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十五轮回周 > 第667章 时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世途崎岖...适合成长,但对于娃娃而言,不太友好,或者说世界的娃娃是很难养活的,早夭是正常现象。

世界的生灵是不多的,地盘很大很大,但可能荒芜人烟,不过庞大的地盘也是养活娃娃的一种方式,当娃娃们不曾交际,麻烦自然会减少很多,而且地盘大了往往会有很多奇遇,当然了,光有地盘是不够的。

大只是一方面,在有则是稳和重,当然了,条件可能需要更多,环境当然是更优秀些为好,这是给不太适合在世成长的娃娃营造良好生活环境,避免早夭了。

至于说什么样的娃娃才适合在世成长...哈哈。

比如说一个家伙从禁区步入文明,在从文明升至虚空,在从虚空转世,这样的家伙适合在世成长,只不过它们会老,因经历太多,当它们把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成长经验,年老体衰,死期将至,这样的老家伙是活不到明天的,但可以跑路,譬如跑到幽冥。

这样的娃娃适合在世界成长,但由于它们的经验过于丰厚,活不长。

要想活的长需要世界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活力来抑制衰老,这样便可长大成人,可这样的活力是怎么来的?这需要世界有足够多的土生土长的小宝宝,它们的存在可以让一些家伙不用走进坟墓,这样的话,这些老不死的可以活到明天了。

当老不死的活到明天,嗯...老朽!

过于丰厚的经历,可能早已不堪重负,而不堪重负的一部分则会化为腐朽,而腐朽的身躯,便是世界新的养分,成长没问题,但需要交点税收,至于老了怎么办,自己想办法。

不过有句话叫长生不老,活的久了,自然返老还童了,这是养精蓄锐。

当然拉,世界也不是专门照顾外来者,只不过自身的娃娃难养活,需要精心照顾,这也是世界的一些特征,需要长辈的照拂,尽可能的避免早夭,要知道不是谁都能成长的。

比如说咱们,可以说从未成长过,没有体会到成长的滋味过。

要是把咱们换算到世界,只能说比较健康,一个较为健康的宝宝,不是那么体虚,虽说从未成长过,但还是有些经历可以转化的,而这样的经历并不多,相比那些从禁区跑到文明的家伙这些经历简直少的可怜。

要不世界怎么流行转世投胎呢,因本土的娃娃难养活,要是环境不好天生体弱多病,所以世界很喜欢跟幽冥合作,因转世投胎的家伙比较健康,不容易夭折,只不过..啧啧。幽冥可能会塞不少坏蛋转世,虽说会等到世界成熟之后,这坏蛋要是多了处理起来也头疼。

咳。说多了。

聊神明!禁区的。

......

对比世界,在禁区神明更放的开一些,换句话说,禁区适合养娃娃,不用怎么操心的放养,不过禁区也有自己的缺点,没有世界的那种味道,可以养娃是不大,但养不大,世界是难养活,禁区是难养大。

以世界观聊禁区的神明...纷争。

禁区的确有世界的一部分,不过要是以世界的主观到禁区分神,可能有纷争,这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再看。

从哪里开始聊呢?禁区可是有很多区的。

嗯...神代!作为一个较为辉煌的象征。

神代不是时代,若为神代,其中的时可以去掉,只不过由于是虚构的神代,最好还是加上一个时限,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毕竟由世界主观在禁区虚构出来的神代,那和禁区本土的神明则会有纷争,不过这纷争吧,不应该由我们来解决才对,也就是说这个时限不应该由我们来加上。

算了。先看看神代是怎样的再说不迟。

神代那东西吧,简单来讲神灵遍地走,额...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呢?嗯。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灵,不过这是以世界的角度来说。

