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忙成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前两日户部侍郎就建议他多歇息,这两日更是日日来寻他。

怎么,早不替他分忧,晚不替他分忧,他一查洛阳的账就要替他分忧?

武文轩不是傻子,他又瞥了户部侍郎一眼,摆手道:“这怎么能行,你手上还有其他州府的账本。”

说着,他低头喝了口茶,避开户部侍郎的眼神。

“洛阳的账本我自己来就行了。”武文轩拿出一本尚未查过的账册,耸耸肩道:“况且,洛阳账本虽然又多又繁杂,但是越是这种账本,越容易立功,不是吗?”

他朝户部侍郎挤了挤眼。

武文轩一连串话说下来,根本没有给户部侍郎插嘴的机会。每当户部侍郎想开口,他便又往下说一句,彻底堵死了户部侍郎的所有借口。

户部侍郎勉强笑了两声,“哈哈哈,说得是,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不过账不急,休息够了再查也可以。”

武文轩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再坚持由自己来查账,反而会显得可疑。他象征性又劝了两句武文轩注意休息后,就告辞了。

转身背对着武文轩的瞬间,户部侍郎面色立刻沉了下来,一路面沉如水地回到自己办公地方。

殊不知,他前脚走,武文轩后脚也沉下脸了。

当日下午,武文轩不像平时,继续留在户部查账,而是早早走了。

路上户部郎中遇见,好奇地问:“武侍郎?您今日这么早下旨?”

自从武文轩进户部帮忙查账以来,每次皆是最晚离开,不到天黑都不会走,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武侍郎居然一下子就要走?

武文轩笑笑:“你们户部侍郎大人今日几番劝我注意休息,我想了想,忙了这么多日,今日早些休息也好,省得到时候你们侍郎大人又叨叨我。”

“哈哈哈哈,武侍郎近来是真的辛苦,换我肯定早就扛不住了。那我不打扰您了,您早些歇息。”

武文轩笑着告别了户部郎中,又拿这套理由应付了路上遇到的其他同僚。

然后他回到府,立刻乘了辆不起眼的马车,从后门小心翼翼地离开。

“去庆国公府,尽快!”

武文轩走得匆忙,后门也没关紧。武士彟从后院路过,瞥见了他坐着马车匆忙离开。

武士彟叫来后院的家丁,拧眉问:“他不是刚回来,怎么又出去了?”

而且特意换了最不起眼的青蓬马车,一副鬼鬼祟祟,生怕被人发现的样子。

家丁茫然道:“小人只听见二老爷吩咐马夫去庆国公府。”

庆国公府?

武士彟负手皱眉,最近户部查账动用了庆国公和魏王,为此朝野有不少猜测,文轩近来也在负责查账一事,去庆国公府商议查账的事并不出奇。

可这么鬼鬼祟祟,不愿被人知晓……

他沉声嘱咐道:“他回来之后,让他来书房找我。还有,我不希望再有第五个人知晓他今日去了庆国公府,明白吗?”

家丁急忙点头,“是!小人一定半个字也不会透露出去!”

“如果有人问起二老爷去哪里了,你该怎么说?”

“不知道?”家丁小心地觑向武士彟。

“蠢货。”武士彟骂了声,提点他,“就说二老爷念叨着要去买什么东西。他明显不在府中,你说不知道他在哪里,岂不是更惹人怀疑他的行踪?”

连明显撞见了武文轩的家丁亦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只会让人觉得武文轩在偷摸干什么,特意避人耳目。

若真是账目有问题,府外有人打探,甚至府里有人被收买,发现武文轩故意避人耳目,必然会心生怀疑。

遇到心狠的,直接动手以防万一亦不是没有可能。

家丁连声应是,武士彟又用各种方式问了他数次,确定对方不会走漏风声后,才皱着眉回了书房。

武文轩没有将马车停在庆国公府门口,而是停在了不起眼的侧门。

“庆国公在府中吗?”

