,也有实名举报。主要集中在葛相澜家属经商办企业,以及葛相澜同志插手工程项目,从中谋取私利等方面。”

“哦?”

郝庆安故作惊讶,看向于海的眼神中充满了质疑。

他说道:“于海同志,举报信件这东西,可不能随便相信。”

“如今,有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恶意中伤,栽赃陷害,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对于这样的举报信件,我们必须要仔细甄别,认真调查,绝不能听风就是雨,更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得逞。”

于海听后,微微颔首,神色依旧平静。

他说道:“郝庆安同志说的有道理,对于举报信件,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仔细甄别。”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明,我们纪委的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

“只要有举报,我们就必须要查,而且要一查到底。”

“绝不能让那些违法乱纪之人逍遥法外,更不能让他们继续危害我们的事业。”

于海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暗暗点头。

厉元朗听后,心中更是暗自赞许。

他看向于海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信任。

更加认定,于海是一个有担当,有原则,有正义感的好同志。

这样的同志,正是他所需要的。

这时,沈汝涛开口了。

他说道:“于海同志说的有道理,对于举报信件,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绝不能带病提拔。”

说完,眼角余光偷瞄着郝庆安。

显然,沈汝涛这是报复郝庆安否定他的理想人选赵尔桥。

你反对赵尔桥,好吧,凡是你提出来的心仪之人,我同样也不支持。

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你不让我舒服,我也不让你得逞。

不知不觉中,沈汝涛和郝庆安开始暗中较劲,互相拆台了。

厉元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可他依旧保持平和神态。

作为一把手,南中最高决策人,厉元朗不会第一个表明态度,不会一上来就亮出自己的底牌。

他要观察,伺机而动。

随着现场形势,随时调整策略。

眼见在场的三位大佬都发言了,张秋山作为组织部门负责人,是时候表明立场和态度。

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张秋山开始发表他的意见。

“郝副书记提出的议题,组织部是有考虑的。我们经过内部讨论研究,提出两名宏枝县委书记人选。”

“之所以没有立刻拿出来,认为还有件事没有解决,需要在座各位领导最终敲定。”

“一直以来,宏枝县作为金德市第一大县,其各方面实力突出,县委书记都要高配为副厅级。”

“只是孔若启不再兼任之后,尤其宏枝县这两年的经济水平出现大幅度滑坡,去年已经被山湖县超越,地位今不如昔。”

“所以,关于宏枝县委书记是否继续高配,还请省委以及在座诸位研究决定。”

真没想到,关键时刻,张秋山竟然抛出这么一个议题。

沈汝涛也好,郝庆安也罢,之所以对县委书记跃跃欲试,誓要拿在手中,就是看中这是一个副厅职位。

千万别小看只是半个级别,但差距非常之大。

从正处到副厅,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多少人在这里折戟沉沙,一辈子迈不过去。

一旦宏枝县委书记不再是副厅级,吸引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这对于沈汝涛和郝庆安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一时间,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众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张秋山身上,等待他的下文。

张秋山继续说道:“关于高配与否,组织部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宏枝县作为传统大县,其地位不容忽视,县委书记理应高配。”

“但也有人反对,宏枝县近年来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已经不再是金德市的领头羊,继续高配有些名不副实。”

“所以,我们才没有贸然提出人选方案,而是想听听各位领导的意见。”

张秋山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厉元朗听后,心中暗自思量。

张秋山这个议题抛得好,一下子就将沈汝涛和郝庆安架在火上烤。

他们若是继续坚持推举自己心仪的人选,就必须要面对县委书记是否高配的问题。

若高配,自然皆大欢喜。

可不高配,他们推举的人选,就会失去吸引力。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厉元朗看向沈汝涛和郝庆安,只见他们二人面色阴沉,眉头紧锁,显然是在思考对策。

这时,于海开口了。

他说道:“张秋山部长提出的议题,很有针对性,也很及时。”

“关于宏枝县委书记是否高配,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高低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宏枝县作为金德市的大县,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有些滞后,但这并不代表宏枝县没有潜力,没有希望。”

“相反,我认为,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宏枝县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宏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

“所以,我倾向于继续高配宏枝县委书记,选一名有能力,有担当,有魄力的同志,去带领宏枝县干部群众,共同开创宏枝县的美好未来。”

于海一番话,说得激情澎湃,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动容。

厉元朗听后,冲着于海轻轻点了下头。

于海这番话,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观点,更是为了给他这个一把手解围。

厉元朗暗自思索,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将宏枝县委书记的人选确定下来,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