传教?啧啧。

从基础开始好了,怎样从无到有的成为神灵,在开辟出神代。

信仰?不。

从世到禁区,信仰已然被稀释,单纯的信仰是不足以成神的,而在禁区成为神的基本条件应该是思想。

当然拉,虽说是从无到有,但不是末法。所以思想具备思想的能力的,而这个能力在于想象构建出宏图。

这是观想图!比如说观想禁区,额...观想世界。毕竟主观是世界。

譬如世界很繁华,但这样繁华是你带来的吗?不是。所以剔除不必要,当世界观想成空白的图纸。

比如说把现有的万物生灵,全部给夷为平地。

本来这个界域是有万物生灵的,当把它想象的没有的,立足于空白的图纸上即可成为一名神灵。

这是从有到无,但不是一无所有。

虽说夷平了万物生灵,但还留下的一块空白的平地,用想象来剔除,在用思念来立足于这块画板上,这样一座神国形成了。

与世界的区别...它不是由信仰构成的,而是有想象来划分,用思念来建造的。

当然,得有信仰才行,毕竟这是异想天开的事,不过这信仰只是要你相信这回事,而这样的信仰类似于构建出真相,真相即为想象,不过要是末法的话是办不到这一切的,办到这一切的前提,要么是世界迁徙到了禁区,要么是一座世界转化成了禁区,无论是哪一项都有大笔资产。

那世界会迁徙吗?一般不会。

一山不容二虎,哪怕禁区有自己的特性,一座世界迁徙到禁区也会引起纷争,除非这世界和禁区关系真的特别铁,才有迁徙的可能,用简单的话来说,容不下。

至于转化更别提,好好的世界不香,转化成禁区当小弟吗?不会的。所以正常家伙世界携带大量的资产出现在禁区只有一种可能,阴差阳错。

即是巧合,也是意外,世界和禁区擦边了,这样便出现了选择题。

是选择擦肩而过,要是短暂停留?相信有一个算一个都会选择后者,要是后者,自然的可以用世界的能力结合禁区的特性来构建出神代,而禁区也是同样的,它们也可以尝试构建一座禁地。

额...应该说这样的短暂停留才是纷争,但相比收益的话,小小纷争不值一提,这是...赔本的买卖,但都愿意赔这个本。

要是擦肩而过的话,顶多算是机缘,从长远来看,赔本显然更香。

不过...虚世别说赔本了,擦边都不行。

所以呀...神代...分神...道听途说,造谣生事,子虚乌有。

谣言!谣言。

这是撇清关系,不然就算我们能抗住因果,但虚世那小身板可吃不消。

所以有关神代的事宜是我们说的是谎言,这便是真相。

准备工作已就位,瞅瞅禁区的神代究竟如何。

好奇!

......

神国与神灵构建出了神代的基础,不过光有基础肯定是不行的,构建完神国之后在干啥来着?

额...把这个神灵从神国里面捞出来,空白的神国容易进,但不容易出,以想象构建出来的神国进去的是灵,那这样的神灵进入到神国可以凭空造物吗?很遗憾不能。

当想象成为现实,一切都要按照现实的规矩来,所以单纯的灵体进入神国是没有办法创生造物的。

至于说繁衍?啧啧。

繁衍是需要基础的,一片空白繁衍个屁,如果说在世还好说,但问题这是神代,所以当神国中只有神灵时,这样的神国如同囚牢,不过这不能说是失败,而是过程。

当神灵进入神国,实现想象之后,需要从神国中脱离,也就是说需要谁在外面利用神灵遗留的身体,把这个困在神国内部的神灵给救出来,不然这样的囚禁和地狱差别不大。

这是第一种方式:救出来。

至于第二种...别名凉凉,若神灵在内部消散,神国也自然碎了,同样是解脱,只不过这种是恶性的,或者说大多数是恶性的。

神灵与身体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借由这样的联系可以让身体腐化,当身体腐化了,神灵自然能消散,这也是为什么是恶性的原因,因身体的腐化影响了现实,当然拉,不一定是绝对腐化,可能也是消化。

可究竟是腐化还是消化,则出于神灵的本性,一味的追究解脱则是恶,要是舍己为人吧,也不能说是善。

若一生无论怎样都要嗝屁,这自然是作恶,自我消化,无疾而终,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不过要是能无疾而终,即是善终,顶了天也就是善终。

神灵宣布牺牲。

次一等的则是舍己为人的作恶,因自生消亡,哪怕是舍己为人,对于宏观层面上这是不好的现象,若生态良好,需要舍己为人吗?不需要。

本身出于善,但宏观的角度也是恶,这样的话便是邪。

若世风日下,这样的邪门自然助纣为虐,若天天向上,这样的邪门自然改邪归正,舍己为人所达成的是一个比较中立的结果,需要看往后。

当然了,无论是牺牲还是舍生都可以开辟出神代所需要的...信仰?或许。这两种凉凉的家伙会让界域多一种...灵气?额。这会让后者更容易成神,不过应该是半神。

若舍生,则是半神。

若牺牲,则是孵化。如牺牲所造就的灵气会孵化出来一些神灵需要的特殊物质,譬如...神性。以获取神性,点燃神性的方式,蜕变成神。

相比神灵,无疑更低。可相比半神无疑更高。

点燃神性的结果是塑造某种位格,比如说以神性融化身体塑造成神格,而掌握这个神格的家伙则是神灵,它们同样是神灵,但需要持有神格才是神灵,且这样的神灵没有躯体,它们的身体和灵性已经成了神灵的一部分。

