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70章 微服私访的青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津藩,大津,大津城,主堡(天守阁),某房间——

山南敬助和近藤勇相对而坐,房内除他们俩之外,再无旁人。

但见他们双双绷紧脸部线条,露出肃穆的表情。

“……不如从鸟羽多调点军力回来吧。”

近藤勇话音刚落,山南敬助便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

“不行,目前留守鸟羽的军力已然是最低限度,不可再抽兵。”

“否则,鸟羽的守备会过于空虚,恐会让‘南军’有可趁之机。”

他们眼下所商讨之事,正是“如何对抗英军”。

在成功夜袭敌营,顺利回到大津后,青登立即召开了一场军议,向诸将通报英军的种种。

诸将听罢后,皆作凝重状。

根据青登的讲述,英军的兵力不仅比他们事先预计的要多——足有至少三千人——而且战力也比传闻中的更加强大!

毫无疑问,这是他们遇见过的最为强大的军队。

毫无疑问,不日就要爆发的大津保卫战,将会无比惨烈!

虽然作为守城方的新选组,占有大津城这一绝佳地利,但是……该城终究只是一个半成品。

护城河、内墙等至关重要的设施都未完工,主堡(天守阁)不算防御设施,所以偌大的大津城内,真正可以一用的防御设施,就只有一堵孤立的外墙。

包括青登在内的诸将,都没有打守城战的经验。

自新选组建立以来,其战史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进攻、追歼。

刚结束没多久的伏见保卫战,算是青登等人经历过的为数不多的防守战。

可该役不能跟接下来的大津保卫战相提并论。

前者乃巷战,后者则是正儿八经的守城战,需要死守每一面城墙,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无法共享战斗经验。

如何高效配置城墙上的兵力、如何活用棱堡的“无死角射击”的优势……以上种种,青登等人都是一窍不通。

此外,守城方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劣势条件——先是在鸟羽伏见经历三日的血战,随后又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回大津,新选组和传习队的队士们都很疲累了。

至于会津军的将士们就更不用说了,从北近江一路仓皇退至大津,其状态更加糟糕。

城堡是残缺的,指挥官们是缺少守城经验的,兵士们是力倦神疲的……如此境况下,能否挡住三千英军的侵攻?

对于这一疑问,山南敬助等人穷尽乐观的心态,也没法说出积极的回答……

在汇报完英军的新情报后,青登并未就势开展“如何对抗英军”的探讨,而是直接宣布“散会”,然后就兀自回房休息了,随后便再也没有现身。

在这个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最高领袖不仅没有组织军议,反而闭门不出,当起了寓公……这着实是令山南敬助等人好生焦急。

既然青登久不露面,那么就只能自发组织军议了。

于是乎,就有了眼下这一幕——对当前战事倍感不安的山南敬助和近藤勇,偷偷碰面,共议对策。

在经过简短的讨论后,他俩达成了一项共识——他们当前的死穴,便是兵力太少了。

如若能多添三千守军……哪怕只有一千守军也好,守城压力定将大减。

可问题来了——上哪儿找援兵?

新选组、会津军、传习队……京畿内还能调动的部队,全在大津了。

鸟羽的守军调不得。

尾张、仙台等藩的藩军……姑且不论赶不赶得上,就凭其孱弱至极的战斗力,来了也是帮倒忙。

所以,山南敬助和近藤勇讨论了半天,还是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依旧是“束手无策”的局面。

突然间,房外传来由远及近的急促足音。

不消片刻,一道上气不接下气,双肩剧烈起伏的身影映在纸拉门上。

“山南先生!是我,藤堂平助!你在里面吗?”

山南敬助挑了下眉:

“嗯,我在。我正与近藤先生商议战情。”

“近藤先生也在吗?那太好了!正好也问问你!请问你们有见到橘先生吗?”

闻听此问,山南敬助和近藤勇的脸色微变。

近藤勇抢先答道:

“在橘君回房休息后,我们就再没见过他。他怎么了吗?”

“橘先生失踪了!”

