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五百四十九章 此人其心可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两千五百四十九章 此人其心可诛

官场之上,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说手握真相就能大声奔走疾呼,还人公道。

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多了去。

如同江湖,不只是有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利益纠葛。

这件事,只能先等。

大雨停歇时,已是翌日清晨。

顾正臣出城,与朱瑛、方必寿等官员一起抵达朝阳门外。

各地出发,奔赴徭役的百姓都会先行抵达这里,每两日安排一批百姓离开,少则一万,多则三万。

昨日下雨,可依旧有大量百姓在早上赶至。

顾正臣从百姓中走过。

一张张黝黑的脸上挂着笑容,伸出的手满是热情。

没有埋怨,没有诉苦。

顾正臣看到一个白发苍苍,上了年纪的长者,眉头紧锁,上前抓住长者的手:“老人家怎么来了,服徭役,下的是苦力气,可不敢累坏了,这是哪个县衙送来的?”

服徭役有年龄限制,十六至六十。

太小了不要,太大了也不敢要。

吴三七笑呵呵的,眼神中满是激动:“镇国公,我也只是看着显老,今年也才五十六,放心吧,咱能挑二百斤走三十里路,那,这两个是我家娃,也都来了。”

一个壮年,一个青年冲着顾正臣满是憨厚的笑。

顾正臣内心有些触动,走上高台之后,看着安静下来的百姓喊道:“我就是那个不争气,没办法给你们弄来钱,弄来粮,还想着让你们白白出力气,去干活,服徭役的顾正臣!”

“受了累,走了远路,还淋了雨,你们若是想骂,尽管骂,若是想丢东西,我只能说,别丢砖头瓦片,我还要干活……”

百姓听闻,不少人笑出了声。

顾正臣在高台之上走动着,继续说:“诸位能放下家中事,放下夏收赶来,我顾正臣代朝廷感谢你们!昨日,捕鱼儿海大捷的消息传来,汗廷覆灭,眼下正是朝廷控制草原,站稳草原的绝佳时机。”

“所以诸位,朝廷能不能站得住,将士能不能驻扎在草原,草原各部落能不能彻底归顺,就看诸位父老乡亲了!此番徭役,冬日归家!”

“长达半年的徭役,必然辛苦!”

“但当草原彻底归顺,当和平降临,历史会记住你们,这是一场,百万百姓用肩膀、用推车、用双手,支撑起来的一场彻底的北伐胜利!”

北伐,并不是以元廷覆灭为结束。

北伐的目的是控制草原,这个目的没有达成之前,北伐的兵不会班师,北伐的大局,不会结束。

顾正臣挥手,送别百姓。

这些百姓将会通过古北口出关,前往脑温江,徐达、李文忠也会留在那里,因为李文忠过于生猛,翁牛特部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乌齐叶特部也残了,兀良哈部还算完整。

这样一来,赫赫有名的朵颜三卫是不可能出现了……

这三个部落主要的驻牧区就是脑温江,这一次干脆整合在一起,实现他们部落大融合了。

要那么多部落干嘛,以后大家升大明旗,唱大明歌,学大明礼仪,都是大明人。

部落的印迹两三年是消除不了,可二三十年呢?

现在澳洲的土着娃娃都已经开始说汉话,写汉字了,知道自己是大明人,这才多少年?

当然,这与土着实在太土也有关系。

文明的碾压与渗透,是很强大的一股力量,给草原三十年,每一棵草,每一只兔子,每一只雄鹰都知道自己是大明的……

都指挥使盛熙走了过来,看着目送百姓的顾正臣,递上了一份公文:“朝廷的批文下来了,允许你进行东北大开发,只是镇国公,这事当真能办成吗?”

顾正臣接过文书看了看,笑道:“说天底下最肥沃的土壤,没有能超过黑土地的,东北有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只不过现在还是深山老林,一旦将这些林木砍伐出来,修了城寨、房屋,空出来的地方便是良田……”

“这一处良田一旦用起来,收成说实话,可比山东、河南、北平的收成好上不少,准备下吧,优先脑温江,脑温江的徭役百姓数量足够之后,将剩余百姓优先发至金山,交宋国公统管。”

盛熙见顾正臣说得认真,也只好信了,转而道:“朝廷对女真的态度拿出来了,是不是也应该告诉宋国公,应该派人先一步北上松花江、黑龙江了?”

顾正臣赞同:“是该北上了,再晚下去徭役百姓都要到了。让周兴、朱棣带人深入,一要招抚女真,二要选城址。告诉他们务必小心,女真部落虽弱,可善弓箭者不在少数,而且彪悍。”

盛熙了然,转身去安排。

朱瑛板着一张脸,问道:“为何布政使司的公文,送到了都指挥使司?”

顾正臣摇了摇头,严肃地说:“这里面可不只是民事,还有军略,这不重要。朱布政使,沿途百姓的粮食供应,布政使司可要做好。朝廷不给他们钱粮,总需要管他们吃饱喝足。”

朱瑛背过手:“这些镇国公不必担心,各地粮站都设了人员专门盘查,只要粮食供应跟不上,便会提前三日通报,沿途的大粮仓,会在三日内补充上去。”

“再说了,大部分百姓运的不也是粮。你不是说过,紧急情况之下,允许百姓吃运输粮……”

顾正臣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朱瑛叹息远去的百姓,言道:“文登外海出现死人船的事,想必镇国公也听说了,现在又有消息说,福州外海,杭州湾,都出现过死人船。你素来洞察秋毫,许多事都瞒不过你的眼睛。这件事,你怎么看?”

顾正臣转身而行,目光看向远处的朝阳门:“死的人是倭寇,不是大明人,这就没什么好在意的。唯一值得在意的是,周召这个名字,伴随着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响亮。”

朱瑛跟上顾正臣:“是啊,听说金陵有人出书,还写了一篇讨伐日本的檄文,希望朝廷可以东征日本,以报倭寇接连犯边、杀害周召等仇怨,我总有一种感觉,这背后有人在蓄意推动东征!”

顾正臣侧身暼了一眼朱瑛:“你是说,金陵之内,有人在谋划东征之事?”

朱瑛冷漠一笑:“谋划,哼,未必吧,应该是兴风作浪!这个家伙绝对没安好心,镇国公,此人其心可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