就算身体可以重塑,神性可以恢复,但恢复的身体不是原来的,而恢复的神性也不是原来的灵性。

或者说在点燃神性的同时,这等生灵的灵性和身体全报销了,虽说是成了神灵,但却是伪神,这不是说看不起伪神,而是它们的成长路径更为复杂,若复杂则需要更多的容错,可要是没有容错如何?身死道消。

更多的是止步于此,因没有容错。说什么以前赴后继的牺牲来进行尝试,猜猜世界允许吗?前赴后继的牺牲故然可以开辟出新的东西,但得不偿失,这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迹。

所以伪神的极限就是伪神,蜕变之始也是终点,提升不了半点。

当然了,要是界域容的下,伪神是可以进行量变的。

比如恢复神性,以神性重塑身躯,在以神性壮大身躯,在以身体容纳更多的神性,这是堆量,前提是界域可以承受,这量即是重量也是容量,一座界域不可能让你无限堆积的,或者说让你能堆积的时候,界域具备了一定的容错,让你可以犯小错,但不能犯大错,而这个小错便是量变,当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变化。

这样的量变不一定是对的,可能变出来的是错的,但容的下。

若自身可以容的下一个错误,那这个错误的选项之后不会再有了,这是以大量的错误来堆积出正确的道路,虽说简单暴力,但保险安全。

当出现了正确答案之后,这大量的错误自然可以根据这个正确答案来修正,把错的修成对的,哪怕最终与正确答案存在偏差,始终差一点,但差一点就对了。

错的本身是错的,不可能改成跟正确答案一样,所以错误是根据正确答案在靠近,当靠近到极限时,则是作对。可以把这个差一点理解成正确答案的延伸。

当所有的错误答案都是差那么一点点,那这一点点可以由正确答案来弥补,当这个正确答案没有了,这以正确答案靠近的错误便全是对的。

这是一错全对,一无所有,这是原委。

本来是一对全错,成了一错全对,当牺牲自己修改成全对,既是全对的,那这牺牲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便是不错,既然是不错,那这牺牲自然是可以挽回的,而挽回这个行将就错的家伙便是容错。

它们所代表的便是容错,这是一次尝试的机会,就算是大错特错亦不为过,前提是有这么一份容错,才能得到原谅,而这样的容错是为了知错,知错才能改,若知错能改,改的不说是对的,但至少不错。

要是有这么一次容错,伪神不在止步于此,而是可以尝试一次质变。

量变是积累,积累所有错误的选项,以做出绝对。而有了容错之后还需要积累吗?可以不需要,可以犯错,因犯错的形式知错,然后进行改变。

若伪神存在上限,另辟蹊径,不过有容错是前提,不然可不会有谁允许你另辟蹊径的,要是在没有容错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呵呵。绝路。那叫一个绝天地通。简单来说,在没有容错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就是在堵路,把路径一步步的堵死。

要是堵死了,谁都得死,就算是世界也不例外,这是堵出来的大限。

伪神聊完,在聊聊半神,半神无疑更拉胯,同样也更复杂,它是以舍生为结果,若舍生在大体层面上是错,那舍生的家伙造成的便是一个漏洞。

简单来讲,天地出现了一个缺口,谁堵上了这个缺口谁就是半神,要是出于坏心思,这同样可以算是谋夺天地的权柄。

半神在某些程度上是比伪神更变态的,比如说半神在这个缺口里堪称无敌。

如世界是一个整体,那这个缺口则是世界的一部分,其能量不可估算,而有些洞天福地的来源便是堵住缺口的家伙吸收整体的能量,让这个缺口的环境变的更好,形成了所谓的洞天福地。

