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周建军到了厂里,天才彻底大亮,车间里还透着股隔夜的机油味。

周建军放好东西,也没歇着,

先拎起墙角的暖水壶,去锅炉房给师傅李建设打了满满一桶热水,倒进桌上的搪瓷缸里,又细心地晾着。

接着,他拿起抹布,把李建设常用的那套扳手、卡尺挨个擦了一遍,连工具盒角落里的铁屑都剔得干干净净,

这些都是他每天来的必修课,

虽说他现在已经有了二级工的水平,还上手了三级工件,但毕竟还是个学徒工, 这些工作就是他要做的。

等这些准备活儿做得差不多了,他才走到师傅负责的机床前,手搭在冰凉的操作杆上,闭着眼回忆昨天练的那套三级工件工序:

进刀的角度该偏几度,转速调到多少能保证精度,退刀时怎么避免工件表面起毛刺......

每一个细节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甚至连昨天机床运转时的细微震动都仿佛能感觉到。

倒不是周建军不想立刻上手实操,因为车间还没有正式上班,三级工件的坯料还没从仓库领回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先在心里把流程过熟了。

又等了约莫一刻钟,车间的铁门 “哐当” 一声被推开,工友们的身影陆陆续续涌了进来,

脚步声、说笑声混着脱外套的窸窣声,瞬间把车间填满了。

李建设也夹在人群里,手里拎着个装着窝头的饭盒,看见周建军时,眼里露出点赞许的笑意。

这会儿的周建军刚从机床前转过身,额头上还带着点薄汗。

不少工友瞧见他,都忍不住开口夸:

“建军,又是第一个到啊!这股劲头,咱们车间没谁能比!”

一位老师傅扛着工具箱走过,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佩服。

旁边刚走到工位的小王也接话:

“可不是嘛!每天来最早,走得最晚,就这股下苦功的劲儿,技术能不往上蹿?”

有人干脆冲李建设喊:

“李师傅,您这可是收着宝了!建军这徒弟,可比咱们当年灵透多了!”

一个年轻些的工友凑过来,眼里带着些得意,

“建军都能上手三级工件了,这次考核要是过了,咱们车间可就出了个最年轻的三级工,这得让别的车间眼馋坏了!”

李建设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花,却故意板起脸摆了摆手:

“你们可别瞎吹,建军这手上的技术还差得远呢,还得再磨上半年载。这次能稳稳当当过了二级工的考核,就不错了!”

这话明着是谦虚,眼角眉梢的得意却藏不住。

车间里的老少爷们都是人精,哪能听不出来?

顿时一阵哄笑:

“李师傅这是怕咱们把建军夸飘了啊!”

“就是,昨天我亲眼见建军车的那个轴,做的精度可不比三级工差!”

“李师傅这是揣着宝贝怕人惦记,咱们懂!”

李建设被说得脸上发烫,也没再搭话,拎着饭盒径直走到自己工位前。

看见桌上晾得正好的搪瓷缸,他顺手端起来抿了一大口,温热的水流过喉咙,舒坦得他咂了咂嘴。

放下缸子,他从工具箱里掏出老花镜戴上,瞥了眼旁边摩拳擦掌的周建军,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坯料我跟仓库打好招呼了,估摸着再有十分钟就能送过来,今儿接着练三级工件,特别是镗孔的时候,进给量别贪快,稳着来。”

“知道了师傅。”

周建军笑着应道,眼神中满是自信之色。

李建设看着他这模样,嘴角几不可察地往上翘了翘,随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没再多说,转身从工具箱里翻出本翻得卷边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往台面上一放,却没立刻翻开,只是用手指敲了敲封面,

那是在告诉周建军,等坯料的空当,再把理论参数过一遍。

周建军也没客气,拿起那本卷边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指尖在书页上滑了两下,很快就翻到昨天夹着书签的地方,

那是关于三级工件工艺的章节,页边空白处还留着李建设用铅笔写的批注,密密麻麻记着不同材质对应的进给参数。

虽说关键数据早就刻在脑子里了,可他还是逐字逐句看了起来。

手指在 “切削速度与工件硬度对应表” 上点了点,又对着旁边的公式算了一遍,心里那点底气又足了几分。

老话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机械加工的活儿也一样,理论嚼得越透,手上的活儿才能越稳。

没过多久,车间里的机床轰鸣声渐渐连成一片,“哐当哐当” 的金属撞击声、“滋滋” 的切削声混在一起。

周建军合上手册往台面上一放,见李建设已经开始装夹工件,便快步凑过去打下手。

整个上午,周建军就这么跟在李建设身后,递工具、量尺寸、清铁屑,

偶尔李建设停下来喝口水的空当,还会指着昨天周建军做的工件上的瑕疵给他讲解:

“你看这刀痕,间距不均匀就是进给量没稳住,回头自己练的时候多留意。”

时间在机床的轰鸣里悄悄溜走,下午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李建设终于把今天要交的一批工件全做完了。

他直起身捶了捶腰,冲周建军扬了扬下巴:

“行了,剩下的时间归你,把仓库送的坯料拿过来吧。”

周建军心里跟明镜似的,师傅之所以这么赶,就是为了空出时间好让自己上手,

所以听见李建设开口,他先转身拿起桌上晾得正好的搪瓷缸,双手递到师傅面前:

“您先喝点水歇会儿,刚忙完。”

李建设接过缸子,“咕咚” 灌了大半口,才把缸子往台面上一放。

周建军这才转身走向角落,拖来装着坯料的木箱。

看着周建军利落的动作,李建设顺势往旁边的板凳上一坐,嘴上却没闲着:

“先别急着开机,先看看坯料有没有问题,要是有问题,你就是手艺再精也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