荬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苦苣菜、野苦荬
1
。根垂直直伸,多少有根状茎;茎直立,有细条纹,上部或顶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基生叶多数,与中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黄色;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基部连合成环1
;种子较小,成熟的种子具伞状白色冠毛4
。花果期1-9月1
。
苣荬菜分布范围广,几乎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宁夏、新疆、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份均有分布1-3
。其生长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基生叶多数,与中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或倒向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全长6-24厘米,宽1.5-6厘米,侧裂片2-5对,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圆形或耳状,顶裂片稍大,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全部叶裂片边缘有小锯齿或无锯齿而有小尖头;上部茎叶及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披针形或线钻形,小或极小;全部叶基部渐窄成长或短翼柄,但中部以上茎叶无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顶端急尖、短渐尖或钝,两面光滑无毛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长1-1.5厘米,宽0.8-1厘米,基部有稀疏或稍稠密的长或短绒毛。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长4-6毫米,宽1-1.5毫米,中内层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3毫苣荬菜水平根可分生出新植株,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在1个生长期内,能够从几株扩展成1个单纯的苣荬菜群落;耕翻耙地时,苣荬菜的水平根极易被耙断,当其水平根与母株分离后,在适宜的环苣荬菜栽培地应具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等优点,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有利于其地下匍匐茎的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而对于质地黏重的土壤需进行改良工作,将腐熟的有机肥和细河沙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匀洒在地表并深翻土地,耙细、粑平即可;做畦,将地块沿着南北方向分割成宽1.2米的条状地块,每个地块起垄境条件下便能形成新的植株米;全部总苞,氮肥充足时,能够延长生殖生长期,叶片肥厚而口感好等,每次采收苣荬菜之后,追施尿素;施肥后,结合小水漫灌,可发挥肥效并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但不可产生积水片顶端长渐尖,外面沿中脉有1行、村边或河边砾石滩1
。苣荬菜的匍匐茎横走地下,较抗寒;喜光植物;喜潮湿,能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
2
。
苣荬菜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洗净后常蘸酱生吃或凉拌,也可炒食,在饥荒年代,苣荬菜是可食用的野菜之一2
,在简单发酵后可制成酸菜、烘干富含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