但其实吧...这个缺口的所在应该是异常贫瘠的,本身就是一个漏洞,怎么可能繁荣的起来。

要是堵住缺口的半神强的可怕,但这个半神可以说是罪该万死,要是无知还好,要是故意的,那这个缺口估计会被剥离出来,当缺口剥离出来的了,这半神估计要遭老罪了。

严格来说,比如出来的代价,比养一只寄生虫更为严重,但有句话叫长痛不容短痛。

本来只是地漏,剥离了便是天缺,届时估计就是拿这个半神和这块地盘作为材料补天缺,而制作这个材料的过程堪称万劫不复,对于半神来讲是这样的,那是教训的忠心耿耿。

说白了,就是实在忍不了了,就算是吸收成了洞天福地,都可以忍,但不能忍的是这个漏洞扩大,比如说这个半神从这个缺口里面出来了,出来便是在制造缝隙?这能忍?不能!

你它丫制造一个洞天福地休养生息都没问题,但不能出来,要是出来了,嗯...后患无穷。要是扩张更是如此,只不过一个缝隙,一个是地裂。

当然了,无论是缝隙,还是地裂都不是没有弥补的方式,只不过能简单,就别复杂化,再者...就算有这个本事也要掂量掂量。

无知的半神干错了,它这样的行为是冒险,而有能力愈合的则是涉险,不过这也是要分情况的,看看这个有能力的是知情还是不知情,若知情即为纵容,那就不是在涉险了,而是危险,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这个能力解决,且有这个办法,才是涉险。

既是不知情的疏忽大意,那半神究竟犯多大的错,那就不可估量了,这好的方式还是由这个半神自己解决,由半神自己解决,难度上会更简单,但第一次是疏忽,而第二次就是不知了,简单来说就是处于蒙蔽状态。

知道怎么解决,也有这个能力,但蒙蔽了,要是第三次的话则是无能,没有这个能力解决了,所以不存在什么特意的纵容变坏,就算有这个底气,有这个容量,用在其他地方不好吗?日新月异不香吗?对吧。

简单的聊完了,解决半神的问题。

这样的半神堵的是堵漏,而这样漏洞要想解决的话需要疏通,用这个半神来疏通地脉。

或者说用这个漏洞结合半神的躯体,在灵性融入界域,成为一道地脉,不能说这个半神凉凉了,而是以地脉的方式存在,也可以说这个半神凉凉了,毕竟这地脉是枯的,别以为补地漏这么容易,油尽灯枯便是写照。

油尽灯枯还能救活,要是力竭而亡,这半神算是凉凉了,油尽灯枯可以,但力竭不行。

力竭是救不活的,就算补好了地漏,这片地区也是常年贫瘠,需要改善,比如说以洞天福地来改善这片地区的环境,只不过就算改善了环境,不代表这个半神就可以复活,就算造出来了一个福地之灵,但它可不是原来的那个半神。

依旧如初,只是如初,只是像,返本溯源才是真。

这是既要依旧如初,又要返本溯源,才能让这个凉凉的半神复活,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个半神已经死了,就算有这个能力返本溯源,但这个半神是死者,死者是归幽冥管的,幽冥有句老话叫人死不能复生。

不过要是交情好的话,也未尝不能通融通融,比如说进行替死,给幽冥打工。

若生死交替,这样的家伙是很难回来的,这是把大事化小。

相比死者复生是大,而生死交替自然是小。

一生换一死,即为通融。

虽说这样的家伙很难返回,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比如说在幽冥有足够的功绩了,可以投胎嘛,一体未必不能双魂,只不过这样的功绩很难弄就是了。

一生双魂,哪怕这一魂只是魂魄,那也是幽冥给的,而幽冥愿意给出这样一道魂魄投胎吗?

生死交替,若不是一体双魂则是焕然一新,这样交替有必要吗?没有。

在幽冥不肯给出任何价码的情况下,双魂怎么来?从那半神身上来。

半神是活了,当重归幽冥时,便满足了一体双魂的条件,届时作为交替的家伙可以投胎了,要是在加点料,还可能是个双胞胎。

一体双魂是底线,事后还需要分,而双胞胎则是同胞,需要分吗?不用。但不要指望幽冥来完成这回事,要自己完成,就算是自己完成了,还欠幽冥一份人情。

从头到尾,幽冥不出一分钱,结尾你还欠它的,要不是幽冥通融,死者复生?想都别想。

一句话:逝者已矣。

若不能依旧如初,这半神便是死者,要是能依旧如初,便是逝者,返本溯源不是为了复活,而是为了商量,而商量方式便是生死交替,看人家允许还是不允许,通融还是不通融。

要是不通融,逝者已矣呗。

啧啧。

不是没有其他办法,但先商量着来,讲讲幽冥的规矩。

依旧如初可是很像的,可要是这个依旧如初的家伙假死了,这样便能从假死中复苏,这样的假死简单来讲就是没死透,比如说油尽灯枯化为地脉这就是没死透,有的救,而力竭是死透了。

