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孟若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都是孟若晴今天和她说的话。

她从没有想过,其实身处这个世界本身的人们,才是真正看得清局势的人。

不同的是,她有孟婆,有退路,可他们没有。

她背脊发凉,第一次设身处地地理解这个时代的绝望和隐忍。

那种挣扎不是她这个自以为纵观全局的上帝视角可以体会的。

没有一个时代缺乏会思考、有本事的人才,只是当自己也为局中人,怀有不明确的希望,反而比绝望本身更让人痛苦。

甚至于此时此刻,孟若水猛然惊觉一件她忽略了的事实。

那么多个世界走下来,她并没有去到过时间线上可以与自己原世界相连的世界。

如今这个年代与自己原世界历史上太为相似,导致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世界的走向会和她印象中相同。

没有考虑过那些她记忆中的历史大事件和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情况。

虽说孟婆明确过,两年后会恢复高考,五年后个体工商户也会开放。

但其他事件呢?

高考前政策是会宽松下来,还是反弹到最紧张?

个体工商户开放前会不会有人提前收到风声狗急跳墙?

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哪个微小的举动而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出入?

如果这个世界不能通往她所在的那个世界,那她那些所谓针对性的计划,岂不是很可笑?

她记得孟若晴最后和她说的那句话。

“三花,我很庆幸你是聪明的,但我希望,你能考虑得更多一些。你的计划我可以听,但你也要知道,要说服我,很难。”

在孟若水看来,三姐是公社的文员,三姐夫是运输队的,听说还是个小队长,不带着俩钱串子把那个破强哥顶了自己做生意,简直是暴遣天物。

三姐虽说职位不高,但工作内容需要与不同岗位的人进行交涉,人脉广,知道的内情也比他们多。

三姐夫看似在运输队与世无争,但家里祖父辈似乎都是有背景的大人物。

三姐夫妻二人的工作都是他们给塞的。

不过是不愿惹祸上身才只守着本职,不多管闲事罢了。

孟若水猜想,三姐夫家里的大人物可能和她爹的过去有些什么联系,不然怎么能让自家唯一的孙子娶农家女?

只是她爹未提过半句,她也仅仅是胡乱猜了一下。

罢了。

想这么多有什么用。

既然三姐说了会听她的计划,就是没有把路都堵死,她还是有机会的。

按原计划进行就是了。

最多就是再多完善完善,不行就撒泼耍赖,反正她得宠。

思绪天马行空的,最后竟迷迷糊糊地就这么睡了过去。

第二日睡醒后,孟若水早起喊了两声,孟婆还是一点回应都没有。

洗漱时好好用凉水清醒了一下,又打起了精神。

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念抛诸脑后,专心盘算着之后的行动打算,顺便在家把托儿所的排班计划列了出来,才满意地去了大队办公室。

“魏叔,我爹呢?”

魏会计坐着处理文件,看见孟若水,上前帮着一起放下俩妞妞,“你爹去县里了,虽说计划还没完全出来,但托儿所这事我们一定得干,去和县里通气去了。”

孟若水小心地问了一句,“只有托儿所的事?”

魏会计失笑,小丫头鬼精鬼精的,大清早的就来打探消息。

“自然还有发展大队的事,我听你爹说了,你的想法很好,但总归要先探探上头的口风,到时候说话做事才有底气,放心,你爹老油条了,这次咱们大队在知青和那些人上头又吃了亏,这两件事十有八九能成。”

孟若水吃了一颗定心丸,魏会计说十有八九,那就是有十分把握了。

“那就好,魏叔,这是我做的托儿所初步计划书,您给看看?”

魏会计接过一叠纸,惊讶了一下,“这么多张?”

“嗯,我的想法是,小一些孩子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和原先定的计划差不多。但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除了识字之外,一周还得要带着上几天工,有了工分,时间长了家里才不容易有怨言,不然家里缺粮的时候,我怕会有人怪到大队头上。”

“嗯,你说的有理,别到时吃力不讨好。只是上工的话,知青的工分还得另算。”

“这我就不管了,还是您和我爹看着办吧,我这也就是个粗想法,肯定有要细改的地方的。”

孟若水在工分这些问题上本就没有定量化,只写了自己的建议思路,把意思讲明白。

魏会计翻着手里的计划书,字数不多,但清晰明了,细节的处理也让他惊喜不已,眼睛越来越亮。

“别说,高中毕业的就是不一样,三花,你这脑瓜子跟你爹当年比也差不离了。”

孩子毕竟年纪轻,比他们这些老东西有想法有魄力。

大妞剥着衣服兜兜里的糖吃,“魏爷爷,你是说小姑和爷一样聪明?”

魏会计摸摸大妞的头,“对呀,大妞以后一定也聪明。”

他老孟家真是不错,养出来的娃子都讨人喜欢。

大妞歪着脑袋,“可奶昨天还说爷可呆了。”

如果小姑像爷一样,不是也变呆了吗?

孟若水在魏会计毫无顾忌的放声大笑中哀悼她老爹消失无踪的大队长形象。

下午,孟若水送完饭以后,跑去看了修葺中的托儿所。

雷厉风行的老爹已经安排了人在干活了。

“大牛叔、东哥。”孟若水远远的就叫了人。

“三花来了?是你爹有事交代?”孟大牛是这次修葺的负责人,里里外外的活儿孟老爹都交给了他。

孟若水笑盈盈地开口,“没有,报名托儿所的大多都是新知青,他们都要上工,对村里又不熟悉,所以我爹让我看着呢。”

孟大牛和孟若水他们家没什么亲戚关系,只是汾川村里姓孟的有好几家,同姓之间总归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

孟大牛为人老实本分,唯一的愿望就是孩子能走出村里,不要和他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那咱们三花以后可要忙起来了,不过也是,知青们都文绉绉的,让咱们这群大老粗管肯定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