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巨大的地图在众人面前展开,详细无比的大唐地图上,无数黑色粗线纵横交错,贯穿了大唐东南西北,每一个重要州府,犹如一张黑色蛛网。

李二微微睁大了眼睛,扭头愕然看向庆修,“这铁路交通网络图是……”

“铁路在大唐分布的路线图。”庆修说得云淡风轻,落入众人耳中,却无异于惊雷炸响!

大唐的铁路路线图?

这些密密麻麻,宛若蛛网的黑色粗线,全是铁路!?

户部尚书抖着嘴唇求证:“你是打算修建……修建这么多铁路?”

“是。”庆修朝李二一拱手,扬声道:“有此铁路网络图,再建造一批蒸汽火车,日后绕着大唐走一圈,也不过是数日的事!”

“此便是臣送给陛下的寿礼,祝陛下一统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李二呼吸粗重,眼睛死死盯着那张地图。闻言当即爽朗大笑。

“好!庆国公有心了哈哈哈哈!朕便承你吉言,愿有一日普天之下,莫非大唐疆域!”

他被庆修说得豪气云干,恨不能立刻指挥军队,征服所有领土!

户部尚书眼前一黑,恨不能晕过去,假装没有听见庆修这番话。

这么多条铁路,要多少银子才能建成?

虽然庆国公口口声声说,修建铁路的银钱由他出,后续铁路的收费也交给庆丰商会负责,相当于铁路与蒸汽火车都由庆丰商会自己负责,朝廷顶多是在蒸汽火车的管理上插了一脚。

可是!

这么多铁路,陛下真能眼睁睁看着全部由庆国公出钱,他们坐享其成?写入史书中,后世人称赞庆国公的同时,怕是不知道会怎么编诽陛下和他们这些朝臣!

但是户部出银子……户部尚书肉疼得龇牙咧嘴。

无论户部尚书再怎么忧心庆修这份贺礼,庆修的这张铁路交通网络图一出,将其余所有贺礼都比了下去。

众朝臣扼腕不已,早知如此,就该先打听清楚庆国公打算送什么贺礼,他们比不上的话,便不需要再费尽心思准备了。

反正没法在寿宴上大放异彩,或是被陛下记住,那花再多的心思精力亦不过白费,还不如随意挑份中规中矩的贺礼算了。

内侍唱礼结束后,李二在上面笑得合不拢嘴,庆修在下面忙着不停喝酒。

修建铁路一事,户部尚书觉得天都要塌了,不少朝臣却觉得这是个机会。

哪怕是冲着陛下对铁路和蒸汽火车的态度,他们若是能在后续修建铁路中帮点小忙,那修建铁路便也有了他们一份功劳。

再者,水军将领人选争到最后,无论花落谁家,也必然是武将摘了这个桃子,可铁路不一样啊!

修建铁路,他们文臣一样也能上!

于是往日朝堂上,总是与庆修对着干的众文臣,换了副笑眯眯的脸,一副关系颇好的模样跑来给庆修敬酒,连程咬金一干武将也挤不进去。

程咬金抱着酒坛子,险而又险地躲过横冲而来,一屁股将他挤开的文臣,瞠目结舌。

“这群人转性了?还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居然一个个上赶着讨好庆修。”

“这是看中了庆修手里的铁路,想分一杯羹。”房玄龄摇摇头,没有去凑这个热闹。

房遗爱在西域建功立业,他没必要再抢一个修建铁路的功劳。

程咬金“哈”的笑开了,“脸皮比我还厚,也不想想平时他们给庆修使了多少绊子,现在居然能厚着脸皮往庆修锅里伸勺子,想分一杯羹。”

“你焉知庆修不愿意将这杯羹分出去?”房玄龄慢腾腾道,他示意程咬金去看庆修。

庆修虽然不是来者不拒,但依旧给了不少文臣面子,半刻钟不到,已经喝了数杯酒。

“他如果无心,这些文臣凑上去的时候,就会被他不耐烦地赶走了。”

“陛下寿宴,他也不好拒绝吧?”尉迟敬德迟疑地道。

房玄龄轻笑:“有什么不好拒绝的,若是庆修无意,他们还纠缠,倒霉的只会是那群文臣。”