依旧是塑造,假死是启灵复苏,复苏之后在另行还原,这无疑非常麻烦。

在人家不通融的情况下,才能用自己的方式,先讲规矩,要是不通融,在各凭本事。

一般来讲,那都是力竭而亡,因地脉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比如说当事者需要具备可以流传的东西,譬如规则。

事物的运转离不开规则,想要转化成地脉,需要成为这等事物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以转化地脉的方式保命。

比如说杀戮规则,它天然可以转化成地脉,因本身是规则,可以流传。

可要是生灵呢?它则需要掌握杀戮规则的一部分,额...不能说掌握,而是让规则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哪怕这部分规则很渺小,不过一般都是自身很小的一部分成为规则,要是规则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那规则岂不是分化了,不完整了?对吧。所以自身的小小一部分成为规则才是壮大。

不对。

既然让规则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也要让自己成为规则的一部分。

这是互补。

不然任何一方的单方面都是缺失。

这是其一,身具规则可以转化成地脉保命,哪怕油井灯枯。不过虽说可以保命,要是拖久了也会完蛋,只不过这样的完蛋不是力竭而亡,比较容易处理,例如招魂,可要是完蛋了地脉也得崩,所以不能完蛋。

要是真完蛋了,那就是选择题,是选地脉,还是选生灵,不用想肯定是保地脉,这样的话,可以说这个生灵尸骨无存了,交替好歹留下了遗体,这个更惨,连遗体都没有了。

之所以是保地脉,那是因为个体相对于地脉容易处理,虽说尸骨无存了,又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对吧。

如果说前者是交替,有一线生机,这个算是彻底凉凉了,需要通幽,尸骨无存是没有生机的,但却可以开创地府,不能活在阳间,活在阴间呗,差不多。

小幽冥。

之后呀...还阳也并非不可能,只不过有些周折,当地府开辟出来了,可以与现世融合,成为一方界域,而融合的节点便是地脉所在,不过这样的融合不是一次性的,适合了还需要适应。

比如在特定的时间来个阴兵过境游行,这是进一步的融合适应,不然还阳?扯蛋。尸骨无存了还个屁。

当更进一步的适应了,在进行分散,比如将地府阴脉分散到世间成为类似于机缘的东西,这是化物同样也是造物,同是地脉的缺陷也没有了,要知道地脉是补漏的杰作,而且这地脉还是保下来,完整吗?不完整。不然怎么可以融合,因差点崩了。

虽说融合了,适应了,完整了,但两者...

一个尸骨无存,一个中道沮崩,那都是有弱点的,而且这弱点足以致命。

所以呗,分散!把弱点给分了。

要是弱点成为某些补品,那还是弱点吗?不是了。这是为了变化,或者说变质。

以生为媒介可以完整这样的变质,可要是没有生灵,则可以造物,而造物的方式犹如一张纸破碎的拼图,当这张拼图在合起来则是完整的。

这是分身造化,合体重生。

它需要合,若没有谁来合,即为巧合,要是有生灵,自然以生灵为媒介达到变质的效果拉。

机缘造化,身弱补生,身强养生,而无论是补的还是养的都可以截出来。

补的是截亦劫,劫后余生,互补完善。

养的是取,取之不尽,因生生不息,这样的取简单来说就是把身体里面的养分给取出来,只不过由于这玩意是分散的,又因伴生,而取之不尽,尽力即可,或者说力竭而亡即可,放心,不会死的,因身体里面存在生机。