开门的人认出了武文轩是谁,故而没有隐瞒,“庆国公已经秘密前往洛阳了。”

“这么快?”武文轩一惊。

“他说要打洛阳刺史一个措手不及,越早越好。武大人可是有事要转告庆国公?我们可以派人赶去洛阳送信。”

如今只能这样了,武文轩将今日户部侍郎想要账本的事告诉了对方,“麻烦尽快将此消息传给庆国公,户部侍郎很可能知晓洛阳账本有问题。”

如果户部侍郎知道账本的问题,就意味着对方很可能知晓洛阳刺史一直以来干的事,是洛阳刺史的同伙,而不仅仅是收了贿赂,给他行方便。

“我们立刻派人告诉庆国公。”

没能见到庆修,武文轩只好扔下消息,掉头回府。

他刚跨进府门,就有家丁快步上前,让他去书房,他大哥在书房等他。

武文轩眼皮跳了跳,“好,我知道了。”

将家丁打发走后,武文轩转头去了自己书房,从书案底下拖出了一个箱子,里面塞满了账本。

若是有户部的人在此,就会发现这些全是洛阳的账本。

早在开始查账,武文轩拿到洛阳的全部账本后,庆修为了以防有人对账本动手,就让武文轩先将原账本顺出来。

他拿了洛阳账本,却先查其他地方的账目,便是为了空出时间,让庆修找人誊写账本,再用誊抄的账本换掉原来的账本。

而他这段时日早去晚归,除了查账外,也是为了找无人的时间调换账本。

武文轩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人动过这些账本后,终于松了口气。他把箱子塞回去,赶去书房。

然后他被他大哥一句话干懵了。

“你们查账是不是查出什么问题了?”

武文轩懵了下,很快回过神来,若无其事地左顾右盼,“大哥你在说什么?什么查出问题?”

他装模作样地露出惊讶,“难不成大哥你收到了什么消息,户部的账本有问题?”

“哼,净跟我装傻。”武士彟毫不留情地拆穿武文轩,“你撅一下屁股我都知道你想干什么,还想在我面前装模作样?”

武文轩痛苦地皱脸,“大哥,你好歹算是半个士人,说话能不能文雅些?”

武士彟在外风度翩翩,儒雅斯文,武家虽然是后起之秀,武士彟又打过不少仗,但武家确实算是士族。

至少他们在外都是以士族之风示众。

谁能想到,他大哥生气的时候,经常私底下语出惊人死不休。

武士彟没管他的哀嚎,“说吧,是不是查出什么问题了?”

“大哥,不是我瞒着你,而是这件事我不能说。”武文轩指了指庆国公方向,然后往嘴巴做了封口的姿势,就闭口不言了。

虽说他大哥近年都在荆州,不管长安的事,洛阳刺史贿赂收买官员,也收买不到他大哥头上,但是没有庆国公同意,他也不能将此事告知他大哥。

武士彟眉头紧皱,倒没有逼武文轩告诉他。

“嘴严是件好事,不管是谁,总喜欢嘴严的下属。”武士彟看了眼武文轩,没再多说什么。

他多叮嘱了两句,就将人放了。

只是武文轩离开后,武士彟在书房里坐了会,叫了人过来,“给荆州那边递消息,让他们最紧紧紧皮,不要轻举妄动。”

他是荆州都督,人在高位,能清清白白,经得起查的人没几个,他也没例外。偶尔荆州官员的孝敬,他也会笑纳。

相对应的,荆州官员一些不过分的事,比如贪墨少许银子,他得知后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陛下突然查户部的账,他难免也有些紧张。

不过,武文轩什么都不透露,想来应该与荆州无关,否则他应当会透露些许内幕。

就是不知道,这次倒霉的是谁了。

“是!”

之后一连数日,不知道是担心询问洛阳账本后,突然不来寻武文轩会显得可疑,还是为了打探武文轩有没有查出洛阳账本的问题,户部侍郎每日都会来寻武文轩闲聊。

武文轩假装没有看见对方瞥向他手里账本的动作。

这日,武文轩手里的账本换成了泉州的。

户部侍郎看了好几眼,试探性问道:“洛阳的账本查完了?”

“昨日查完了。”武文轩道。昨天晚上他彻底查完了洛阳所有账本,并且遣人将发现的问题悉数送去了洛阳。

想到查出来的东西,武文轩忍不住瞅向户部侍郎。

“怎么了?”户部侍郎紧张地握紧了拳,面上却笑着问:“莫非是洛阳账册有问题?”

