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豪门大户,家里田产和内宅诸事都是由当家夫人做主,对于佃户的管理,夫人有绝对的处置权。

林玉根本无视对方的逼问,有刘策在,她根本“有恃无恐”。

“我的意思很简单,我佃给大家田是多少就是多少,多出来的田不是你们的,就不要抱有小心思。”她早应该想到,虽然清河庄的地契上明确记有田地多少亩,但是就好比她当初买荒地一样,总会多出一部分。

这应该也算是约定俗成。

对于这些人家私下知道这情况,却不知会她,反而是私下瓜分,实在让林玉反感。

若是不出这事,她估计要好些年才能发现。

“我愿意以三成的收入佃田给大家,想着都是一个村的人,尽可能盼着大家日子过得更好,但是大家不能以我的好心,反而对着我做欺瞒的事。今日的事,是一个借鉴,我还是希望以后我们都能和和气气维持这份关系。”的确,她就算想过一年把田地都收回来,但也只能想想。

佃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如今她佃田出去,让大家有多高兴,以后收回来,都已经尝到甜头,自然更加不愿意放手。

如今的好说话,也会成为以后众矢之的。

就像这一次,林玉只是说明年不佃,这家人就已经当场难堪。

如果是一次性让这么多家人下一年都不佃,那今日可能演变的结果是群起而攻之。

所以,林玉使劲抓住这样的机会。

“虽说明年你们几家人都不再佃田,但是你们也应该知足,你们如今可是佃田最多的几家人,而且是有些人家的好几倍。”转移注意力是林玉一直以来的拿手好戏,她就是要更多人关注点在这几家人的贪婪上,从而忘记她一下子断绝佃约的事。

果然,如她所想。

大家开始窃窃私语,纷纷指责这几家人的不是。

……

插曲过后,刘策懒得理这些人,只道一句“各自都散了吧”,便拉着林玉回庄子里用午膳。

来庄子的一路,他已经和刘景商量过关于各自媳妇忙碌的学堂一事,因为银子有限,他们能商量的余地也不多。

不过,他这边正好在忙着客栈的事,倒是能让林贵这边一起定一些东西。

这样,给刘景也能节约点人力。

本来就是他媳妇揽下的事,如今全权交给堂哥夫妇,他面对刘景也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尤其还是刘景这边来追问他的想法。

近日来,他和林玉实在是有些过于忙碌。

紧接着很多事还会一桩接一桩的来,连他都没想到回村的这一年竟然比之前他们在四河和盐城跑生意,还要忙碌。

“玉儿,你若是觉得累,就把事情都交给我和林贵,还有东贵来做,你就安心在家里陪着兴儿和平安,等到你什么时候想做点事,再接手也可以。”他身为男人,家里大小事哪怕再忙,也得担着。

“刘大哥,说什么呢!我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让我成日里窝家里,反而养出问题。”盐城的事,就是一个例子。

如今,虽然她和刘策逐渐有分工。

但是,很多事情她这边都让刘策在帮忙,反倒是她把林家的事也都揽过来,简直不嫌自己现在有多少事没做。

“学堂的事这边我和堂嫂会盯着,客栈那边我已经和爹说好,这之后我都没有时间再管,让他们自己平日里注意点。娘那里,我也劝过,没有再盯着春桃一动不动,想来他们应付客栈比我要悠闲许多。”客栈的不少生意点子她都已经和林贵交代过,就是有新问题,林贵只管来找她就行。

比起客栈,学堂才真正让她头疼。

首先是资金问题,如果这次学堂建完,钱不够怎么办?

难道他们几家人再一次进行集资?

一次可以,次次都是这样,那对于林玉来说,还不如直接请个先生来家里授课要方便。

正因为如此,林玉不得不尽快想办法如何才能真正筹集到银子,一劳永逸。

不过今日一事,倒让她有了新的想法。田地有多余,那么他们生意也总会有多余,她可以让学堂和各个商户合作,通过加大影响来集资。

更多就类似于打广告,让商家愿意花钱来注资。

只不过这注资不是一次性投资,而是股东制。

她作为学堂的掌权人,可以让村里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家成为学堂的股东,让他们参与学堂的建设、学堂规章制度的讨论,甚至参与决策。

这样一来,大家出的银子,更多不是为她,而是为自己,因为学堂也已经成为他们经营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林玉很快在午膳时提出来,最先希望得到刘景一家的支持。

堂嫂在学堂管事,刘景堂哥这边也是最应该出资的一家,虽然此前已经投资不少,但是这一次是集资分股,性子完全不同。

原本林玉希望学堂能走上“公办”的道路,在村长那里几次推敲失败过后,林玉也认清现实。

有了问题,自然是想办法解决。

所以,她现在想的就是如何让学堂实现“民办”,而不是私立院校。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再给学堂一部分银子,然后就是为了让我在学堂里做事?”孙兰一语说破实际关系,对于这样的答案,就连她自己也觉得哭笑不得。

女人能出来做事,果然不容易。

不仅要付出精力,还要给钱才能做事。

林玉听着,觉得是那么回事,但是又不是那么回事。她的意思是,如果学堂也是所有股东共有的,而不是她现在自己独有。并非只是单纯的金钱关系,也不是花钱买职位,更多的是放眼将来。

只不过林玉自己这样说,都觉得实在好笑。

“嫂子,你说的的确有那么层意思,不过我更多想说的是以后这个学堂不论是书本,还是小到一张桌子,都有你的一份,并非再是单纯的雇佣。”实际上,这种事情摊在任何人头上,估计都是宁可雇佣,也不要劳什子股份。

学堂没办法盈利,是已经摆在众人面前的事实。

“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家再出一部分银子,你们这边也是,或者再找几家人,我们把学堂建起来,算作是我们几家人的合资。至于以后学堂的花费,到时候还是按照你现在的做法,每年进行一次全村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