或者说取出来的是生机,而当自己生机力竭而亡,这生机的性质自然因自己而亡命而转变,它本是生机,却因生死而变。

当生机变成了死气,那力竭的家伙自然因死气而又具备生气了,但却奄奄一息,命悬一线,仅剩最后一口气。

当这一口气喷到死气脑门上,那谁还阳了,当初是拖久了才暴毙,而这一次续命了,当续上了一口气,当初的结果自然改变了。

那话叫什么来着?遁去其一。

续上这么一口气,当初的一线生机遁走了,从过去而至今,当然拉,要是没有这口气,遁个屁,能遁那是因为有这个未来。

若未来足够给力,当场遁。

若未来不给力,就像这样,续上一口气,从过去至今。

那么续上这么一口气干嘛呢?当然是拿回从过去遁到现在的性命。

为了救这个暴毙的家伙,另一个家伙最后一口气都没了,自然需要续命,而这续命的东西便是过去的生机,把自己的性命给它续命。

这样两个家伙都活了。

一个一气长存,一个长生不死,简单来讲,一个家伙是没有性命的,只有一口气,而另一个家伙有性命,但没气了。

若你的一口气是我的,我的一条命是你的,那两者自然可以互补,当然拉,互补不如修。

嘻嘻。双修。

其一:双修。

其二:互补。

其三:融合。

从难度上来讲,融合最为简单,合二为一就完事了,有难度吗?没有。整个过程那都是云里雾里的。

在上则是互补,虽说是一口气,一条命,但气有盛衰,命有长短,取长补衰,取盛补短呗,只要不断气,只要不破碎,补补也就完事了,只不过互补未必完美,多多少少的都是互补,重点在于平衡,难度排第二。

而难度排第一的自然是双修了,怎样以气修命,怎样以命养气。

具备气的,虽说身强体壮,但这是表面,这个身强体壮的是体魄,而不是身体,具备命的,年轻气盛,但本质上是没有气的,身体可是很虚弱的。

一个强身健体,一个修生养性。

强身健体多锻炼,锻炼到身轻如燕,因本身是没有身体的。

修生养性多休息,养精蓄锐,动如雷霆。这动不是身动,而是气动,养精蓄锐身体可以会滋滋作响的,知道为什么身体虚弱吗?因是个瓷娃娃。没有气,但却气盛,身体是会消的。

简单来讲,气盛是身体带来的,因身体本身并不虚弱,虚弱的是交换的性命,或者说本来的身体成了气,而别人的性命造成了体虚,当养精蓄锐时就会感觉什么叫虚弱了。

双修是最难的,因第一步就是感觉上的逆差。

明明气盛,但却体虚。

明明身强,但却气短。

说白了,这样的两个家伙都是那种命不久矣的货色。

通常是融合,因为它简单,也最快,但合二为一不错,但需要会分,不然两个家伙谁作主?对吧。所以融合出来的是新生。

互补的话,也要知道怎么补,平衡其实不是最关键的,甚至说可有可无,未必要追究什么完美,重要的是拿什么补。

气盛的是拿气补吗?不是。气盛的可没有气,拿身补。而身强的剩的是气,拿气补,而这气便是在身上,也是身强的生机,相比气盛的,身强的还需要分的清,气和身结合到了一起,需要把气分出来。

之所以身强的难度更高,要知道这本身就是气盛的给身强的在善后。对于身强的而言无论是气,还是身,需要分,但又不能分。

若分,其身有缺,英雄气短。

那话叫什么来着?

精气神。

其身是精魄,分则有缺,不能分。

气更是本命,更分不了一点。

所以想要分,得要有点新东西,也就是分神。先让气盛的分给你一点身体,借由这点身体来分神,用这神来补它身,在以它身来反馈自己,这是互补,而双修是离不开互补了,至少你要知道互补这回事,才能双修。

双修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借鉴!

比如气盛的需要借鉴分神来明白自己的短处,虽气盛,但体弱,能感觉到这样的体弱吗?感觉不到。所以才需要借鉴,这就像是把自己的真实状态给照出来。

分神借鉴是一,养精蓄锐是二。

借鉴完了,明白自己的状态了,把分神弥补自身,在由养精蓄锐产生意境,而这意境便是给身强的借鉴的,或者说补全的,互补是双修的前提,若借鉴而不明,直接互补了,那就没有双修一说了,要知道这样的双修是不断的推陈出新的。

双修之所以难,难在本能。

两个都是命不久矣的家伙,若出现了可以补全性命的玩意,那本能自然是迫不及待。

比如分神一出,气盛的迫不及待的消化。

比如意境一出,身强的迫不及待的吸收。

这是本能的催促,别以为这样的决定是错误的,本能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命不久矣,自不能耽误,当然是最早最好,宜早不宜迟,这是本能的决定,正确无误。而双修则是需要推迟,有些时候迟了晚了可以会殒命的。

