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40章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0章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寒暄片刻,陆时羡也顺便向两人发起了招揽,毕竟之前的合作过程让人非常愉快。

可能他们两个人有各自的不足,但是人无完人,能在耶鲁这种顶级名校做这么长时间研究,都是有两把刷子在的。

陆时羡看向两位曾经的同事,目光扫过他们熟悉的面孔:

“耶鲁能给你们成熟的平台,但‘繁缕’能给你们亲手定义‘成熟’为何物的机会。不是去使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具,而是去创造下一代人眼中的‘工具’本身。”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发出最后的邀请:

“在那里,你们要解决的,不是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而是阻碍领域前进的,最根本的障碍。”

“所以来吗?”

鲍勃第一个站了起来,眼神灼亮,不复之前的模样。

答案,已不言而喻。

没办法,陆时羡离开耶鲁之后。

鲍勃虽然靠着之前的署名,混到了不少好处,但硬要说有多大进步也不见得。

与其继续呆在这苦熬新的成果,远不如跟着大佬继续混。

以陆时羡现在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随便漏一点出来就够他好几年的成果了。

于是,陆时羡看向梅林,继续抛出筹码:“梅林,在耶鲁,你需要按部就班地申请经费、升级设备,也许三五年后才有机会触碰你想要的研究。但在‘繁缕’,你需要做的,就是直接上手,去回答深耕领域内最根本的问题。”

陆时羡最后说道:“我邀请你们,不是作为我的下属,而是作为共同探索未知的合作者。‘繁缕’能提供的,正是一个让顶尖想法不被现实条件束缚,得以彻底释放的环境。”

梅林脸上的理性权衡终于被强烈的学术好奇心取代,他深吸一口气:“我也愿意去繁缕研究院。”

至此,他到耶鲁的行程差不多也就圆满了。

从耶鲁离开,终于来到他此次米国之行的尾声。

但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场会面。

如果成功,那么这次的开局就可以说是王炸开场了。

比上次植物病理与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要夸张的那种。

......

初春的南江,细雨润湿了青石板路。

此时的“繁缕研究院”已然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地带。

主体建筑如同一片巨大的、半透明的繁缕草叶,轻盈地覆盖在湖畔,与周围水乡景致奇妙地融合,又透着未来般的科技感。

一场别开生面的揭牌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受邀前来的媒体数量虽然很多,但无一不是国内外顶尖的科技媒体和权威学术期刊的代表。

国内的媒体人都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因为除了回国那段时间,陆时羡已经变得极为低调。

除了躲不掉的公共活动以外,基本可以说是深入简出。

偶有亮相,也是跟研究成果相关,现在因为一个揭牌仪式搞这么轰动,还有这么多国外的媒体,也是让他们有些想不通。

不过以陆时羡如今在学界的影响力,能搞出这么大的排场也能说得过去。

仪式开始后,很快就是正常的领导讲话。

不过,这也是固定流程了,在场的人都没有什么意外。

但接下来出席仪式讲话的嘉宾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国家科技部部长黎平安以及南江省的一把手梅兴国。

熟悉体制里操作的一些人已经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但仪式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只能聚精会神地看下去。

还好,领导讲话依然还是老生长谈的三个点,讲的内容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对味了,事情好像又回到熟悉的轨道上。

然而,当三位身影并肩从休息室走出,缓步登上那方同样由半透明材料构筑、仿佛悬浮于水面的仪式台时,现场陷入了一种近乎真空的寂静。

紧接着,是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混杂着极致震惊与狂热的骚动!

走在左侧的,是身材高大、眼神锐利如鹰的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因揭示细胞囊泡运输的精确调控机制而享誉世界。

而走在右侧的,是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带着一把标志性大胡子的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他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可以说是现代药物开发的基石。

而居于正中,神色平静,伸手邀请两位学界泰斗就座的,正是此地的主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之一,新晋米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陆时羡。

三位诺奖得主,居然同台现身于一个刚刚揭牌的研究院!

“咔嚓!咔嚓!咔嚓!”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狂风暴雨般的快门声,白色的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将略显阴沉的天空都映亮了几分。记者们几乎要冲破隔离栏,安保人员不得不迅速加强警戒线。

媒体区已然是沸反盈天。

“我的天!罗斯曼和莱夫科维茨!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罗斯曼是耶鲁大学的人,和陆时羡曾经一起共事过,他会来可以理解。”

“没错!现在莱夫科维茨是什么情况?告诉我,是不是今天我还没睡醒?”

“陆时羡竟然能同时请动这两位?!他们不是一个领域的啊!”

“这……这阵容,堪比斯德哥尔摩一个奖项的颁奖典礼了吧!”

所有媒体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手忙脚乱起来:“快快快!昨天地通稿全部撤了。”

“现在快发快讯!标题就写‘三大诺奖得主齐聚繁缕,华国科研机构历史性一刻’!”

而台下,被允许进入的部分嘉宾和研究院首批年轻研究员们,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许多人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伸长脖子,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今天只说是参加揭牌仪式,没告诉我是这么大的场面啊!”

“闹麻了,没想到在南江家门口还能见到这一幕。”

“不是吧,难道说繁缕研究院还没正式开工就有三位诺奖得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