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的卢,妨主之马。

但传说中,若是遇上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则会化为无上祥瑞,助其成就霸业。

李二看着这匹神俊的白马,眼神复杂。

而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

只见,那匹白马,竟然无视了所有人,径直走到了大殿中央。

然后,在满朝文武惊骇的目光中,对着龙椅上的李二,缓缓的,屈下了前膝。

宝马跪君王!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祥瑞啊!

“天佑大唐!天佑陛下啊!”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整个太极殿,瞬间就跪倒了一片。

所有人都被这神迹般的一幕,给彻底折服了。

李二也激动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走下台阶,想要去抚摸那匹神马。

可那匹马,却在他靠近的时候,突然站了起来,仰天发出一声长嘶,然后,扭头就跑出了大殿。

来无影,去无踪。

若不是地上还留着几个清晰的马蹄印,众人几乎要以为,自己是做了一场梦。

“祥瑞!这绝对是天降祥瑞!”

“是废太子……不,是大皇子殿下心怀社稷,感动了上天啊!”

“是啊!大皇子殿下虽然犯过错,但心还是向着我大唐的!”

朝堂上的风向,瞬间就变了。

之前还对李承乾喊打喊杀的言官们,这会儿一个个都改了口风,开始歌颂起他的“仁德”来。

李二听着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

他看了一眼站在人群中,同样一脸震惊的庆修。

庆修也正看着他,眼神里,全是“这他娘的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茫然。

俩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困惑。

这出戏,不是他们安排的。

那又是谁,在背后导演了这一切?

而东宫里,李承乾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也是一脸的懵逼。

的卢马?

下跪?

祥瑞?

我什么时候献的?我怎么不知道?

他看着眼前同样一脸茫然的李元昌等人,只觉得,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对他来说,是好事。

天大的好事!

“快!快去查!这匹马,到底是从哪来的!”李承乾激动得语无伦次,“不管是谁送的,他都是我李承乾的大恩人!!”

整个长安城,都因为这匹突然冒出来的“祥瑞”的卢马,而陷入了一场狂欢。

百姓们奔走相告,都说这是上天对大唐的肯定,是陛下圣明的结果。

而朝堂上,关于要不要重新启用大皇子李承乾的讨论,也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仿佛一夜之间,那个因为炸炉案而声名狼藉的废太子,又醒了!

庆修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脑子还是一团浆糊。

这事儿太邪门了。

他活了两辈子,也没听说过马会给皇帝下跪的。

就算是后世训练得再好的马戏团的马,也不可能在太极殿那种庄严肃穆,人多嘴杂的环境下,做出这么精准的动作。

而且,那匹马的神俊,确实是他生平仅见。

难道……这世上真有什么科学解释不了的祥瑞?

庆修晃了晃脑袋,把这个可笑的念头甩了出去。

他宁愿相信这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也不相信什么天降祥瑞。

可到底是谁,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导演了这么一出大戏?

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帮李承乾翻身?

庆修想不通。

李承乾现在就是一条死狗,谁会闲着没事,去扶他一把?

难道是李承乾的死忠?可他们哪来这么神的一匹马?

“国公爷,咱们现在去哪?”二虎在旁边小声问道。

“回府。”庆修揉了揉眉心,感觉比跟人打了一仗还累。

这长安城的水,真是越来越深了。

回到庆国公府,庆修把自己关进书房,谁也不见。

他需要静一静,好好捋一捋这件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是李承乾。

一个原本已经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废太子,就因为这匹马,突然就有了翻身的可能。

至少,在民心跟舆论上,他已经扳回了一城。

其次,这件事对谁最不利?

毫无疑问,是魏王李泰,还有他庆修。

他们俩刚把李承乾踩下去,结果人家转头就搞出个“天降祥瑞”,这不等于是在啪啪打他们的脸吗?

尤其是他庆修,前脚刚用流言把李承乾搞臭,后脚人家就祥瑞加身了。

这让朝堂上的人怎么看?让李二怎么想?

会不会觉得,是他庆修在公报私仇,刻意打压大皇子?

庆修越想,头越疼。

这一招“祥瑞”,玩得太高了。

它不像炸炉案那么血腥,那么直接,但杀伤力,却一点也不小。

它动摇的,是人心。

“到底是谁呢?”庆修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脑子里把所有可能的人都过了一遍。

长孙无忌?不像,他没理由帮李承乾。

侯君集?他跟李承乾是走得近,可他一个武夫,能想出这么精妙的计策?

剩下的那些朝臣,更没这个胆子和能力。

难道……是李承乾自己?

他从哪弄来的这么一匹神马?又是怎么训练的?

庆修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他头疼的时候,书房的门被敲响了。

“夫君,是我。”是苏小纯的声音。

“进来吧。”

苏小纯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看到庆修那愁眉不展的样子,心疼的说道:“夫君,还在为朝堂上的事烦心吗?”

“嗯。”庆修点了点头,接过参汤,一口喝干。

“别太累了。”苏小纯柔声劝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陪着你。”

庆修看着妻子温柔的眼眸,心里的烦躁,奇异的平复了不少。

是啊,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呢。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瞎猜,而是静观其变。

对方既然出手了,就肯定还有后招。

他只要等着,看那只狐狸,什么时候露出尾巴就行。

“我没事。”庆修笑了笑,拉着苏小纯的手,“走,陪我出去走走。”

然而,他想静观其变,有人却不想让他闲着。

第二天一早,宫里就来了个小太监,捏着嗓子传话。

“庆国公,陛下口谕,宣您即刻进宫,不得有误。”

又来?

