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处,张昭便再也忍不住了,“诸葛先生好口才,先生为大公子谋,无论如何粉饰言辞,此事最终受益者都是大公子。
先生心有偏私,所出之言实不可信,我江东与荆州之事,于议事厅上再争论亦是我江东之地的内务,与先生一介外人无尤。
先生还是请回荆州去吧!”
此话已然是说得十分不客气,换句话说便已经是在赶客了。
但诸葛亮神色未变,“都言张公乃江东英才之首,如江东之萧何,今日一见,方知言过其实。
萧何敢辅佐高祖,高祖出身微末又无权势可与楚霸王抗衡,但萧何依旧相伴左右,出谋划策,同汉王败回汉中,又重振旗鼓再会项羽,其胆气凌然,不见来人。
今日张公虽有萧何之名,却无萧何之胆气,区区江东之地便困住了张公,消磨了张公的志气。当年于孙家危难之时扶持君侯统御江东的心志,只怕是早淹没在众人的赞誉之中了。
在先吴侯危难之时,那双奇货可居的慧眼也消磨于张公这些年的沾沾自喜中了。
张公先前质问君侯,江东基业不可毁于君侯之手,那么某敢问张公,今日江东不以守为攻取荆州为门户屏障,用以抵御北方曹操,来日曹操北征结束,南下攻伐江东,而江东无力支撑而失了江东诸郡。
江东基业岂非是毁于张公之手。
将来有一日,张公入黄泉而见先吴侯,敢问张公可有颜面去面对先吴侯之问?
江东之地无人不知,先吴侯托孤之时,曾言于张公,‘天下之乱,以吴越之众,大有可为。’
如今可为之时,张公却多番阻拦,岂非早已忘了先吴侯之殷切嘱托?”
听到诸葛亮提起孙策,张昭不觉心有震动,竟无一言能对。
这些年殚精竭虑为江东计谋,他身子本也多有虚亏,兢兢业业之中本就是不敢忘当初孙策临终所托,被孔明如此痛骂激动,一时之间血气上涌,竟当众吐出一口血来。
众人被此变故所惊,秦松先反应过来,扶着张昭的身子惊呼,厅内众人都迅速围到张昭身边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此时,谁都顾不上再去争辩什么荆州之事,张昭若是病倒了,那么主守还是主战的局面便会瞬间调转。
如此,议事厅里的场面登时就有些乱了。
孙权立时起声,“幼煣,速速去请医师!”
乔玮给幼燸使了一个眼色,幼燸了然于心,趁乱将诸葛亮带走了。
-----------------
张昭的病来得急,吐血昏迷之后孙权将人留在府里细细照料,直待张昭两日后幽幽转醒,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要见孙权。
他顾不上自己的病体虚弱,强撑起身子,粗糙干瘦的手紧紧攥着孙权,声泪俱下地切切哀求,“诸葛孔明巧言能辩,君侯切不可听他蛊惑。”
孙权不置可否,将张昭扶着重新躺下,又把手放入被褥中,重新掖好,小声安抚着张昭,“无论外头如何争论,如今最要紧的是张公的身子。
江东尚且需要张公主持大局,张公切切要珍重自身。”
榻边的烛火被穿堂风卷得摇曳,映在孙权的脸上忽明忽暗,张昭死死盯着孙权脸上的神情变化,被子里的手不自觉攥紧,连指节都泛白。
整个房中安静得可怕,张昭能听见两个人的呼吸从一开始的一致,渐渐变得不同。
他老了,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而孙权如今已经长成,越发喜怒不形于色,连气息都十分绵长。
他好似察觉出了什么,如今的南昌侯孙权已经与从前不同了。
“所以,君侯其实心中早有了决断,是吗?”张昭忽然伸手抓住了孙权的手腕,他急切地想要一个答案。
孙权的左手轻轻覆在张昭那只干瘦的手上,没有回答。
“所以,君侯一早便定好了要荆州之地,是吗?”张昭的语气都急切了几分。
孙权的不回答,便是他的回答。
张昭得到了心里的答案,手上的力气一松,眼眶泛红。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其实君侯应该早点说的。”张昭有气无力地抛出这句话,“若是君侯早点说了,臣也不至于如此刚烈激动,竟不知何时竟差点成了君侯的拦路石。”
无论诸葛亮如何指责他阻拦江东大计,他都可以不放在心上,因为他坚信自己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孙权好。
可当他从孙权的眼中看到了一个事实,连孙权也认为他是在阻拦江东基业的时候,他仿佛置身于寒窖之中,浑身忍不住发抖。
“孤从未认为张公阻拦过孤什么,迟迟不说不过是不愿看见张公伤心,于孤而言,张公亦师亦父。
兄长去后,是张公和公瑾替孤稳固江东人心,让孤在孤立无援之时能借张公的威望在江东站稳江东。
如今孤亦需要张公的支持,”
张昭不明白,“荆州之地犹如虎狼之穴洞,君侯缘何非要去蹚这趟浑水呢?”
“因为不想慢慢慢慢坐着等死,所以想搏一搏,看能不能活。”孙权语气平静,仿佛在说吃饭喝水这般寻常到每日都会发生之事一般。
“何人能杀君侯?”
“曹操。”
曹操一统天下诸侯之心早已人尽皆知,江东之地也早就被曹操视为囊中之物。
“曹操挟有天子之令,用兵数十万,以征四方,若长江之险不能拒之,降之亦不失为万全之策,如此江东之地皆可保。
何况降之亦是顺天子之命,亦是忠烈汉臣,若得曹操分封治地,亦能留君侯之爵。”
所以……孙权苦笑,张昭从未对自己有过信心,他不仅能难免称孤,或许也能逐鹿中原,成就的不止是一方霸业。
孙权用针挑动一旁的灯芯,烛火烧得忘了旺了些,照明了孙权的脸庞,“江东诸郡县可保,诸公亦可保,只有孤会死。
所以,张公觉得其实孤死不死并不要紧,是吗?”
又或者,张昭从来没有考虑过孙权会不会死。
“君侯乃破虏将军之子,当初奉诏诛杀董贼,只有曹操与破虏将军忠勇杀敌,如此忠义之后,曹操为仁义之名,也会将君侯高高奉起,以招江东与诸汉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