就算不会殒命,在本能的催促下,每耽误一分就是一份的损耗,不然为何是修,因其中产生了损耗,只不过它是虚的,是折损,不明显,犹如潜力一般。

一般是不推荐双修的,难不说,而且就算双修有成,得不偿失。

要我们说呀,双修是亏的,是亏本的,但两个家伙的双修却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简单来讲就是亏了两个家伙,但利了天下。

初始的双修是亏本的,最好最好的结果便是持平,而持平是需要很多前提的。

其一:护法。

这不是保护,而是庇佑、祝福等等...这是不能保的护。

其二:未雨绸缪。

双修它是推迟的,是属于晚,所以需要提早筹备。

其三:默契。

这着重的是两者之间的配合,这样的配合可以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沟通的渠道等等,让其可以省略不必要的交流。

其四:环境。

若世风日下,那环境肯定是不行的,而这样的环境也分为小环境以及大环境。

作的是小事,待在大环境,若大环境不行,那就是不行,耽误一分就差一点,而双修这回事可大可小。

若认为是小,待在大环境扩大,要是大环境不行,小事扩大则是改善,若是大环境可以,那自然持平了,双修之法会得到扩张。

若认为是大,那待在小环境缩小,这样的小环境是待在比较恶劣的小环境,就算没有特别恶劣的小环境,也选一个看着恶心的,没有任何成功是不会失败的,别以为待在小环境不能持平,有句话叫功败垂成,又有个玩意叫气数。

没有失败作为保底,持平如同笑话,以失败为气数,为的是平衡。

比如说大环境还行,小环境也还不错,那随便找个小地方好了,这样小环境会变的恶劣,而这份恶劣对应着失败,用这样的失败来平衡双修,这是作恶。

事物有利有弊不是,双修若成是弊还是利?利。那弊自然也需要显示出来不是,如双修没耽误一分则是弊,把这份弊转移到小地方,在用弊来平衡利,得到持平的效果,要是弊被截取了,即自作自受,往后的双修在获利的同时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不过这个代价会在自身的承受范围内,因利弊皆在。

要是小环境本来就很恶劣,改善呗。双修是趋利的,而这样的趋利转移到地势上,用地势来平衡双修,这样便成了所谓的福地,虽说双修只在福地内有用,出去了便会消耗,但福地是可以扩张的,若一处福地的影响扩张到世界,这便是盖世,不过这样的福地很小就是了,弥漫一世可需要不少岁月。

这是在于地势的环境。

其五:天时。

天时可不站在双修这边,所以事在人为,这个怎么说呢?就是让谁都知道这回事,让天意取代天时。

简单来说,就是告诉生灵,今天要干件大事,成了,风云际会。败了,平静无波。

大势所趋,流言事非,以塑天时,以成天意,天时不在双修这边,但天意在,或者说这是用天意截取一时,让这一时成为自己的时间。

嗯...时间。

要知道时是什么?恒!时恒,恒时。永恒常在的玩意,无法计算。

这玩意吧,奇奇怪怪的,不需要时间它常在,需要时间吧,它不在。

双修是不是需要时间?嗯。时间表示它不在。或者说时间是需要制造出来的,但不是谁都可以制造。

比如谁谁谁,规定时间,计算出一天天的周转,用处不大,因这是记时,至少对于双修来说用处不大,不过记得耽误了多少,还是可以弥补的,不过记时和时间是没的比的,或者说有这个时间之后,可以计时,而在没有时间之前计时,这是弄虚作假,更麻烦。

当双修的家伙以大势所趋明确时间,无论耽误多久,那都是在这一时,而这一时名为恒时,亦天长地久不过一个刹那。

每一个时间都是以恒时来确定的,而时空只是对恒时不在的描会,当恒时不在即可为时空,可成时空,不过这是修规则,和双修的关系不大,不过双修制造出来的恒时,对于修时空规则的是难得的机缘。

虽说有些世界是有时间的,但别人的时间又不是你的,而这样的时间只能记一记,用处不大,对于需要时间的家伙来说,最好是用恒时,仅用记时的话,太复杂,也更麻烦。

至于究竟有多少需要的条件...当然是满足更多更好,如我们说了五个,那至少是五个。

自此双修结束,也是对那些来不及养地脉的家伙的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