山南敬助\/近藤勇:“什么?!”

二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叫。

下一刻,山南敬助一个箭步上前,拽开房门,满面震愕地与藤堂平助面对面。

“藤堂君,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藤堂平助用力咽了口唾沫,润湿双唇和喉咙后,随即言简意赅地快声解释。

山南敬助和近藤勇听罢,逐渐理清事情的原委。

率先发现青登失踪的人,是阿舞。

青登回房休息后就一直没出来,时间长得出奇。

身为青登的枕边人,阿舞可太清楚青登的恢复能力有多么惊人。

纵使疲乏已极,只要小睡个一、两时辰,就能完全恢复精力。

在困惑的驱使下,她直奔青登的房间。

“青登,你还在睡吗?”

静……

房内鸦雀无声。

没有收到青登的回应,阿舞心中已隐隐腾起不祥的预感,赶忙再问一声:

“青登,我要进来了噢?”

寂静……

房内还是没有任何声响。

阿舞不敢再磨蹭,赶忙拽开房门——然后,她就瞧见整洁的榻榻米、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敞开着的窗户。

本应在此的青登,消失不见。

阿舞三步并作两步地蹿至窗边,向下张望——当然找不到青登,只能发现窗檐上的些许脚印。

大津城的主堡约有30米高,青登房间高度在25米左右。

对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望而生畏的可怕高度。

可对青登而言,这点高度只不过是如履平地。

他肯定是踩着各楼层的窗檐,一层接一层地下到地面。

看着已无青登身影的空荡房间,阿舞下意识地认定:青登要复刻三百年前的桶狭间合战!

所谓的“桶狭间合战”,乃是战国时代的一场着名战役。

永禄三年(1560),被誉为“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义元兴兵上洛,其首要目标便是消灭尾张的织田家,扫清上洛的道路。

是时的织田家还是路边一条,双方实力差距过大,故织田家内部爆发激烈的争吵,“主战派”和“主和派”相持不下。

在麾下诸臣各抒己见时,织田信长始终作壁上观,并不表明自己的想法。

当大家都以为他已自暴自弃时,他趁夜偷溜出城,暗中召集兵力,在黑夜和暴雨的掩护下,成功奇袭今川军本阵,取下今川义元的首级。

此役过后,织田信长一举扬名,织田家开始崛起。

对于这些英雄故事,阿舞素来是如数家珍。

正因如此,在目睹青登房内已无人影后,她的第一反应才会是“青登要效仿织田信长”——毕竟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她急匆匆地赶往萝卜居住的牛棚,却发现萝卜优哉游哉地趴在草堆上休息。

