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世纪崛起 > 第九百二十一章 阴谋破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当安格斯亲自率领着几队精挑细选、口风严实的士兵,架着数十架伪装成运送粮草物资的马车,借着夜色掩护悄然离开城外大营时,天空已彻底被墨色笼罩。

城头火把的光芒,只够照亮他们离去的模糊轮廓,很快便消失在北方未知的黑暗中,执行那项绝密的财富转移任务。

与此同时,教堂广场上持续了一整日的“战争税”与“赎罪金”征收也接近尾声。

随着吏员宣布今日登记截止,排队的居民们带着复杂难言的神情逐渐散去,返回各自家中。广场上顿时空旷了不少,只剩下收拾桌案的吏员和负责警戒的士兵。

这时,负责征收税金的吏员们开始与几名来自中军的吏员进行紧张的交接。一箱箱、一袋袋收上来的金币、银器、珠宝等财物被仔细清点、核对、封存,然后由全副武装的士兵押送,朝着米兰宫廷的方向运去。

这些从米兰居民身上“榨取”的财富,将暂时集中存放在宫廷金库中,等待中军营帐未来的统一分配。这标志着新政权对这座城市经济命脉的接管进入了实质阶段。

教堂广场南侧,中军指挥营帐内,油灯的光芒将亚特的身影拉长,投在帐壁上。他正独自伫立在铺着地图和文件的简易木桌前,手中拿着一支鹅毛笔,在草纸上写写画画。

大战的硝烟已然散去,军事征服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更为繁琐却至关重要的治理阶段。他正在构思和列出需要从后方政务府调派来的各类吏员名单——负责民政、税收、营造等的官员,以及如何将米兰现有的行政体系逐步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千头万绪,都需要尽快理清。

不一会儿,营帐的门帘被一把掀开,贝里昂带着一阵风和他的大嗓门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兴奋和笑容。

“亚特大人!我的老朋友!”贝里昂几步走到桌前,声音洪亮,带着普罗旺斯人特有的热情,“你猜猜看,就今天一天,光是这‘战争税’和‘赎罪金’,登记在册的数额有多大?”

他没等亚特回答,便迫不及待地伸出粗壮的手指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对财富最直接的渴望,“简直不敢相信!比我原先预想的要多出好几倍!这米兰城,可真是个流着蜜与奶的好地方!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大赚一笔!”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亚特的肩膀,语气充满了赞叹,“你这招可真是高明,既拿了钱,又没把那些羊羔一下子逼上绝路,比直接动手抢轻松多了!”

亚特放下手中的鹅毛笔,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掌控一切的笑容。他对于首日征收的成果似乎并不意外,平静地说道:“这只是开始,贝里昂大人。米兰的财富,远不止于此。我们要的,不仅仅是填满这次出征的消耗,更是要让这里成为我们今后的摇钱树。”

他话锋一转,看向桌上那些写满名字和计划的草纸,“不过,掠夺只是手段,治理才是长久之计。我已经在安排威尔斯省政务官员前来接管,必须尽快让这座城市恢复运转,为我们所用。”

贝里昂大手一挥,显得信心满满,“没问题!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干!跟着你,既有仗打,又有钱分,痛快!”

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已经完全被这巨大的财富前景所折服,对亚特的安排更是心悦诚服。

帐内,两位征服者,一个冷静规划着未来,一个沉浸在眼前收获的喜悦中,共同勾勒着建立在米兰财富之上的权力蓝图。

而帐外,夜色中的米兰城,正在新的规则下,经历着无声却深刻的蜕变……

…………

当米兰城的硝烟渐散,亚特忙于清算财富、整饬秩序之际,北方的战局亦迎来了雷霆骤变。

贝桑松宫廷东境的约纳省前线,原本势如破竹的施瓦本大军,其铁蹄竟被硬生生钉死在了一座名为石桥镇的要塞前。

这一切,皆因西线和北线勃艮第公国突兀撤军,让贝桑松得以将镇守北境的三千精锐铁甲连夜东调。生力军的加入,使得摇摇欲坠的防线瞬间坚如磐石。施瓦本人数次强攻皆撞得头破血流,尸横遍野,对面的守军始终如同磐石般岿然不动,甚至还能发起凌厉的反冲击。

战线,被死死地定格在了这里,再也难以向前推进一步。

这一战场形势的变化让前线的施瓦本大军觉得有些不知所措。这种突如其来的、强烈的阻力,让前线指挥的施瓦本贵族和将领们感到了极大的困惑和不安。

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逆转,而他们暂时还无法完全理解这变化的根源,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在前线军营中弥漫~

