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2473章 柱子,你看那个支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3章 柱子,你看那个支架

贾老板的身影刚刚消失在后堂的门帘后,秦浩峰和柱子便对视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在这种古玩店里,坐着等待总显得有些拘束,不如趁此机会四处看看,也许还能发现什么意外的惊喜。

秦浩峰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然后迈开步子,开始在这间充满历史韵味的店铺里闲逛起来。柱子则跟在他身后,两人的脚步声在木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响。

贾老板的“集雅斋”确实名不虚传,各类藏品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四周的博古架上,每一件都散发着岁月的沉香。青花瓷器与粉彩瓷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和田玉雕件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而字画则被精心裱好,悬挂在墙壁的显眼位置。

整个店铺的布局虽然显得有些拥挤,几乎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利用,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秩序感。贾老板通过陈阳的指点,他将这些藏品按照年代、材质和价值进行了巧妙的分类摆放,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秦浩峰的视线在这些珍宝之间游移着,就像一只寻觅猎物的鹰隼。他的眼睛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练就了一种独特的敏锐性,能够在众多物品中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目标。此刻,他正用这种专业的眼光审视着眼前的每一件藏品。

博古架一共分为五层,从上到下摆放着不同等级的物品。最上层通常放置着最珍贵的藏品,而越往下,价值相对递减。秦浩峰的目光先是掠过了顶层的几件明清官窑瓷器,然后缓缓下移,在第二层的玉器上停留了片刻,接着又转向第三层的铜器。

就在他的视线即将移向下一个货架时,突然秦浩峰猛的抬头又向第二层看去,一个相对不起眼的角落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那里的光线稍显暗淡,被上层的几件大型摆件遮挡了一部分,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忽略过去。

然而,正是在这个看似平凡的位置上,静静地躺着一件让秦浩峰眼前一亮的瓷器——一只造型端庄、釉色鲜艳的明代大盘。

这是一只明嘉靖青花五彩云龙纹《兰亭序》诗文大盘,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古瓷爱好者心跳加速。盘子的直径约有三十厘米,在当时算是相当大的规格,制作工艺的难度可想而知。

秦浩峰的瞳孔微微收缩,他能看出这盘子的非凡之处。

嘉靖时期的五彩瓷器向来以色调浓艳着称,这只大盘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红、绿、黄、紫等彩色在白色的底釉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得格外醒目。青花部分的发色深沉而纯正,那种特有的蓝色调在明代嘉靖年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盘面上的云龙纹绘制得极其生动,巨龙在云雾中翻腾,鳞片、须髯、爪牙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龙的表情威猛而不失威严,仿佛随时都要从盘子里跃出来一般。整个纹饰布局饱满却不显拥挤,展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艺。

盘子通体施以素白釉,釉面莹润如玉,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胎体虽然看起来纤薄,但质地却异常坚硬,这正是明代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盘口的内外壁都绘制着精美的云龙纹,这种装饰手法在当时是相当考验工匠技艺的。

最让秦浩峰感到震撼的,是盘子内部那些密密麻麻的楷体字。那是王羲之的千古名作《兰亭序》,每一个字都写得端庄大方,笔画流畅而有力。能在瓷器上写出如此精美的书法,足以说明当时的工匠不仅精通制瓷技艺,还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修养。

盘口处清晰地刻着“大明嘉靖年制”六个楷书字款,字体工整,刀法娴熟,这是官窑瓷器身份的最好证明。

然而,这件嘉靖五彩再有魅力,也不是他关注的地方。引起秦浩峰注意的地方,是盘子底部,落在了那个承托着大盘的木质支架上。刹那间,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猛然抓住,剧烈地跳动起来,瞳孔在瞬间收缩到了极点。

因为他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木质支架。

那支架造型古雅,木质黝黑,呈现出一种温润的包浆感。秦浩峰的目光死死盯着那支架的每一个细节——三足鼎立的结构,足部微微外撇,每个足尖都有着岁月磨损的痕迹。支架主体采用卯榫结构,没有一颗钉子,完全是古法制作。

木质表面那种深沉的黑色不是人工染制,而是经年累月自然氧化形成的包浆,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

其结构、款式、甚至上面细微的磨损痕迹……

秦浩峰太熟悉了!特别是支架顶端那个圆形凹槽的边缘,有三处极其细微的缺口,位置、大小、形状都一模一样!