庆修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昨天刚出了祥瑞的事,今天李二就急着找他,肯定没好事。

他换上朝服,跟着小太监,一路心事重重的进了宫。

这次不是在甘露殿,而是在御书房。

庆修一进去,就感觉气氛不对。

李二黑着一张脸,坐在龙椅上,眼神跟刀子似的,直往他身上戳。

御书房里,还站着一个人。

魏王李泰。

李泰这会儿也是一脸的委屈跟惶恐,看到庆修进来,跟看到救星似的,差点没哭出来。

“庆师……”

“闭嘴!”李二一声怒喝,吓得李泰一哆嗦,把剩下的话都咽了回去。

“臣,参见陛下。”庆修躬身行礼,心里已经猜到,八成是跟李泰有关。

“庆修。”李二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你给朕抬起头来。”

庆修依言抬头。

“你看看他!”李二指着李泰,气得浑身发抖,“看看你教出来的好学生!”

庆修一脸茫然:“陛下,魏王殿下他……怎么了?”

“他怎么了?”李二冷笑一声,抓起御案上的一本奏折,狠狠的砸在庆修脚下,“你自己看!”

庆修捡起奏折,打开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

是御史的弹劾奏折。

弹劾的内容,很简单。

说魏王李泰,自从负责科举舞弊案之后,权势日渐增长,门下宾客云集,隐隐有结党营私之势。

更过分的是,奏折里还说,李泰在听闻大皇子献上祥瑞之后,曾在府中大发雷霆,言语之间,对大皇子多有不敬,甚至……对陛下,也有怨怼之词。

庆修看完,心里就明白了。

这是组合拳。

先用“祥瑞”给李承乾造势,然后立刻就上奏折弹劾李泰。

一拉一踩,玩得真溜。

“陛下,臣以为,此乃无稽之谈。”庆修把奏折放到一边,平静的说道。

“魏王殿下的为人,您跟臣都清楚。他或许有些少年意气,但绝非结党营私,怨怼君父之人。这背后,定是有人在恶意中伤,挑拨离间。”

“挑拨离间?”李二的火气更大了。

“那你说说,他府上那些宾客是怎么回事?朕听说,他那个文学馆,都快成第二个崇贤馆了!多少有才之士,都往他那跑!他想干什么?想学当年的秦王府,搞个十八学士吗?!”

这话,就说得非常重了。

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那可是李二自己登基的班底。

他现在拿这个来比喻李泰,可见他心里的猜忌,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李泰吓得脸都白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绝无此心!儿臣只是……只是喜爱文学,想跟那些文人学士,多交流交流罢了!求父皇明察啊!”

“哼,交流?”李二根本不信,“朕看你是野心大了,管不住了!”

庆修看着这父子俩,心里叹了口气。

李二的帝王心术,又犯了。

他既希望自己的儿子有能力,又害怕儿子能力太强,威胁到自己。

之前有李承乾在,他可以扶持李泰来制衡。

现在李承乾倒了,李泰一家独大,他又开始扶持别的儿子,来打压李泰。

这次的“祥瑞”事件,正好就戳中了他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他怕了。

他怕李泰,会成为第二个他。

“陛下。”庆修再次开口,声音沉稳。

“魏王殿下开设文学馆,广纳贤才,此乃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好事。陛下您当初,也是允准了的。”

“至于那些文人学士愿意亲近魏王,那是因为魏王殿下有才华,有胸襟,能与他们谈古论今。这正说明,我大唐皇子,文采风流,是我大唐的幸事啊。”

“至于所谓怨怼之言,更是无稽之谈。臣前几日还与魏王在府中喝茶,魏王对大皇子献上祥瑞一事,也是与有荣焉,何来不敬之说?”

庆修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他先是肯定了李泰编书的功绩,把结交文人,说成是好事。

然后,又亲自下场,替李泰的不敬之言作证。

他是李泰的老师,又是李二最信任的臣子,他的话,分量极重。

李二听完,脸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

但他心里的那根刺,还在。

“那匹的卢马,你怎么看?”李二突然问道。

庆修心里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臣,看不懂。”庆修很光棍的摇了摇头,“臣只是一介凡人,对于天降祥瑞这种事,不敢妄言。”

“你不敢妄言?”李二盯着他,“朕怎么听说,你小子在背后,把人家大皇子都快编排成十恶不赦的混蛋了?”

庆修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这老小子,果然还是记着这茬呢。

“陛下,那都是市井流言,当不得真。”庆修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臣对大皇子,一向是敬重的。”

“哼。”李二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显然不信。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什么。

御书房里,安静得吊根针都能听见。

李泰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许久,李二才缓缓开口。

“庆修,朕知道你疼你这个学生。”他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朕也知道,李泰是个好孩子,没什么坏心思。”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现在,太扎眼了。”

李二看着庆修,意有所指的说道:“承乾虽然有错,但他毕竟是朕的长子。如今他献上祥瑞,于国有功,于民有利。朝堂之上,也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

庆修心里,咯噔一下。

他听明白了。

李二这是,真的动了要重新扶持李承乾的心思。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制衡李泰。

“你去,跟你这个好学生,好好聊聊。”李二的目光,落在了还跪在地上的李泰身上。

“让他,收敛一点。最近这段时间,就不要再搞什么文学馆了,安安分分的在府里待着就行了。”

“至于朝堂上的事,让他,少掺和。”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

这是明明白白的,要削减李泰的权势,让他靠边站。

李泰的身体,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他的脸上,血色尽褪。

他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就因为父皇的猜忌,就要让他放弃所有的努力吗?

他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