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半夏花开半夏殇 > 第965章 夜色潜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阴郁的天空衬得窗外灰蒙蒙的,但高槿之笔下的线条却日益清晰、坚定。他开始在素描本上记录下末班车窗外那些固执的光点,记录下站台上匆匆的剪影,记录下那对相互搀扶的夫妇模糊却温暖的背影。石墨在纸张上摩擦,发出的沙沙声,成了他深夜归家后最常聆听的乐章。这种创作不再是内心汹涌情绪的宣泄,更像是一种平静的观察与铭刻,为那些流动的、易逝的瞬间赋予一个沉静的形态。他甚至开始画一些静物——桌上那袋所剩不多的小饼干,窗台上积了灰的空花盆,一枚随意搁在桌上的、形状奇特的公交车钥匙。这些寻常物件,在他的笔下似乎也承载了某种沉默的故事性。

手机偶尔会在深夜响起,大多是向杰发来的生活碎片,一张龚思筝新插的花作,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或者仅仅是抱怨一下工作的琐碎。高槿之的回复依旧简洁,但那份心照不宣的懂得,在字符间静静流淌。他也会和那个给他饼干的女孩,有简单的点头之交,有时她会换一种口味的自制小点心给他,依旧用那种粗糙的油纸袋包着,附上一个腼腆的笑容。高槿之会认真地吃完,然后在下一次轮休时,将洗净晾干的油纸袋折好,放在她常坐的那个座位旁边。一种缓慢、稳定而健康的连接,似乎正以这种微小的方式,在他与世界之间悄然重建。

许兮若的生活则像是被注入了更多阳光。烹饪课成了她每周的期待,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如今能从容地端出几道像样的菜肴,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治愈的力量。她甚至买了一本漂亮的食谱手账,用彩色胶带和贴纸装饰,认真记录每一道菜的成败心得。窗台上的茉莉花又结了几个饱满的花苞,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与凯桥和林晚舟的相处也更加自然,偶尔去“一米阳光”坐坐,喝杯茶,聊聊天,感受着那种家人般的温暖,内心却再无波澜。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六早晨,许兮若和好友安安约好去城郊的植物园踏青。她早早起来,换上一身轻便的运动装,对着镜子涂防晒霜时,心情如同窗外湛蓝的天空。然而,一个电话打破了晨间的宁静。

“喂,小可爱,”哥哥的声音带着歉意,“我临时要去接个朋友,你的车……我可能下午才能还你。”

许兮若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叹了口气:“哥,我跟安安约好了呀。”

“对不起对不起,要不你打车去?哥给你报销!”哥哥连忙保证。

“算了,”许兮若看了看时间,“这个点去植物园方向容易堵车,打车费也太夸张了。我查查公交线路吧。”

她挂了电话,快速在手机地图上搜索起来。幸运的是,有一条直达植物园门口的公交线路,虽然需要将近一个小时,但时间充裕,也省去了停车的麻烦。她跟安安说明了情况,约定在植物园门口汇合。

收拾好水壶、零食和遮阳帽,许兮若背上双肩包出了门。春末夏初的风带着暖意和植物的气息,吹在脸上十分惬意。她走到公交站台,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同样准备出游的市民。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新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公交车缓缓进站。许兮若跟着人群排队上车,低头翻找着公交卡。她并没有特别注意驾驶座上的司机,直到刷完卡,下意识抬头道谢时,目光撞入了一双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眼眸。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滞了一秒。

高槿之穿着深绿色的司机制服,戴着白手套,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收紧。他也看到了她。阳光下,她的头发挽成了利落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脸上带着运动前的红晕,眼神清澈,带着一丝纯粹的惊讶。

“……兮若?”他的声音比记忆中更加低沉,带着一丝不确定。

“槿之?”许兮若几乎是同时开口,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你……这是你的班次?”

