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祷战不是求助,是宣判。”瓦勒里安的嗓音很低,“我们不再仅仅合拍、成形,而要把名与罪写进心火里。圣裁骑士,从此刻开始铸成。”
他把新的仪式图铺开,名为《判词律》:
外环仍是护律,但在四方位各添一处“判台”;
内环分三段:宣、烙、束;
回音井改为“判井”,井壁嵌入白灰秤的小权星,随声起落。
旁注寥寥几句,像刻在骨上的短法条:
“愿先于力,名先于火。愿不够,火自灭;名不清,火反噬。”
“裁非杀,裁为秩。死者,入拍;生者,守拍。”
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些东西只有自己体会才能看懂,相比于晦涩难懂的魔法修炼方法,这新诞生的歌者力量已经算是够简单明了的了,但是没有经历过还是很难一眼看懂,更别说掌握了。大白话的确能让大多数人看懂,但是会产生歧义,一句话解释明白了,虽然能让人读懂,但也失去了某种力量,据说在大魔时代,魔法师的一个字就相当于想在一连串的魔法咒语,那个字就蕴含着让天地共鸣的力量,如果把那个字详细解释出来,反而失去了某种力量,也没有了神奇之处。
赛勒斯上前行礼:“从我开始。”
瓦勒里安摇头:“你已是定梁,不先入火。空白最见真。”他的目光掠过人群,落在莱因哈特,又移开,最后停在伊利奥身上。
“小的?”伊利奥脊背一紧。
“你是歌驱型。”瓦勒里安说,“火不许你唱得漂亮,只许你唱得正。你若稳,便知圣裁能不能在人声里立住。”
伊利奥咽了口唾沫:“我——可以。”
伊利奥赤膊立在判井前。玛拉把白灰秤挂起,秤尾是一枚极小的灰星,像凝在空中未落的泪。
“说你的愿与罪。”瓦勒里安站在秤旁。
“愿……”伊利奥看着井,“愿我唱得稳,让别人活。”
“罪?”
“我……仍然怕疼。怕死。也怕看见别人死。”
秤星微颤,向愿轻轻一倾,又缓缓回正。
瓦勒里安没表扬,也没苛责,这本就是一种救赎,跟别人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基本能通过:“记名。”
修伯特把刻刀递来。伊利奥咬牙,将自己的名字刻下:不是漂亮的圣字,是他从小练的那一笔一划。血珠渗出,顺着字根滑进皮肤里。
秤星稳了。
“入环。”瓦勒里安抬手,“宣——烙——束。”
宣,仍是歌,以“宣读曲”替代门槛曲。合唱队不唱“神”,只唱名”:
“伊—利—奥——在。”
“伊—利—奥——愿。”
“伊—利—奥——守。”
那一声声“在”“愿”“守”,像一个个木桩沿着他胸口的骨头盯了下去。痛从第一根桩开始便喷涌而出,沿着肋骨向四野散。伊利奥学着在痛里找到某种节奏,每一次吸与吐,都像把风往胸口里倒灌而入。
烙,是骨刻。符纹匠没有去追求繁复,只有三笔:一笔在胸骨上,写“在”;一笔在左肋,写“愿”;一笔在右肋,写“守”。每一笔下去,玛拉点一滴圣油,油入血,血成光。
烙到“守”时,瓦勒里安轻轻把那截骨灯塞进胸骨刻出的灯位,不是深埋,是扣住。
火并不猛,只是一点极细的光亮在骨中燃了起来。伊利奥胸腔里仿佛忽然多了一枚立正的小兵,使得他整个人在黑暗里也不会迷路。
“束。”瓦勒里安用圣裁轮轻触灯位。银环虽裂,却像一只执拗的手,把骨灯与骨骼扣紧在了一起。
合唱队的缝合曲转为“合判曲”,小拍密如针脚。
伊利奥的痛像赤潮退回,余下一片安静的呼吸声——灯在,痛听灯的;灯不灭,拍不乱。