秦浩峰的大脑瞬间回到了那个让他记忆深刻的下午。就在不久前,方大海方局长神秘兮兮地拿来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木支架,请阳哥帮忙看看,这上面放着一件什么物件。

此刻看到这个,和当时方大海拿来的支架一模一样,秦浩峰只觉得一股热血瞬间涌上头顶,他知道那个支架后面牵着一宗大案心跳骤然加速,每一下都重重地撞击着胸腔。

他强行压制住内心的激动,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表情恢复平静。脸上尽量不露出任何异常,甚至还故意做出一副对那个支架毫不在意的样子。

他装作继续欣赏其他东西的样子,目光从那个支架上移开,假装在观察旁边的一件青花瓷瓶,但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支架。慢慢踱步到柱子身边,每一步都显得极其自然。

当距离柱子足够近时,他微微侧过身,用极低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柱子…看…看那边货架上层…那个嘉靖五彩大盘!”

柱子先是愣了一下,眉毛微微皱起,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摆弄古玩的动作。他转过头,目光落在秦浩峰的脸上,只见对方的眼神中有种异样的光芒在闪烁——那是一种极力想要掩饰,却又按捺不住的兴奋和紧张混合的神色。

他顺着秦浩峰极其隐晦的眼神示意,小心翼翼地朝那个方向望去。目光扫过一排排精美的瓷器,最终落在了那只明嘉靖青花五彩云龙纹诗文大盘上。

“咋了,你看上这盘子了?”柱子故意装作轻松的样子,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撇撇嘴说道,“不就是一只嘉靖五彩诗文盘么?”

“虽说品相不错,绘工也算精细,但咱们店里不也有么?只不过不是诗文款,是龙纹的,论起来比这个还要精美好多了呢!这种东西市面上虽然不多见,但也称不上什么稀世珍品。”

“不是盘子!”秦浩峰压低声音,几乎是用气音在说话,同时不动声色地朝柱子身边挪了挪,装作在仔细观赏其他展品的样子。

他的唇几乎贴到柱子的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急切地说道:“你仔细看盘子下面那个支架!那个木质支架!”

柱子闻言,目光立刻从精美的瓷盘转移到了下方。当他看清楚那个承托瓷盘的木质支架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了原地。那造型,那包浆,那磨损的痕迹……天哪,这不正是前几天方大海神神秘秘拿到店里来的那个吗?

柱子对那天的支架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当时方局长一进门就神色凝重,直接找阳哥。柱子的反应比秦浩峰更加直接和剧烈,他猛地倒吸一口凉气,胸膛急剧起伏,差点就要惊呼出声。

他缓缓转过头,用一种近乎惊恐的眼神看向秦浩峰,那眼神中满含着震惊、困惑和恐惧。

“糖豆,这…这…这不是上次大海哥拿过来的那只么?一模一样的纹路,这怎么可能?怎么会在这里出现?难道世上真有如此相似的物件?还是说…”

柱子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性,每一种都让他感到毛骨悚然。他想起了那天阳哥和方局长谈话时的严肃表情,想起了阳哥后来那意味深长的嘱咐,想起了自己对这个支架的深刻印象…这一切都在告诉他,眼前的这个发现,很可能牵扯到某个天大的秘密!

秦浩峰看到柱子的反应,心中既满意又担心。满意的是柱子确实认出了那个支架,证明自己的判断没错;担心的是柱子的反应过于激烈,很可能会被贾老板察觉到异常。

秦浩峰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眼神变得异常凝重,那双眸子中闪烁着一种决断的光芒。他用极其细微的动作示意柱子稳住,千万别露出破绽,同时在心中快速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大发现。

就在这时,帘子响动,“哗啦”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店内格外清晰,贾老板抱着几个长长的锦盒从后面出来了,那些锦盒看起来颇有分量,他小心翼翼地托着,生怕有丝毫闪失。

脸上带着那种老古董商人特有的神秘笑容:“二位久等了,来看看这几幅,都是清中期名家的精品,保证能给你们店里增光添彩!”他的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仿佛手中抱着的不是画卷,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秦浩峰的心脏此刻还在为那木支架狂跳不止,但贾老板的突然出现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他和柱子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包含了太多信息——震惊、警觉、还有一种“千万别露馅”的紧迫感。

两人心有灵犀,瞬间达成了默契,柱子的眼中还残留着刚才看到那木支架时的震撼,但此刻也强行收敛起来,配合着秦浩峰的节奏。

两人脸上立刻堆起和刚才别无二致的笑容,那种笑容是如此自然,如此完美,刚才的紧张和激动荡然无存。他们同时转身迎向贾老板,步伐轻松,神态从容,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只是两个普通的古玩商人在逛店挑货而已。

“哎呀,辛苦贾老板了!快让我们开开眼!”秦浩峰热情地说道,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和兴奋,所有的注意力都已经被那些画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