“嗯。”高槿之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很快又移向前方上车的乘客,职业本能让他迅速恢复了平静,“找个位置坐好。”

许兮若有些恍惚地“哦”了一声,下意识地往后车厢走去。心脏在胸腔里不规律地跳动着,说不清是意外、尴尬,还是某种更深沉的情绪。她选了一个靠窗的单人座位坐下,将背包抱在胸前,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却什么也没看进去。

她怎么会坐到他的车上?这巧合未免太过戏剧性。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似乎已经隔了很远,远得像上辈子的事情。记忆的碎片纷至沓来,那些炽热的、痛苦的、冰冷的画面,与眼前这个穿着制服、沉稳操控着方向盘的男人的侧影重叠,又迅速剥离。

高槿之同样心绪微澜。通过上方的后视镜,他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坐在中后排,阳光透过车窗,在她身上跳跃。她看起来……不一样了。具体哪里不同,他说不上来,似乎更沉静,也更明朗,像被仔细擦拭过的玉石,温润而有光泽。他想起陈医生的话,想起那些小饼干,想起深夜素描时内心的平静。此刻,她的突然出现,像一颗石子投入渐趋平稳的湖面,但似乎……并未激起预想中的惊涛骇浪。

车辆平稳地行驶着,报站声、乘客的低声交谈声、发动机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车厢内弥漫着一种日常的、公共空间的氛围,冲淡了两人之间那点微妙的私人历史。

过了几站,乘客渐渐少了些。在一个漫长的红灯前,高槿之透过后视镜,看到许兮若似乎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正低头看着手机,大概是在跟朋友联系。他犹豫了一下,拿起旁边水杯架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然后状似无意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传到后车厢:“去植物园?”

许兮若抬起头,从后视镜里对上他的目光,点了点头:“嗯,跟安安约了去踏青。”

“天气不错。”他说。

“是啊,难得这么好的天。”她回应道。

简单的对话,干巴巴的内容,却像一把钥匙,轻轻撬开了凝固的空气。沉默再次降临,但不再是之前的紧绷,反而多了一丝……探索的意味。

又过了一站,许兮若像是鼓起了勇气,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些许好奇:“你……开这条线多久了?我记得……你之前不是开这条线路的。”

“换了很久了,大概快半年了吧。”高槿之回答,目光依旧看着前方路况,“之前一直在跑夜班。”

“夜班……很辛苦吧?”

“习惯了。挺安静的。”他顿了顿,补充道,“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城市。”

许兮若想起了他曾经对夜景的痴迷,那些画在速写本上的、模糊而情绪化的街灯与光影。她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问下去。有些话题,需要小心翼翼地绕开。

车辆驶入一段林荫道,阳光被茂密的枝叶切割成碎片。高槿之似乎思考了一下,再次开口,语气平静:“你呢?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许兮若下意识地回答,随即觉得这回答太过笼统,又补充道,“工作上了正轨,也……在学些新东西,比如做饭。”

高槿之似乎微微怔了一下,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是吗?挺好。”

又是一段短暂的沉默。然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极其自然地接了一句:“我记得你以前,连煎蛋都会糊锅。”

这句话不带任何嘲讽或怀念,更像是一种对遥远过去的、客观的陈述。许兮若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出来,那笑声很轻,带着点自嘲:“是啊,所以现在能成功做出一锅罗宋汤,都觉得是了不起的成就。”

听到她的笑声,高槿之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放松,嘴角也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一种奇异的氛围在车厢里弥漫开来,仿佛那些尖锐的过往,被时间打磨掉了棱角,变得可以偶尔提及,而不再引发疼痛。

“末班车……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人吗?”许兮若换了个话题,带着一丝好奇。

“各种各样的人。”高槿之回答,“有喝醉的,有失眠的,有刚下夜班的,也有……只是不想回家的人。”

他简单讲了讲那个总在固定站点上车的环卫工人,讲了讲那几只熟悉的流浪猫,甚至轻描淡写地提到了那对爆胎的夫妇。他的描述简洁而克制,没有过多渲染情绪,但许兮若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沉静的观察与理解。