前线施瓦本统帅,冯·斯塔赫伯格伯爵望着久攻不下的城墙,只得下令原地建立防线,防止对方反扑。

冯·斯塔赫伯格伯爵最初以为这不过是贝桑松人惯用的疑兵之计。直到他们的哨探骑兵在日落时带回令人不安的消息——石桥镇以西的丘陵地带,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营帐,炊烟如同森林般升起。

次日清晨,当施瓦本的贵族们登上橡木搭建的了望塔时,看见的是山谷间如林的枪戟在朝阳下闪着寒光。贝桑松人的增援不仅遏制了他们的攻势,更像一道铁闸,将施瓦本大军牢牢锁死在这座小镇前。

战事的僵持让施瓦本的将领们倍感焦躁。他们的骑士发起的数次冲锋都被对面的重弩手射退,负伤的战马哀鸣着跌进泥沼。

更令人不安的是,补给车队开始频频遭遇袭击,那些来自山地邦联的轻装步兵如同鬼魅般出没在松林间,用猎熊的陷阱和淬毒的箭矢切断了他们的生命线。

直到一个飘着细雨的夜晚,斥候带着勃艮第公国大军全面撤退的噩耗闯入中军大帐。

蜡烛摇曳的光影里,冯·斯塔赫伯格伯爵看着羊皮纸上的密报,指节捏得发白。他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盟友——勃艮第公国大军,早已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侯国边境,将他的侧翼完全暴露。这也合理地解释了贝桑松宫廷敢将精锐尽数调往东线增援。

伦巴第人的盟约此刻已化作尘埃,而西征的施瓦本数千大军却成了被困在陷阱里的孤狼。

第二日黎明时分,更坏的消息随着逃难的商队传来——

那些来自山地邦联的蛮族不仅切断了施瓦本军队的退路,更有数千手持战斧铁锤的部落正沿着弗莱河顺流而下,直扑施瓦本公国的心脏地带——弗莱城。

帐中贵族们的争吵声惊起了栖息的渡鸦,它们在阴沉的天空中盘旋,仿佛预示着不祥的征兆。

正午,施瓦本人开始有序后撤。

骑兵掩护着步兵方阵缓缓东移,烧毁了带不走的辎重和粮草,黑烟如同告别的烽火升腾在约纳省的上空。

两日后,这场由三方势力精心编织的围猎之网,终于在北地的春风中彻底撕裂。

贝桑松的飞鹰鸢尾花纹章旗依然在边境堡垒上飘扬,而野心家的盟约,早已化作酒馆里吟游诗人嘲讽的残章……

…………

当施瓦本大军全线撤退的消息传到米兰时,已是四月第三个礼拜日的黄昏。夕阳的余晖将米兰教堂的尖顶染成金色,钟声正悠扬地回荡在渐渐平静的街道上空。

侍卫官罗恩手持密封的急报,快步走入已临时改为政务厅的米兰宫廷偏殿。亚特正与几位新任命的吏员商讨税赋章程,见到罗恩的神色,他微微抬手,止住了讨论。

接过羊皮纸卷,亚特迅速扫过其上简洁却沉重的字句,他那张惯常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缓缓舒展开一道如释重负的痕迹。

他轻轻将信纸按在铺着地图的橡木桌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北方的狼烟,终于彻底熄灭了。这也意味着,由伦巴第公爵策划,勃艮第与施瓦本公国暗中联手,企图瓜分勃艮第侯国的巨大阴谋,已宣告彻底破产。

他踱步到窗前,静静地望着窗外这座已然臣服于脚下的古城。此次南征,成果之丰厚远超最初预想。

以收复家族领地发起的反击不但让亚特夺回了威尔斯堡,更洗刷了家族多年来背负的耻辱。

此外,南征大军占领了伦巴第北部波河平原大片肥沃的土地与河谷,势力范围直抵南方海岸线,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随着米兰宫廷的陷落,伦巴第公爵家族几代人的积累,无论是明面的国库还是暗处的宝藏,如今大都落入了他的掌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权势与声望的巅峰。经此一战,以寡敌众,连克强敌,不仅彻底奠定了他在勃艮第侯国内无人能及的绝对权威,更让“亚特·伍德·威尔斯”这个名字,伴随着传奇般的战绩与富可敌国的传闻,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欧陆各国的宫廷与城堡。无论是盟友还是潜在的敌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来自南方的新兴强权领袖。

此时的亚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谨小慎微、在强邻环伺中求存的边境伯爵。他站在米兰宫廷的拱窗之下,身影被夕阳拉长,仿佛与这座城市的巨大阴影融为一体。

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他脚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