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呢!这金瓜子是仿造的。”忽然,楚健话锋一转。

“假的?不可能吧?是真金,我以前拿过一枚去金店卖,人家也说是真的。”妇女一愣,随即语气激烈地反驳道。

楚健用手虚压两下:“大姐,先听我说完好吗?我说的仿造,不是说它是假金。

就拿这金瓜子来说,我没看错的话,它是道光年间制造的金瓜子。那时候,皇宫的金瓜子把控非常严格,必须在20到30克这个范围内。”

说着,楚健用手捏起一枚,接着说道:“就比如这一枚,它肯定不足20克。”

据传,有一回,三颗金瓜子超重了0.5克,结果负责的太监直接挨了三十大板。在皇帝看来,这不光是做工的问题,更是在挑战皇家的权威,连称重这种小事都敢马虎。

在金瓜子的底部,工匠们用微雕技术刻上了年号和编号。

而嘉庆年间查获的私铸案里,那些匠人就是因为模仿不了内务府特有的\"冰纹\"才露馅的。那种纹路是金水倒进冰水里淬火形成的,跟指纹一样,谁也别想造出一模一样的来。

“另外,它的冰纹也不对。所以,我说它是仿造的。

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是真金,甚至也是古董,价值虽然比不上真正的清代金瓜子,但也比黄金本身要贵。

明白吗?”楚健跟她说道。

听完之后,妇女的情绪没有那么激动了,冷静下来。

“在清代,尤其是中后期,金瓜子属于皇帝的赏赐物,不能随便交易,只能当吉祥物供着。”沈世杰插嘴道。

“卖掉会怎么样?”

沈世杰瞥了眼严华:“人头落地咯!”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雍正那会儿,张廷玉可是大红人,退休回家带了满满一匣子金瓜子,结果乾隆一上台,这事儿就成了他的把柄。

还有更离谱的,光绪年间有个县官,为了给老娘治病,偷偷把金瓜子熔了换药钱,最后全家都遭了殃,被砍了脑袋。

“那这仿造的金瓜子,值多少钱?”大姐急声问道。

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一枚,大概四五万吧!可惜不是内务府出品的,否则四五十万都不止。”楚健淡然道。

而大姐就不淡定了。

“四五万?”

两三年前,她拿了一枚去金店卖,金店只按照当时的金价收,一枚只卖了一万块钱左右。

可现在有人告诉她,这种金瓜子,一枚就值四五万那么多。想到自己卖出去的那枚,她心里滴血。

旁边的青年又一次吃惊:“四五十万那么多?”

“很多吗?四五十万都是保守估价。去年,港岛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套12枚的金瓜子拍出了3680万港元的天价,平均一枚金瓜子三百万左右。

当然了,那是成套的,价值倍增。而且拍卖会上的拍品,成交价普遍也虚高,才能拍出那么离谱的价格。”楚健补充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除了楚健,其他人全倒吸一口凉气。

平均一枚金瓜子三百万左右,吓死个人,难以想象。

这远远超过黄金本身的价值了呀!

“那我家这金子都卖给老板你。”大姐立即做出决定。

主要是楚健和沈世杰出价高,比金店厚道得多,加上两人也礼貌,一口一个大姐喊她,谁不迷糊呀?

楚健跟沈世杰说道:“你收吧!”

沈世杰也不客气:“好,一枚金瓜子算五万好了,那块金锞子,我出三十五万。”

金瓜子一共四枚,也就是二十万,再加上金锞子的三十五万,一共五十五万。虽然距离百万还有一定差距,但也算是暴富了,足以让很多人羡慕。

大姐给沈世杰一个收款账号,很快就收到了那五十五万。

沈世杰赚了,所以心情很不错。

倒不是说那金锞子和金瓜子,而是装它们的盒子,盒子是紫檀做的,看上面的花纹雕琢,感觉这盒子的价值就比那些金锞子和金瓜子高。

“到我了,到我了。”

“排队啦!不要仗着自己靓仔又有才华,就以为不用排队。”

“小雅先,让一让她。”

……

楚健和沈世杰分开鉴定,可以加快速度。

其中,那位靓女来到楚健这边,也就是刚才某人口中的小雅,长得好看。不得不说,湖南女孩的皮肤是白一点。

“帅哥,你看看我家这东西值不值钱,什么时候的我不知道,但我爸说,他小时候就有了的。”小雅把那巴掌大的铜器递给楚健。

楚健看到那铜器,也是微微一惊。

可能很多人见过,这是一件青铜日晷,古代的计时器,能随身携带。

日晷见多了,但这么小巧玲珑的,还是头一回碰到。

日晷本义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标、承受指标投影的投影面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

最常见的设计,也就是最普通的,就是所谓的庭园日晷,让日影投射在一个标有时刻的平面上,当太阳移动时,影子所指示的时间也将跟着变动。

其实,日晷可以设计在任何物体的表面上,让固定的指针产生阴影来测量时间。

“这东西叫日晷,古代的计时器。你这一件……”楚健沉吟起来。

“怎么样?假的吗?”

“倒也不是假的,我看它历史还蛮久的,应该是汉代的计时器。这么老的东西,能保存到现在,十分不易。”楚健说道。

看它保管得也很完美,包浆厚重。

汉代,虽然铁器逐渐普及,但在礼仪器物减少的同时,青铜器在生活实用器、装饰品以及明器中崛起, 风格趋于写实和灵动。

在这个时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显着变化,不再局限于商周时期的神秘威严,而是转向了更为写实、贴近生活的方向,同时 融入了神仙思想和世俗享乐的元素。

小雅没好意思说,这东西其实也是盗墓盗出来的。

民国时期,他们村几乎有三分之二参与了盗墓,也不止她们一两家。

这个消息,还是她爸跟她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