她静静地听着,偶尔回应一两个字。她发现,高槿之变得比以前更沉默,但也更……稳定。像一棵经历了风雨,根系却扎得更深的树。

车辆缓缓靠近植物园站。许兮若看到了站在站台上翘首以盼的安安,她站起身,准备下车。

“我到了。”她说。

“嗯。”高槿之点了点头,平稳地将车停靠在站台。

许兮若走到前门,在下车前,她停顿了一下,回头看向他。阳光透过前挡风玻璃,照亮了他侧脸的轮廓,制服领口挺括,神情专注而平静。

“高槿之,”她轻声说,“再见。”

高槿之转过头,目光与她相接。那双曾经盛满激烈情绪的眼睛,此刻像两潭深水,波澜不惊。他微微颔首:“再见,玩得开心。”

车门在她身后关上。许兮若站在原地,看着那辆公交车汇入车流,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心中有一种非常奇异的感觉,不是怀念,不是伤感,也不是激动,更像是一种……释然。仿佛某个悬而未决的章节,终于被轻轻合上,虽然书页边缘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但已经不再影响阅读接下来的内容。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安安跑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

许兮若回过神,笑了笑:“没什么,碰到个……老朋友。走吧,我们进去。”

那天踏青,阳光很好,花草很美,她和安安拍了很多照片,笑得没心没肺。关于公交车上偶遇高槿之的事,她只简单跟安安提了一句“碰巧坐到了他开的车”,便不再多言。安安体贴地没有追问。

生活回到原有的轨道。许兮若继续着她的烹饪课,打理着她的茉莉花,偶尔和同事朋友小聚。高槿之依旧驾驶着他的末班车,用素描本记录着城市的睡颜。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许兮若刚洗完澡,窝在沙发里看一部老电影,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是一条游戏邀请,来自一个她几乎快要忘记的Id——那是过去她和高槿之经常一起玩的联机游戏。

她怔住了。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着。电影里的对白在耳边模糊地响着。

几秒钟后,她拿起手机,点了接受。

游戏里,两人都没有开语音。熟悉的地图,熟悉的操作,配合却因为生疏而显得有些笨拙。偶尔会因为失误而一起死掉,屏幕上跳出灰色的“失败”字样。

在一局结束后等待匹配的间隙,高槿之的游戏角色在原地跳了跳,然后在聊天框里打出一行字:“手生了。”

许兮若看着那行字,嘴角微微扬起,也打字回道:“彼此彼此。”

没有过多的交流,新的一局开始。这一次,配合似乎顺畅了一些。一种久违的、专注于同一目标的默契,在沉默的按键声中悄然复苏。

从那以后,偶尔,在两人都有空的晚上,游戏邀请会悄然出现。有时是许兮若发起,有时是高槿之。他们像约定俗成,不开语音,只靠游戏内的信号和简单的文字交流。一起在虚拟的世界里打怪、闯关、完成任务。胜负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无需多言、并肩前行的感觉。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很久以前,还是朋友的时候,偶尔约着晚上没事打打游戏,吐槽一下白天的琐事。只是现在,他们不再吐槽,只是安静地玩着游戏,享受着这份意外重建的、轻描淡写的连接。

有时,打完几局,高槿之会发来两个字:“下了。”

许兮若会回:“嗯,我也睡了。”

然后,各自退出游戏,回归自己的现实夜晚。

高槿之会在放下铅笔后,偶尔拿起手机,看到那个熟悉的游戏图标,会觉得这个夜晚似乎更完整了一些。而许兮若,在结束一天忙碌,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时,也会感到一种纯粹的、无需背负任何情感负担的放松。

他们像两条曾经交汇又分离的河流,在各自奔流的途中,偶然发现了一条地下暗河悄然相通。水流平缓,温度适宜,滋养着两岸重新生发的、细微的绿意。不去追问这暗河将流向何方,只是珍惜着此刻的宁静与陪伴。

夜色依旧深邃,城市依旧在远方呼吸。但在这片寂静之下,有些东西,正在以一种新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生长。前路依旧漫长,但行走的人,内心似乎都多了一分笃定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