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 第366章 灵感爆发,乡村婚宴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6章 灵感爆发,乡村婚宴图

张家姑娘,在几个多子多孙的妇女搀扶下,终于进了轿。

红的漂亮新娘服饰,极为惹眼。

这在乡村极为少见,就算那些大户人家也不舍得买。

也只有州城那些权贵巨商人家,为了讲究个牌面,才会舍得二十多两白银花费。

要知道仅仅这两套服饰,就足够普通一家五口人吃花两年之久了。

谁会舍得买?

只能穿一次,就成为了摆设。

在赵麟看来,这就像前世那些名贵的婚纱一样。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伴随着张家的不舍哭泣声,锣鼓喧天,吹吹打打,轿子再次被抬了起来。

司仪端着簸箕,也把剩余的铜钱全都撒了出去。

接亲的队伍,这才出了张庄。

好在王大石心疼即将入门的媳妇,骑在马上走在前面,还不忘让人给那些抬轿的轿夫一些打赏。

省的他们抬轿的时候上下、左右摇摆,让自家媳妇难受的想吐。

只有给了赏钱,他们才会抬的四平八稳。

赵麟看到这个细节,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自己成婚,那些轿夫也许不敢这样,但赏钱却是不能少的。

这是规矩。

回去的时候,众人的脚步明显快了。

很显然,这是等不及回去早点吃酒席了。

谁都知道,王家如今已是今非昔比。

今日做宴席的人,请的是镇上的酒家名厨。

酒水、美味肉食、菜肴、白面馒头……都不会少的。

王家也早就放出豪言,大家可以敞开肚子吃。

为此,很多人昨天都没吃饭,早上也就在王家吃了个白面馒头,喝了碗肉汤,就是为了留着肚子,吃今日的宴席。

从这也能看出老百姓的日子多么的不易。

赵麟之所以了解这些,以前他堂兄、侄儿一家就是如此。

作为读书人,原身要好许多。

无论是祖母、还是二哥赵兴从未短缺过他的吃喝。

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可日常的牛肉烧饼、肉汤丸子、水果糕点却也不曾短缺他。

在原身留下的一些过往记忆,他对老百姓这种心态甚是鄙视。

还曾经向老太太抱怨过,吃宴席的时候他们都像饿死鬼投胎一样。

结果就是他的冷嘲热讽,遭到了老人家的一顿训斥。

赵麟想到这,甚是感慨。

这就是很多读书人的共性,他们从小被人捧着,都是享用着家中最好的。

就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脱了节。

原身一个普通耕读家庭,都有这样的心态,何况那些公卿豪门的子弟出身的读书人呢?

恐怕能共情老百姓的人不多吧?

当迎亲队伍的回到村,距离中午的开席还很早。

可外面的那些宴席桌位上早已坐满了人,一个个兴奋而又期待地等待着。

今日的太阳虽好,可天气依然寒冷,很多积雪正在融化,反而更冷了。

可这些人却是热情似火。

哪怕迎亲队伍到了家门口,也不敢起身,生怕站起身看个热闹后,就没有了他们的座位。

这就是乡村婚礼宴席的场景。

赵麟突然灵感爆发,仔细地观察着在场的每个人的神情和他们的行为。

他跳下马,回到了家,进了书房,开始作画。

乡村,艳阳高照,积雪未融。

一个个满眼期待开席的老百姓,以及周围热闹的场景……历历在心。

赵麟游龙走蛇,下笔如神……

一个时辰过去了,直到他的表兄黄大壮第二次喊他入席。

说那些亲朋宾客,就专门等待他了。

赵麟这才勾画了大致的场景、人物,剩下的就是需要填充细节了。

“好。”

他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画笔,而后就一步三回头离开了书房。

同时,心中还在思索着如何着笔细节。

来到王家门口,他发现那些乡邻早已入座,而且菜肴正有条不紊地上着。

这些人虽一个个面带菜色,却还是很克制的,没有一个人率先动筷。

就连那些不断流口水的孩子,也都老老实实地坐在大人的腿上。

这些人见到赵麟的到来,都笑盈盈地或站起,或拱手招呼他。

“多谢,诸位叔伯兄弟吃好喝好。”

他拱手向四周回应。

这番亲和的举止,当然又引得众乡亲的称赞。

也都与他能攀谈上两句为荣光。

他的坐席在王家的东厢房,能坐在这里也就新娘的舅舅,以及王大石的舅舅。

这些人虽然辈分高,却还是普通百姓。

见到赵麟进来,都拘谨地站起身。

“刚刚有点急事来,还请诸位见谅。”

他也不知道如何称呼这些人,就行了一个晚辈礼。

“文曲星折煞我们了,还请上座。”

这些人一个个让出主位,热情邀他上座。

无论是他如今的地位,还是对读书人的优待,赵麟坐上座倒也无可厚非。

别说是在这乡下婚宴中了,就算是在魏王府、中原首府的府衙、祁县县府,他都能坐在上位。

可今日他却不想出风头,还是执意以晚辈的身份坐在了下首,紧贴着二哥赵兴的位置坐了下来。

众长辈见此,又对他一番赞誉有加。

赵麟听了也只是笑了笑,举起了一杯酒:“让诸位长辈久等了,敬诸位一杯,祝你们身体康健。”

“不敢,不敢。”

众人见此则是更高兴了。

等回去之后,他们也就能向乡邻吹嘘,文曲星赵三郎曾和他们一起吃过饭。

还敬过他们酒。

这可够他们吹嘘一辈子的了。

而且,随着这位文曲星将来的地位、成就越高,这种吹嘘就越有面子。

赵麟当然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此时的他也饿了,跟着王大石一大早就去接亲,回来之后又画了一幅画,早已是饥肠辘辘。

好在他来之后,宴席也就开了。

他就坐下来,开始吃了起来。

也许是好久没有吃家乡的美食了,也许是饿坏了,他竟感觉今日的宴席还真是不错。

其实,乡间的宴席和权贵们的没什么区别。

本质上都是一群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相互吹捧。

在酒精的刺激下,获得短暂的欢愉满足感。

赵麟因为与这些人没什么太多共同的话题,再加上他一会还要作画。

也就不敢多饮酒。

再者在场的诸人,别看都是长辈,却也没有几个敢死命劝他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