“那倒不是。”武文轩意味深长地道:“平时只听闻洛阳繁华,直到看了洛阳的账册,才知道洛阳到底有多繁华。”

居然能让一个刺史,近十年来,贪墨了近千万两黄金,折合成银子,足有近亿两。

他第一次发现,银子原来这么不值钱。

难怪说三年清知县,百万雪花银。

“哈哈哈,论繁华,洛阳可仅次于长安。”户部侍郎边道边留意武文轩神情,不放心地又试探了一句。

“幸亏洛阳的账没有问题,不然我们便麻烦了。”

武文轩连连附和,配合地露出庆幸神色。

见状,户部侍郎终于放心了,他又和武文轩寒暄了几句,就背着手施施然走了。

比起前段时间的担惊受怕,这回他脚步轻快了不少。

户部侍郎当日回府,便立刻命人将消息递到洛阳刺史府。

洛阳刺史接到消息,当场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这武文轩是个不中用的废物,亏我见陛下点名让他协助户部查账,担惊受怕了许久。”

“如今看来,恐怕陛下也是看在武家面子上,给他一个蹭功劳的机会罢了。”

洛阳刺史回想起这段时间忧心忡忡,吃睡不安的日子,不由对武文轩多了几分不满。

老管家笑眯眯道:“老爷这回可以放心了,无论陛下此举是不是怀疑什么,但都没发现我们账本有问题。”

“嗯。”洛阳刺史捋了捋山羊须,沉吟片刻,“这段时间让他们还是小心谨慎为上,以防万一。”

“老爷放心,大家都有分寸。”

……

另一边。

“最近刺史府进出的人,没有发现异常。”

这不应该,庆修拧眉,长安大张旗鼓查账,刺史府这边不可能没有任何动作。

“从查账开始到现在都没有?”

“没有,既没发现他们有人去任何可疑的地方,与刺史府私下碰面的人,属下等人也追查过了,是长安那边的人。”

“每次从长安来,与刺史府传完消息就马不停蹄赶回长安。属下顺着追查发现,正是武侍郎派人传话提及的户部侍郎。”

不可能。

庆修敛眉,他可不信刺史府只和长安那边通气,不会去确定自己贪墨下来的银子的安全。再者,长安那边与刺史府有联系的人,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户部侍郎。

“派人盯紧了户部侍郎,他府上所有进出的人皆要查,一个也不能放过。”

“只有户部侍郎的人与洛阳刺史联系,很可能长安其余人是由户部侍郎代为传达消息。”

至于洛阳刺史府贪墨的银子……对方没有去查看,除非他万分确定银子没有问题……

他潜进刺史府内查过,银子不在刺史府里。

存在外面,又能确保安全,他们派人去查看也不会引起注意……

庆修脑中灵光一闪,“刺史府的人有没有去过钱庄?”

钱庄?

一名家将微愣了下,“有,刺史府的管家和下人都去过,但属下问过,他们去的钱庄是他们自己名下的账户。”

“而且,准确来说,他们去的银银行。”

他们庆丰商会名下的银行,私下可能有人会收些钱替刺史办事,但他们自己人亲自去问,应当没人有那么大的胆子继续隐瞒。

庆修:“去了几回?”

“管家去过两回,另外有两个下人分别去过一回。”

也就是说查账这半个多月时间,刺史府内就一共去过四回银行?太频繁了。

“明日我亲自去一趟,提前安排好,不要惊动任何人,将那间银行的人同样监视起来。”

众家将一凛,齐声应道:“是!”

此时,洛阳城中的一间银行。

银行的管事和说得上话的伙计几乎都聚在了这里。

“今日收到长安那边的消息,据说户部已经查过洛阳的账,没有查出问题。”

一名伙计轻快道:“看来庆国公没有发现。”

“别高兴太早了。”管事没有丝毫放松,“我联系过户部已经查过账的几个州府,没有人去问过他们。”

“那些家将只听庆国公命令行事,他们忽然来询问,一定是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