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天龙八部之王语嫣称霸武林 > 第417章 沧浪啸震蛟龙惧,疑云蔽日故人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7章 沧浪啸震蛟龙惧,疑云蔽日故人谜

慕容复凝望着渐行渐近的战船,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已掠过少林大会那惊心动魄的一战。天残地缺二人攻势如狂风暴雨,招式诡谲狠辣,彼时即便与甘丹大和尚三人联手,亦不过堪堪战成平局。若独斗其中一人,他自有七分胜算,但二人合力,阴阳互补,实难轻易取胜。

海浪拍舷,声声激荡。他指节无意识地叩着栏杆,暗忖海沙帮不过东海一隅之帮会,何德何能请动无极门真正的高手?莫非只是借虎皮扯大旗,虚张声势?想至此处,他唇角微扬,眼底却凝起寒霜——纵真是无极门人亲至,他慕容复又岂是畏战之人?

风过白衣猎猎,如云卷雪涌。

铁战衣此时早已一扫先前凝重,眉宇间尽是笃定之色。慕容复那一声贯透海浪的长啸,内力之雄浑竟能压过滔涛之声,令他这个称雄东南数十年的天鹰帮主也不由暗叹:灵鹫宫武学果然深不可测!

甘丹大和尚和金刀行还有唐雨峰三人虽曾亲历无极门诡异手段,但见眼下天残地缺并未现身,也略略宽心。他捻动佛珠,缓声道:“若只眼前这些阵仗,倒还不足为惧。”

那五艘战船虽列阵森严、箭镞如林,但在真正历经生死的高手眼中,终究只是外强中干之势。甘丹大和尚三人心下皆明:只要无极门那两位煞星未至,这般铁甲弩箭,不过虚张声势耳!

慕容复负手立于船头,海风拂起他雪白的衣袂,神色却静如深潭。周遭众人皆是历经江湖风浪之辈,眼见天残地缺未曾现身,反倒略觉宽心。即便那二人真在对方船中,此刻的慕容复也未必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方才那一声长啸脱口而出,竟如长江大河般奔涌不绝,直至此刻,他丹田中仍隐隐回荡着温热澎湃之感。《太虚化气诀》果真玄妙无穷,非但化解了往日内力相冲之弊,更似打通了周身关窍,令真气自行周流增长。这等进境,已非寻常武林中人所能想象。

他微微阖目,感受着体内澎湃不息的内息,唇角掠过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

菊剑站在慕容复身后,面色如常,心中却已波澜暗涌。

慕容复方才那声长啸犹在耳畔回荡,比之往日何止雄浑三分?这几年,她一直随侍左右,对他的功力进境本如指掌分明,此刻却蓦地陌生起来。莫非桃花岛一战另有奇遇?为何他从未向自己提及?这功力暴涨之事,该不该即刻飞鸽传书禀告宫主?种种疑问如海潮般拍打着她的心神。

更令她不安的是那无极门。当今武林便是少林、丐帮这般泰山北斗,对灵鹫宫也礼让三分,这突然冒出的门派竟敢公然挑衅?虽在少林大会曾有一面之缘,彼时却未放在心上,谁料其势力已蔓延至东南沿海!

她想起少林大会上那两个面纱女子——尤其是那自称阿朱的领头人,总觉得那身影莫名熟悉,仿佛在何处见过千百遍,偏又捉不住半分头绪。海风卷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她心头的重重迷雾。

五艘战船破浪逼近,船头已清晰可见人影绰绰。忽然对方船舱中走出数人,当先几人身形步法皆非凡俗。

“那几位是……”铁战天眯起双眼,语气凝重地向慕容复探问。

“无极门的人。”慕容复语声平淡,目光却如冷电般锁定那几道身影。

铁战天纵横东南多年,自诩熟知江湖各派,此刻却难掩困惑:“无极门?何时出了这等门派……”

“天地初开,万物混沌,是为无极!”倒在甲板上的白无咎竟不知何时冲开了哑穴,他嘴角淌血,面目狰狞,显然为破穴道不惜自伤经脉,“目之所及,皆属无极!纵横天下,一统江湖!任你黑鹰帮还是慕容复,在无极门面前不过……”

“聒噪!”菊剑不等他说完,翻掌便是一记凌厉掌风。白无咎本就强弩之末,遭此一击顿时瘫软在地。他却仍强撑着侧过头,望向越来越近的战船,染血的嘴角扯出疯狂的笑纹。

菊剑的目光死死锁住对面船头那两名面纱女子。她们的身形步态透着说不出的熟悉,仿佛曾在何处朝夕相见,偏偏此刻脑中如蒙薄雾,怎么也抓不住半点端倪。

尤其当中那绛衣女子,虽轻纱遮面,却分明能看出唇角含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正遥遥望向自己这边。那姿态从容得近乎挑衅,倒让菊剑心中莫名一凛。

“她当真是阿朱?”这念头已在她心中盘桓多时。自童姥死而复生之后,灵鹫宫上下早已对“生死”二字有了新的认知。既然童姥可借神功重临世间,那阿朱复生又何尝没有可能?

更让她心惊的是那女子身旁的中年男子——面容饱经风霜,眉宇间却仍存昔年豪气。那不是名震天下的北乔峰又是谁?可如今他竟改名“天残”,与无极门这等诡异势力为伍……

海风掠过面纱,拂动女子鬓边一缕散发。那一瞬的姿态,竟与大家口中阿朱的神韵重合得严丝合缝。

慕容复冷眼望向对面船头那绛衣女子,眸中不见半分波动。他从不信什么死而复生之说——纵然亲眼见证天山童姥“重生”,那也不过是因其九十载功力臻至化境,假死疗伤罢了。

而阿朱……当年小镜湖畔石桥上,萧峰那记降龙十八掌刚猛无俦,震得她经脉尽碎、香消玉殒,便是大罗金仙临世也难挽回。少林寺初遇这自称阿朱的女子时,他确有一瞬恍惚,但细看之下,此人虽音容笑貌与听香水榭那个伶俐丫鬟有九分相似,眉宇间却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异样。似是而非,似亲还疏。

他目光如刀般掠过那女子眼尾弧度——阿朱笑时眼波如月牙弯弯,此女却偏生多三分冷峭。究竟差异在何处?慕容复一时也难以道明。但他心底雪亮:慕容家的阿朱,早已葬在小镜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