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巨石之上有暗夜观星的观星台,石阶边上贴心地修造了铁索栏杆。摸上去带着金风侵入的冰寒刺痛肌肤,却带来了黑夜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好吧,这是他的疏忽,海拔4000米的秋夜还是挺冷的,感受着后背赖清的瑟缩,他觉得一会儿有必要煮上一碗红糖醪糟桂花夹心小元宵给几个人驱驱寒。
登上巨石,俯仰之间,凭栏而望。
凝碧崖十面如林,影影绰绰,都披上了一层银霜,似滔滔江水莽莽荡荡。
真真好似:星垂野阔,焰流横波。
正如白洋所说,巨石上还有一个观星台,占据了巨石的大部分面积,目测与巨石高度差不多。
“要不要上去看看?”白洋微笑着邀请。
当然要上去。
孙院长和赖清可是围着巨石转了一圈,除了视野上的开阔,就是渐渐增大的山风,他们两个老家伙身子骨都有点儿遭受不住了。
白洋神神秘秘说得奇观总不能是视野辽阔吧。
赖清轻车熟路地爬上白洋的后背,让白洋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既视感。
四人顶着凛冽的山风登上观星台。
这样的观星台寨子里不止一处,最大的、装备最齐全的在澜沧江岸边的高山上。
寨子里的观星台多是用于观测星象、预测天气、吉凶,对于研究天文历法反倒其次。
观星台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平台,四周有起保护的作用的栏杆,并且兼具美观。
不过,天太黑看不到。
与其他观星台不同的是在中央有一个圆圆的水潭,在手电筒灯光的照耀下,看得出水很清澈。
嗯,清澈见底。
“这水好干净,居然能用手电筒照到水底,而且还没有落叶和泥土。”张威用手机手电筒好奇地照了照,新奇地说道。
“那会不会很浅?”白洋平静地扎心道。
说着,中指伸进水里,只是淹没了手指的三分之二。
真得很浅。
张威脸色微微发红,周围暗淡也看不出来。
“它不会晒干吗?”张威好奇地问道,这么浅的水面,只要长时间不下雨,在烈日的曝晒下很快就会干涸。
“咕噜噜。”
张威的话刚落音,潭水中央一阵翻腾,几个水泡裂开,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看到原因了吧。”白洋指着泛起的涟漪说道“:其实这是一眼泉,每少一寸,泉眼就会补充一寸,不增不减,水深永远是中指的三分之二。”
三分之二?张威很快抓住了盲点。
“谁的手指头都是三分之二?”
每一个人的手指长短都不一样,尤其是一些钢琴家和篮球运动员,他们的手指天生要比其他人长很多。
“对,谁的手指都一样,迈克尔?乔丹过来测量后,如果不足三分之二,泉水就会立刻补满。”白洋点点头。
“这也是它的奇异之一。”白洋继续介绍道“:你们看它是不是很圆?”
三人都围上来,用手电筒观察潭水。
果然,真得很圆,而且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在修筑平台的时候砌成的。
检查过后,三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观星台内部是一块巨石,周遭是用石头垒砌包裹成的观星台。”白洋继续介绍道“:这是观星台的奇特之二,两块不同的巨石堆垒,却能形成拥有泉眼的天然圆形潭水。”
“那是不是还有第三个奇特之处呢?”赖清在一旁追问道。
“当然,这也是咱们登上观星台的原因。”白洋乐呵呵地指挥着三人说道“:你们先将手电筒关了,等泉水平静之后再看。”
三人看着潭水平静之后,依言关闭手电筒。
水面平静之后,潭水的水面上浮现出满天星斗,横亘的银河系竟然比暗夜天空的更清晰,更加浩瀚。
矫捷如游龙,光焰飞腾,浩然激荡青冥。
忽然,赖清发现了与天上浩瀚星空不同,大、小麦哲伦星云团太惹眼了。
他曾经在南美工作过一段时间,曾经被大、小麦哲伦星云团震撼过,他印象深刻。
但中国境内是看不到麦哲伦星云团的,这是常识。
赖清下意识地看向天空,确实没有麦哲伦星云团,很熟悉的夜空。
他低头又看向水潭,明晃晃、灿烂的麦哲伦星云团就在那里。
赖清抬头疑惑地看向白洋。
“哈哈,有意思吧。”白洋那种恶趣味达成的得意劲儿都从语调里溢出来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奇特之处,抑或南半球也有这么一个能够映照出南北半球的满天星斗。”
“这就是观星台的第三个奇特之处,小小的水潭能够映照满天星斗。”白洋说道。
只是太神奇了吧。
三人久久无语,不要这小小的水潭,就是再大一点的水塘也映照不出满天星斗,只能映照出皎皎明月。
纳木错、洞庭湖、梁子湖那样的大湖另当别论。
原因大概是星河的亮度不够,面积太小的水面映照不出星河。
“怎么样,不虚此行吧。”
“马马虎虎吧。”赖清看不得白洋志得意满地样子,忍不住打击道。
“马马虎虎?装载了满天星斗的纳木错也没有这么神奇吧。”白洋最见不得别人对九宫连环寨反应平淡。
赖清默然不语。
他真的无法反驳,纳木错有着它的浩荡无垠,既能装载满天星斗又能别人的愁绪。
凝碧崖上小小的观星台也能装载乾坤并带来亿点小小的震撼。
好吧,确实是不虚此行。
当然,如果没有爬山的疲劳那就更好了。
凛冽的寒风阵阵,对潭水中的星河百看不厌的三人瑟瑟发抖。
“走吧,咱们先下去吧,这海拔4000多米的夜晚还是太冷了。”白洋适时提醒道。
三人没有意见,恋恋不舍地走下观星台。
回到院落,客厅挡住了寒风的凛冽,几人这才有了暖意。
张威点燃了更多的蜡烛让屋里的光线更明亮一些,白洋则是去了厨房。
他是来做红糖醪糟桂花夹心小元宵为三人驱寒的,防止明天感冒。
一碗红糖醪糟桂花夹心小元宵记录着九宫连环寨从江南到西南边陲的千里迁徙。
桂花夹心小元宵是秦淮八绝,红糖醪糟却是川渝特色,用红糖而不用白砂糖,馅料从来都是变化多端,既有传统又有中西结合的创新。
桂花夹心小元宵是白洋出门随意抓了一些,没想到派上了大用处。
本来他还想加一个溏心荷包蛋的,但想到三人晚饭可吃了不少,就打消了这种想法。
白洋将水烧开,加入桂花夹心小元宵煮上几分钟,然后加入可可粉和红豆沙。
水温降低一些加入灵魂的醪糟和红糖,最后用藕粉勾芡,撒上糖桂花。
简简单单的红糖醪糟桂花夹心小元宵大功告成。
?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