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一时间湿了眼眶。
章素柔身体状况稳定,可还是有随时犯病的危险,一旦犯病就需要花钱买命。林跃拿着郑庆仁的钱信心满满的去养鸡,多次表示有能力负担章素柔的医药费,可林婉对此并不放心。
倘若林婉每月有丰厚的工资可拿,这个忧虑就不存在了。
可以说,郑庆仁帮林婉扫清了所有读大学的障碍。
“那我也不能不干活,白白领工资。以后周末和节假日还有寒暑假,我都过去上班。不够的,等我毕业后……”
林婉跳上了三轮车里,郑庆仁蹬着,行驶到了一半路程,林婉忍不住的说:“郑厂长,在平和县时,我听到许多关于你的信息。你被冤枉关了好长时间,出来后加工销售药材,承包倒闭的车辆厂生产三轮车,投资酒厂,卖家用电器,这些行业,都毫不相干,可你每一个干的都很好。
这些成就,相对于你的出身,应该是传奇。
最近一段时间你对我的帮助,足够改变我的命运。有时候我在想,我未来如何协助你,回报你?
你来到庐州,是为了销售源酒,我要学习相关的营销知识和专业,以后帮你去销售酒,或者学习生物技术,帮你去研发新口味的酒。可我明显感觉到,你对酒这个行业并没有很大的激情。”
林婉的话戛然而止。她不确定,用“激情”两个字表达的准不准确。
郑庆仁听的很有兴趣,回头催促林婉继续说。
林婉没有感受到郑庆仁的任何不快,说:“刚才在工大时我发现,你在听学长讲机械工程制造系还有电气工程系的介绍时很认真。我就在想,你是不是有一个很宏伟很长远的规划,只不过现在受限于条件,还不能施展你的规划。所以你在问我准备学习的专业时,我就说了这两个。郑厂长,可以说说你的规划吗?我是真的希望未来能够帮助到你,成为你的助力。”
林婉早已经做好决定,以后的老板只有郑庆仁一个。
可除了尽力让自己高考多考出分数,在选择学校上有更多的选择,还不知道接下来的要做什么。
直到跟着郑庆仁来到工大,走到工大机械工程制造系时,林婉有个感悟,并不是郑庆仁陪着自己来工大,而是郑庆仁自己要来工大,带着自己。此时,让林婉有了目标。
郑庆仁蹬着三轮。他有长远的规划,说不上宏伟。
“你怎么从庐东家里来到办公室的,用了多久,总路程有多少?”
林婉回道:“我大哥用你留给我们的三轮车把我送到了县城,这是二十六里路,时间应该在五十五分钟。在县城汽车站外等了十五分钟,坐上了开市里的客车,三十九里路走走停停一个半小时。下了客车,走了二里多路,十五分钟到了办公室。总共是五十八里路,花了三个小时,会有些误差。”
此时三轮车行驶在省城最宽阔繁忙的长江大街的梧桐树下,时间是下午下班高峰期。三轮车前后左右是匆忙的自行车大军,近四米宽的马路中间是一辆满载的公交车,松散的疾驰而过几辆轿车。
郑庆仁注视着马路中间,说:“这三十公里的路程,如果开刚刚驶过的那辆汽车的话,用不到一个小时。路再修的好一些,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到。坐在车里面,不用风吹日晒,这个天气还能吹着冷气。”
林婉顺着郑庆仁目光,看向了路中疾驰而过的黑色轿车,羡慕的说道:“那是领导们坐的车,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坐,能有一辆自行车就很好。
我初中在乡里读书,去学校只有十里路,走路还好。高中在县城上,就远了,从家里去学校,都是从前一天下午或者早上四点多走着去学校,到学校脚都能磨出水泡,那时候最大的期盼,就是有一辆自行车。去年我大哥从乡里花了七十块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去县城上学就是他和二哥轮流送我,放假回家经常能够蹭到同学的自行车,能少走十几里路。从来到省城,发现每家都有自行车,就觉得他们出行很便利,很幸福。”
林婉看着身边一排排自行车驶过,眼神清明。
自行车已经不是她的目标。
郑庆仁靠着路边停下了车,说:“现在的国外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包括我国未回归的香城,普通人开着汽车像现在的自行一样排着队在路上行驶。”
“普通人开汽车,像现在骑自行车一样?”
林婉难以置信,可她丝毫不怀疑郑庆仁的话。
很快,林婉忽然醒悟,瞪大了眼睛,张大嘴巴,捂着嘴降低了声音问:“郑厂长,你想生产汽车?”
郑庆仁没有直接回答,凝视着马路说:“这条不到三十米宽的沥青路,几年后,因为满足不了汽车行驶需要,会加宽到三十多米,二十年后,这条路上会有八条汽车道。 依然满足不了汽车行驶的需求,还会在这路面上面,架设一条专门行驶小汽车的高架路。”
郑庆仁没说的过于复杂。
也说的不能多。
但在林婉脑袋里,已经联想出了路面上跑满汽车的画面。
依然震惊的说:“郑厂长,照着你这样说,二十多年后,城里很多家庭都有汽车?”
“很大可能是的。就像自行车,十年前也不是特定的群体才能骑上吗?”
林婉安静下来。
郑庆仁说话有漏洞。十年前的自行车和现在的自行车价格相差不大,农村因为公社的原因,收入不高,家庭买不起。但城市里的工人工资一年还是能够买一辆,就是买自行车的名额困难。
现在家家能骑上自行车,除了收入提高,最主要原因是买自行车不需要票了。
可汽车呢?十年二十年会便宜成几百块?肯定不会!起码要几万块一辆,家家是万元户都不行,至少,一年就要收入一万以上。
这已经超过了林婉想象的极限!可郑庆仁说的话,林婉又很坚信!
郑庆仁也没有直接送林婉回去,而是请了林婉吃了一顿烧烤,才送林婉回了出租房,也叮嘱林婉,空闲时候再寻一个条件好的房子。
原本郑庆仁要求的电视机预定量两天一报。第一天预定量超预期,郑小伟就要求一日一报,约定时间是在晚上六点半到七点之间。
六点半,郑小伟就守在了办公室里的电话边,豪州古丽六点四十来电话,平和县郑宏伟六点五十电话,颖阳店铺临时负责人是郑庆仁一个堂姐,七点打来电话。
郑庆仁拎着烤串回到办公室里,郑小伟已经接完电话在记录,房间里灯都没开。
拉开灯,串丢在桌子上。郑小伟立即丢掉手里的笔,拆开了油纸,边吃边雀跃的说:“哥,今天电视机的预定量比昨天多了二百三十多台,总预定量已经达到一千五百台。”
郑小伟心里还有个期待。
新电视机预定价格比现在销售的贵二十左右,实际定价还要低一块,还会有很多赠品。
现在价格预定都这么火爆,等正式公布价格时候,那是一个何等疯狂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