庆国公屡屡立下大功,在一群明显各怀鬼胎的文臣和庆修之间,陛下无疑会偏向庆国公。

这些人不傻,坚持不懈地往庆修跟前涌,就是因为庆修表露出确实有寻人负责铁路修建的意思。

送上门供他挑选的劳动力,庆修是犯傻才会不挑。

随着铁路往外不断扩建,各地均需要人前往负责管理。他可以将自己人派出去,但是铁路修建牵涉到一堆琐事,还需要与地方官吏打交道。

哪怕他问李二替自己手下讨了相应官职,背后又有他撑腰,刚走马上任的新官到了地方上,也容易被地头蛇糊弄。

即便能看出来,能解决,却也平添了不少麻烦。

从这些本就家大业大的文官里挑选他们家中子弟,又有他在背后压阵,那些地头蛇想糊弄他们时,都要仔细掂量掂量。

毕竟糊弄庆国公的下属,和糊弄庆国公派来的、家中有父母长辈在朝中有人的富家子弟,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官或许不会为了一个下属与他们鱼死网破,却有可能会为了自家子辈孙辈与他们算账。

庆修在心里盘算着合适的人选,怎么利用这些人,帮他在修建铁路时减少些麻烦。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被敬完了一轮酒,有人开口试探后,爽快地答应了。

“铁路修建需要的人手不少,诸位如若能帮忙,自是再好不过了,不过……”

刚露出笑意的众人瞬间警惕不已,提心吊胆地等着庆修继续道:

“他们没有什么经验,未必能应付得了修建铁路的琐事。到时候我会另行安排人负责,只是不知道诸位大人家中晚辈,是否愿意从旁协助。”

庆修话音落下,方才还热情洋溢的众文臣态度顿时冷淡了不少。

他也不意外,从旁协助和负责修建某一地的铁路,功劳截然不同,还要听他下属的差遣,这群心高气傲的文臣,难免会不太乐意。

不过……有人不乐意,自然有人愿意。

“诸位大人可以回去与家中晚辈好好商量,若是有意,可以再来庆国公府寻我。”

庆修举了举杯,敬了他们所有人一杯,逐客之意显而易见。

酒敬了,话说开了,没别的事就赶紧走。

他可不想整场宴会只在这里和一群文臣打机锋,说场面话。

众人领会了庆修的意思,也不多纠缠,正欲顺势告辞离开时,宴会中间表演杂技的那伙人,忽然从各种道具中抽出了刀剑,朝上方的李二扑去!

所有人都傻眼了。

“护驾!”侍卫高喊一声,同样齐齐冲向李二方向!

但是这些侍卫大多分散在下面,帝阶上除了李二,只有跟在他身边的老太监。

而表演杂技中,有一人正踩着高杆表演,离帝阶很近。他俯冲而下,持刀杀向李二时,竟然比护驾的侍卫更快了一步!

庆修猛地起身,抬脚挑起面前的矮案,踢向冲在最前面的刺客身上!

嘭!

刺客被砸得横飞出去,连续撞翻了数张积案!

李二寒着脸,将刚抽出来的御剑又插回鞘中,喝道:“把这些刺客全部拿下!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胆,胆敢在宫里行刺!”

剩下的刺客被侍卫拦住,在大殿中间交起手来。一众朝臣吓得慌忙后退缩在一旁,生怕离得稍近被波及到。

庆修看了一会,没有上前擒拿那些刺客,偶尔出手救下混战中被波及的同僚。

他转头叫来一个惊慌失措的内侍,吩咐道:“去后面告知皇后娘娘她们,前面没事,在抓拿刺客,陛下没有受伤。”

前面刺客动乱一起,后面便听到了动静,长孙皇后担心得不行,但也只能先稳住在场的女眷,命人守住四周。

在场的不是女眷便是小孩,可以说是老弱妇孺全在这里了,一旦有刺客冲进来,或是她们乱起来,都可能出人命。

而有武艺傍身的女眷们,各个皆站了起来,警惕地环顾四周。

等内侍进来禀报前面情况后,众女眷才放下心来。

长孙皇后提起的心刚放下,一抬头便瞧见庆修府中的女眷们,人人冷静淡定,甚至有人有闲心夹了两口菜塞进嘴里。

不少女眷都在偷偷摸摸地看她们。

长孙皇后:“……”

