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地海燃灯 > 第九十七章 陆然的一日和许多日(三十、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七章 陆然的一日和许多日(三十、编)

殷福数着指头,又过了五个半日。

五个半日里,殷达浑然没事人一般继续过他的日子,白日工作,晚上则在阁楼上继续他的扮演游戏。

期间,他与陆然又交易了两次,相谈甚欢。

殷寿带着家人试探着去食肆吃了顿饭,他更是闭口不提之前的种种。

五个半日,已经比殷寿口中所说的三日,多了两日半。

机会已经给了,但是殷达没有珍惜。

殷福又开始数指头,开始数殷达在这世间,到底还有几日的辰光可活。

在处理殷达之前,殷福还有一些疑问,他收拾了一些简单的必要品,通知了殷寿,独自上了化阳观。

来到化阳观,他没有去找陆然,也没有去找葫芦头,而是找了赤脚真人。

殷福与赤脚的渊源还要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时候赤脚从外乡寻到此处,可他的本家早就死绝,他一个人在镇子口要了半个月的饭,最后是殷福在祠堂收留了他,给了他一条活路,最后更是将他送到了化阳观,让他跟着疾风婆修道。

说起疾风婆,疾风婆本就是羊镇三位大长老之一,也是殷福远房的姑母,疾风婆死后,这大长老的位置一直空缺,只要殷福过了六十岁,便可以顺理成章,登上这个位置。

这也正是当初疾风婆忘恩负义,一定要将观主位置让给赤脚的原因。

总而言之,殷福与赤脚的关系匪浅,亦师亦友,只是近十年来,两人合伙做了一些宝物流通的生意,才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已经疏远的姿态。

“这一段典故,你听过吗?”

晚餐之后,殷福让赤脚支走了松夫人,然后他便给赤脚讲了一个故事。

说是更远古的世代有位神王,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就叫伊、察、姆,他将他打下的大大的疆土平均分给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开始的时候都很和睦,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时间长了人心发生了变化,三个国家一开始只是边境上发生一些小小的摩擦,后来则演变为三国之间的混战,最终掌管山地与天空的察占据了上风,很快便灭掉了另外两个国家,但是这时候察的内部因为察的暴戾统治,也出现了叛乱,为首的反叛军将领,名字就叫做殷……

“没有。”赤脚拍拍肚皮,他已经喝得有些多了。

殷福还是觉得此事很重要,因此追问道,“这可是本教经文中遗失的故事,你当真没有听到过?”

“经文?那东西……狗都不看。”赤脚再度给自己给殷福满杯,“福大爷,俺不识几个大字你又不是不知道。”

殷福这才想起自己忽略了这关键一环,于是从身旁的包袱中取出了一块似剑非剑的青铜引简,这引简正面是铭文,背面却是图画。

“我看看。”赤脚接了过来,看见这引简之上,画了三个抽象的人,三人的身后各有一个抽象的图案,分别是羊、鸟和螺旋,三人手持刀剑正在争斗,而三人的不远处,有一名高瘦头戴王冠之人,正在观战。

不,与其说是在观战,不如说是在伺机待发,他的手可按在腰间,腰间正悬着一把长剑。

“这……我好像见过。”赤脚的回答,令殷福倍感意外,却也大为振奋。

“就在库房,我现在带你去看。”赤脚光着脚起身,走了两步回来又不舍地将桌上的酒喝干,然后带着殷福,点上一盏油灯,两人一同朝里屋走去。

化阳观作为羊镇唯一的信仰地,构建于三百年前,规模其实不算小,只是很多地方年久失修,所以显得破败,但库房作为仅次于前殿的重要区域,却是却是个例外,几年前赤脚接过观主一职,立即找人修缮并且加固过,甚至连位置,都精心做了调整。

现在的库房之前的门被封,加固了墙面之后安排在了赤脚卧室的里间,是一间密室。

也就是说,要进库房,必须先进赤脚的卧房,而要进赤脚的卧房,就要先进赤脚和松夫人鬼混的另一间卧房,这间卧房的外面是前厅,前厅的外面套着半间吃饭的饭厅,如果赤脚不在,这四间房都会上锁。

所以赤脚带着殷福先是进到了里面的厅房,然后来到了那间充满了古怪气味的*房,最后来到了赤脚平日自己睡的那猪狗不如的里卧房,再推开一扇大橱之后,露出了一扇暗门。

库房不大,也就是方圆七八步的空间,里面没有灯,殷福借着油灯的微光,看出其中有大约七八排的木头柜子,上面散乱地摆放着各种零碎的玩意。

赤脚开始在这堆零碎中翻找,殷福则仔细看了看,这里面有没有他们三人手中那种黄石头。

不多时,还真给赤脚找到了,赤脚从一大堆码放整理的引简中抽出其中一套,随随便便递到了殷福手中。

殷福想拿到亮堂一些的外屋细看,被赤脚拉住,赤脚的意思是外屋有窗,隔墙也可能有耳。

殷福只得借着微光,细细查看一番,按照前人的习惯,十枚引简便是一套,库房中这套便是完整的一套,大概记录的便是之前殷福讲述的那个故事的全部,也就殷王朝之前的大洋王朝兴衰史。

引简的第七枚,正是殷福在祠堂库房翻箱底翻出的那一枚,除了新旧程度不同,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

看到这里,殷福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因为他本身是个神棍,所以之前对葫芦头那所谓的《启示经》以及经文内容和引简都抱有怀疑。

但是六日半之前,也就是殷寿上门找他商量的前一天,他找到了这枚引简,同时还找到了另外一本刻在石板上的《启示经》,这令他的疑虑消失了大半,他也开始有些相信,他很可能就是启示经中所预言的那位命途新立之人。

这让他有点恍神,接着他就看见赤脚的手中还拿着另一个奇怪的东西,很随意地将它放在了地上。

那是一具神像的头颅,头颅上戴着一枚神冠,那是他极其熟悉的伊神,只是这等造型的他从未见过,微光照过去,他第一次发现这伊神的面孔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令人难以移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