他吐出第一口裁声,声音不像以往那样亮堂,而是沉、短、硬,像木锤正正落在案上:“在。”
第二口:“愿。”
第三口:“守。”
白灰秤的星连跳三下,每跳一下,都把位于胸腔里的判井回声扣牢一分。
“记。”瓦勒里安转身对修伯特,“伊利奥——裁火合;骨灯立;不失拍。”
伊利奥从由圣歌产生的能量之环中走下,汗水与血水沿腰线淌。他没笑,自觉退到一边,像新接了值守任务的哨兵那样站稳。他忽然发现:自己不那么怕疼了,并不是痛变小,而是他胸口有了一盏凝聚自己信念和信仰的灯了——疼来时,眼睛里也满是该走的路。
“下一位。”瓦勒里安点向莱因哈特。
战争仍在继续,所以需要由新的人加入,提升,他们是后起之秀,是余烬骑士,而这条歌者之路也需要无数的先驱者来探索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大陆中生存,强大起来。
强壮的青年躺上碎台,白灰秤一挂,他的秤星沉了片刻——“罪”重。莱因哈特自己坦言:“我杀过投降者。”
秤星畸斜,回不正。
广场一片安静,只有判井里极轻的回声在滴答。
瓦勒里安没有对他怒喝,也没有开脱。他将白灰秤再挂高一寸,改了个角度,让秤星落在判台北侧:“补愿。”
“补什么?”莱因哈特嘶哑。
“护二名后来者。”瓦勒里安说,“自今日起,护两名尚未受痕者过三场。护不住,则秤再斜三分;护住,则秤回正。”
莱因哈特沉默,咬牙,向判井刻下“护二名”三字。
秤星回半分,未全正。
“够了。”瓦勒里安颔首,“你的罪先欠着,继续活着赎罪。”
骨刻开始。莱因哈特的火来得猛,骨灯入位时差点在胸膛炸开,圣裁轮在他胸口连连轻扣——一下一下,像在暴躁地说着“站好”。
“合。”合唱队把他的愤怒唱成句,把句唱进拍子中,如果星落在这里,一定会觉得这场面有一种说唱的味道。
他坐起时,眼睛仍亮,却不再快要炸开。他往下一站,按住胸口,说了自己裁声后的第一句话:“护二名——后可活。”
玛拉在边注添字:“欠愿可裁,裁后须还。”
二十一人入环,十四人立灯,其余七人骨灯不合——不是死,而是熄灭。他们被暂时按在环外,服从“归营”与“补律”,待愿与名完成后再次填充,否则就永远陷入沉睡,直到能量耗尽,生命之火熄灭。
赛勒斯这才上前,脱甲入环。白灰秤几乎不动,秤星在“愿”那侧像一口浅井里的月亮,平平稳稳。
“愿?”
“守镇与路。”
“罪?”
“曾焚怀疑者,但焚得太快了些。”
秤星震了一震,轻微回正。
赛勒斯在判井边刻下两个字:“迟焚。”
瓦勒里安望着他,许久,道:“可。”他把圣裁轮轻扣赛勒斯胸口,银环碎处与赛勒斯的伤痕处严丝合缝。
“升列。”他宣布,“今日之后,执轮者为‘圣裁骑士’,其余入‘裁队’。”
塞琳把断刃反系在背上,肩头的披风落到更低的位置,露出胸前一小截轮痕。她的裁声极短:“在。”像刀子出鞘又入鞘。
卡洛恩没有入轮,他仍是能量传输的梁,站在判台旁用木腿“笃”地记每一拍。他不必说“在”,他目前就是回应在的存在。
典仪室门外,风从瓦尔恩街巷绕过来,带着盐、面、灯的气味。灰章新刻了两条:
“裁队出镇,灯先行。”
“凡遇白石,先问名,再问罪,再问愿。”
“从今天起,问罪不是吓人,是给人指明前进的路。”玛拉对童唱坊的孩子们说,“谁说得清自己的罪,谁就能把路走稳一点。”孩子们懵懂点头,又在黑板上写下新学的三字:在、愿、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