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赞的话,让朱棡震惊。
蓝玉,他能干出这种事来?
不过周赞不太可能冤枉蓝玉吧,大半夜出去溜达,这种事在营地里很难不被发现,否则这算什么营地,毫无防备?
蓝玉大半夜去了人家蒙古包里。
阿尔塔娜自杀了。
蓝玉认定是看守阿尔塔娜的薛瑞所为,杀了薛瑞。
这三件事若是属实,那联在一起,那就只剩下了一个推断:
蓝玉侮辱了阿尔塔娜,阿尔塔娜自杀让局面无法收拾,蓝玉嫁祸给薛瑞,又担心啥薛瑞说出个什么,索性杀人灭口。
朱棡看向顾正臣,低声道:“先生怎么看?”
顾正臣没有回朱棡,而是对周赞问:“魏国公、曹国公在营中吧,他们怎么看?”
周赞心头沉重:“当时,永昌侯将薛瑞喊入蒙古包内,里面情形不得而知,但外面的人听到薛瑞承认错误,然后就被杀了。魏国公、曹国公担心此事公开之后,会导致元廷俘虏人心大乱——”
“便以元廷哈敦承受不住亡国之痛,自杀而亡,给予厚葬。至于薛瑞之事,两位国公都没表态,似乎认定了这事是薛瑞所为。”
顾正臣思索了下,回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是驿使,此番要去的地方是金陵。”
周赞重重磕头,言道:“晋王,镇国公,卑职到了金陵,同样会给陛下说出这番话,但是——卑职未必能活着等到封赏的那一日。今日前来,只是希望王爷与镇国公记住,薛瑞之死,冤!”
“他是有功之人,不应该让这样的人,蒙冤,还让他的家眷沦为奴婢!卑职话说完了,告辞!”
顾正臣看着起身朝外走的周赞,并没有开口让他留下。
门开了,外面的雨声很大。
人走入雨里,踩着雨水离开。
房门关上。
朱棡看向顾正臣,有些愁苦地说:“先生,这件事很棘手啊。”
蓝玉身份不一般。
前面常茂被弄死,太子妃已经很难过了。
若是蓝玉再被弄死,那太子妃那里——还能与顾正臣好脸色?
太子妃过不好,这枕头风一吹,大哥朱标怎么想?
尤其是,眼下蓝玉是有功劳的,这一份功劳,不只是在捕鱼儿海,还在安南,两份功劳叠在一起,足以抵消蓝玉的罪责。
父皇也不可能因为蓝玉欺负了一个女人,就要了蓝玉的命。
现在的情况是:
弹劾蓝玉吧,没什么大的效果,只能招来蓝玉的不满。
不弹劾蓝玉吧,薛瑞冤死,他一家人也就完了。
除非自己出面,自己不怕蓝玉。
可自己出面算什么事,父皇非要将自己踹跑不可,自己啥身份跑去说蓝玉的不是?
军队中的事,自己压根没权限过问,拿着道听途说来的事奏报,很可能会挨揍,尤其这种事,总感觉是被人当了枪使。
顾正臣拿出了一枚铜钱,站起身,吩咐严桑桑换些热茶来,然后道:“你认为,魏国公、曹国公当真不知内情吗?”
朱棡皱眉:“以两位国公的精明,蓝玉虽然找了替死鬼,可很难逃过他们的眼睛,这种事经不起调查,只要多问几句,便会知道真相。他们不说,摆明了是不想蹚浑水。”
顾正臣踱步:“是啊,有人不想蹚浑水,不想与蓝玉交恶,所以,让我当这个冤大头。”
朱棡诧异:“先生的意思是?”
顾正臣指了指门外:“你以为周赞是谁选派来的?为何来的人,偏偏是与薛瑞有关系,甚至还愿意赌上身家性命也要为他申冤的一个人?这可不像是什么巧合,更像是某个人的算计。”
朱棡额头冒汗。
感情将我们当枪使的,不是周赞,而是周赞背后的人。
是徐达还是李文忠?
顾正臣并不确定,徐达、李文忠有可能,但也只是可能。
作为国公,不需要处理太碎的事,让人报捷,就只是说句话即可,具体派谁去报捷,这是底下将校安排的事,通常主将不会直接插手,刻意点个名。
也许是大同将官,也许是其他人。
总之,是谁安排了报捷人员,点了周赞的名,就是谁在算计。
顾正臣与蓝玉之间有嫌隙,矛盾很深,这件事但凡有点耳目,喜欢听金陵消息的,基本上都知道。
所以,有人在利用这一点,将这件事捅给了顾正臣。
这是一把刀。
这把刀在别人手中杀伤力一般,可落到顾正臣手中,那就可能要了蓝玉半条命,比如削去爵位。
毕竟同样是小偷小摸,杀人放火,这里面还有个量刑的问题,向下量刑还是向上量刑,区别很大,运作空间也不小,尤其是顾正臣出手,带着点个人仇怨,很可能会让蓝玉压制下去,再难翻身。
这人的用意,很明显。
但顾正臣却不好出手,说白了,还是因为与蓝玉交恶已经世人皆知,而且朱元璋、朱标也心知肚明,如果借此事发难,他们会怎么想?
尤其是朱元璋,在他的布置里,蓝玉可是要制衡自己的。
一旦顾正臣出手打破了这个制衡,朱元璋手中没人可用了,老朱会怎么办?
他现在虽然对自己信任,也推心置腹过,可帝王家,心思不定,大局在他们眼里最重要,重要到了,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所以,出于自保,也出于长远的需要,顾正臣不能让蓝玉倒下去,至少,在自己东征之前,不能让蓝玉倒下去。
否则,东征这事,落不到自己头上,兴许会成为蓝玉东山再起的垫脚石。
蓝玉东征,不是顾正臣希望的结果。
蓝玉要的是胜利是军功,而自己要的,是毁灭,是干净。
出于这些考虑,顾正臣知道了这件事,也不方便出手,可这里面还有个良心问题,这个良心问题,不是担心薛瑞的家眷,朱元璋知道事情之后,哪怕是封了口,为蓝玉摆平了这事,也不会为难薛瑞的家眷。
良心不安,是薛瑞的冤情,他背负着冤死去,他的家眷背负着冤活着,这都令人难过。
顾正臣想了许多,只说了一句:“等吧,看看金陵的动静再说。”
现在,不宜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