最后还是苏小纯和李丽珠先注意到长孙皇后无语凝噎的心情,解释道:“以夫君的身手,除非刺客数量众多,亦或是绝顶高手,否则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可能打赢庆修的绝顶高手少之又少,真有这样的人物,庆修必然会先过来确定她们的安危。

虽然这样不太好,可苏小纯觉得,真遇到如此危险,在陛下和她们安危之间,庆修八成可能是会选她们的安危。

这个念头刚起,苏小纯就面露歉意,在心里和李二道歉,却又忍不住高兴。

长孙皇后将苏小纯的神情变化收归眼底,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但苏小纯此话说得有理。

她想了想,挥手道:“都坐下吧,等前面闹剧结束了再派人去问问情况。”

此话一落,连同长孙皇后在内,都不由静默了下。

长孙皇后略感懊丧,她怎么被苏小纯这群人影响了,居然将前面的刺客行刺视为闹剧。

再往苏小纯她们一看,乌泱泱一群莺莺燕燕,已经恢复如常,吃吃喝喝,没有半点担忧的模样。

惹得其余忧心忡忡的女眷,诡异地冷静了下来,甚至觉得有些饿了。

……

前面的七个刺客,很快被擒下。

“抓活的!”

“卸掉他们下巴!”

李二和庆修几乎同时开口,庆修让侍卫卸掉刺客下巴时,自己疾冲上前,想要拦住离他最近的一个刺客。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

所有刺客七窍流血,纷纷倒地,几息时间就绝了气息。

李二气得踢翻了身前的御案!

禁卫统领冷汗直流,连忙道:“搜身,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庆修看看就倒在他脚边的刺客,又抬眼掠过地上所有刺客,隐隐感到不对劲。

他回想了下这些刺客咬破牙齿里的毒囊,自尽的时候,怎么都暗暗往他这里瞥了眼。

他脚下这位,更是往他这边挪了两步。

不明显,但比较敏锐或是细心的人,便能发现这些人临死前,不是看他,就是想往他这边靠近。

或者说,像是他们下意识看了他一眼后,才决定自尽……

庆修心头微沉,这些刺客是冲李二来的,还是冲他来的?亦或者二者皆有?

他蹲下身仔细搜了搜这具尸体,没有搜出任何有用的东西。

他转头看向其余人,却发现一个侍卫从被他用矮案砸飞的那名的刺客身上,摸出本书。

庆修眼皮狠狠一跳!

那本书分明与他在扬州印书坊中抄没的反书一模一样!

看来不用猜了,这群刺客的目的应该是他。

谁家好刺客行刺的时候,还会往身上带本书?

庆修看着那名侍卫翻开书册,翻了数页后,震惊地抬头看他,然后匆匆跑向禁军统领。

禁军统领翻了翻,大惊失色地看了他一眼,当即将书呈给李二。

两人的反应惹来不少人好奇,探头探脑地想知道那本书中究竟写了什么,怎么他们都看向庆修?

庆修想了想,没有阻拦,静静等着李二的反应。

李二先是困惑地看了眼禁军统领的反应,接过书后怒不可遏!

这本书册的封面,分明与当初庆修从扬州缴获的反书封面一模一样!这些隋朝余孽,竟然胆大到在他寿宴上行刺!

“又是隋朝余孽!”李二将书卷成书筒,扬手就想要将书甩出去。

禁军统领连忙提醒道:“陛下,您……不如先看看里面内容、”

李二皱眉,狐疑地看了眼面色苍白的禁军统领,低头翻开了书册。

这本反书他早就看过,故而翻阅起来的速度很快,直到他翻开了记载了庆修“身世”的那一页。

李世民面色微沉,很快又恢复如常,冷静地看完了有关庆修“身世”的记载,然后合上书。

他先命人将刺客的尸体抬下去,接着清算了禁军统领和礼部审查不严,竟然将刺客放入宫中的失误,但始终没有提及手里书册写了什么。

有人有心想问,但李二心情正坏,他们此时追问,那就真是自己撞到刀刃上,自寻死路了。

所以李二挥手让他们告退时,没人留下,匆匆告退后便匆匆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