它抬起眼皮,瞟了一眼阿舞便百无聊赖地收回目光——除了青登和佐那子之外,它不亲近任何人。

接着,阿舞检查了一遍大津城,没发现任何部队调动的迹象。

任青登有天大的本领,也不可能仅凭一人一刀之力就击退“北幕军”和英军。

也就是说,“青登效仿织田信长”一说已是子虚乌有。

对此,阿舞既感失落,又觉担忧。

失落在于她期待着青登像过往英杰那样,在大家都不知所措时,凭奇策力挽狂澜。

担忧在于青登的动向不明。

连点音讯都没留下就无端端失踪……阿舞越想越觉得心惊。

实在找不着青登的她,只能去向她最信赖的人——佐那子、总司和艾洛蒂——求助。

她们知悉此事后,也大吃一惊。

为了尽快找到青登,她们四处延揽帮手。

此事不可对外声张,若让将士们得知“仁王失踪了”,定会使军心动摇,所以必须要隐秘进行,只找信得过的人。

接下来的事情,便无需赘述了。

斋藤一、藤堂平助等人全都加入进搜寻青登的队伍中来。

他们四处跑动,四处询问,四处探查。

藤堂平助本以为山南敬助和近藤勇可能知道些什么,没成想……又落了空。

藤堂平助语毕后,山南敬助和近藤勇好长一段时间没缓过来。

大战在即,领袖失踪……他俩面面相觑,都在彼此脸上发现不敢置信的神色。

……

……

秦津藩,大津,大津町,某地——

青登稍稍抬起头上的斗笠,顺着笠沿向前张望。

坑坑洼洼的土路、不时扬起的尘浪、形色匆匆的路人……熟悉而久违的市町光景。

扫视完后,他重新压低头上的斗笠,继续踩着不紧不慢的脚步,行走在大津的街道上。

“失踪”的青登并未离远,他眼下就在大津町内……若让阿舞等人得知此事,他们肯定会大跌眼镜。

自今晨起,青登就一直把自己关在房内,没有与诸将共商对抗英军的策略——并非逃避现实,或是效仿织田信长,纯粹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召开军议的必要。

山南敬助他们所能想出的,青登一概能考虑到。

英军的强大是那般骇人,就凭当前的兵力,很难守住大津城。

因此,青登自然也知道眼下的最大难关是“兵力不足”。

可这偏偏是难以解开的死结,京畿内已无可调之兵。

因此,哪怕开上一万次会议,也无益处。

到头来,只不过是在“兵力不足”、“必须设法增强兵力”、“没有援军”这几个论点上来回倒腾,始终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既然开会无用,倒不如让头脑静静,说不定反能想出什么奇策。

就这样,青登选择了“闭关”,时而平躺在床上,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时而起身行走,绕着房间四角来来回回地踱步。

可惜的是,即使把自己关在房内,他也没想出任何奇策,只有心间的烦躁感愈发膨胀起来。

烦恼之下,他不自觉地倚着窗台,向外张望,日渐繁华的大津市町在他眼中铺展开来。

凭着较好的视力,他瞧见了袅袅的炊烟、大街上匆忙的人群。

冷不丁的,犹如福至心灵一般,他突然涌起一股冲动:想在大津町内走走、看看。

此念升起的下一刻,他的身体已如条件反射般动起来——穿上便服,戴稳斗笠,佩好二刀,翻窗出逃。

离开大津城的过程相当顺利,他没费什么力气就来到町内。

他上一回儿像平民一样在大街上行走,当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近年以来,他几乎是在“战斗”、“准备战斗”、“再战斗”、“再准备战斗”的反复循环中度过的。

曾经习以为常的街景,现在既觉新奇,又感怀念。

他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左看看,右望望,就跟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似的。

跟从前相比,当前的大津冷清许多。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早在开战之前,就有许多町民为躲避兵灾而四散逃难。

在得知北线的会津军被击破,“北幕军”即将兵临城下后,又逃了一批人。

现如今,凡是能逃的町民都跑光了,只剩下出于种种缘故而跑不成的人。

逃跑是要费钱的,半途中还有可能遭受匪类,尤其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更是盗贼公行,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敢离开大津。

在青登的勒令下,凡是留在大津的町民,都要迁入大津城中,以免遭受“北幕军”和英军的侵害。

“北幕军”乃封建军队,封建军队的一大特征就是道德标准极其低下。

而英军就更不用说了,西方军队的军纪素来是对标“贼配军”。

大津町民的转移从昨夜就开始了,进程还算喜人,不出意外的话,完全能赶在敌军抵达之前完成迁入工作。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仍有不少町民滞留在町内,甚至还有一些商铺仍在营业。

这时,青登霍然瞧见不远处有一间茶屋敞着店门,清新的茶香向外飘出。

青登正好觉得有些渴了,便迈开大步,撩开门帘,走入店内。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间店铺的生意竟意外得好。

明明是如此时节,上座率却高达一半。

可能是因为其他茶屋都关门了,所以想喝茶的人就只能上这店来。

青登随便找了一套空桌空椅坐下,抬头对手代说道:

“一杯绿茶即可。”

“好咧,马上来!”

在静候茶水的这一空档,青登扬起视线,仔细观察店内每一位客人的神情。

要么郁郁寡欢,要么垂头丧气……总而言之,全都作苦闷状。

忽然,某位客人重重放下手中的茶杯,长叹一声:

“唉……秦津怕是要亡了啊……”

*******

*******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