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到了京城之后,大臣们给他扣了一箩筐罪名。
包括但不限于擅用皇帝规制和仪仗;
私自颁布法令,不实行汉家王法;
网罗大汉境内逃亡的罪犯,妄图行不轨之举;
不经过朝廷允许,擅自封赏爵位;
擅自给无辜百姓罗织罪名,戕害百姓性命;
无端杀害朝廷派往封国的官员等等等等。”
王莽听的瞠目结舌:“这么多罪名?
那刘长得砍几次头才能赎罪吧?”
李元吉嘿笑道:“那还是赶不上王莽你啊。
毕竟将汉朝改朝换代这一项罪名就足够让你永世不得超生了。”
刘恒顿时把目光投向王莽:“嗯?!”
感受到刘恒带有杀意的目光,王莽顿时汗如雨下。
这李元吉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任小天摇摇头:“此事容后再说,还是先说你那边的情况吧。”
王莽松了口气,赶忙远离了刘恒身边。
生怕刘恒一个暴起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刘恒在收到百官请愿书之后,批复说不忍心制裁刘长,让重臣和列侯再商议一次。
第二次商议的结果还是从重处罚刘长。
刘恒仍旧批复说不忍心杀死刘长,要不就废了他的王位吧。
百官第三次上疏,先是赞扬了刘恒的宅心仁厚。
随后又顺着刘恒的话头,提议将刘长废去王位后贬到蜀郡。
终于刘恒同意了,在杀掉刘长的同谋后,刘长被发配去了蜀郡。”
扶苏眉头紧蹙:“朕怎么觉得这是刘恒跟百官定下的计?”
任小天耸耸肩道:“其实也不是你一个人这么认为。
这其中应该是有刘恒的授意。
谏臣袁盎就因此向刘恒上谏,说都是因为陛下平日太过宠爱刘长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若是刘长死于发配的路途中,陛下难免会落个杀弟的名声。
刘恒则是回说只是让刘长尝尝苦头,很快就会赦免他。
谁知道刘长也是个硬种。
在发配的路上他觉得倍感屈辱,于是干脆绝食自杀了。
刘恒也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最后厚葬了刘长,又封他几个儿子为列侯。
这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扶苏摇头道:“朕总觉得这事有古怪。”
任小天轻笑道:“其实不管刘长之死是不是刘恒的本意,这都和刘长自己脱不了干系。
百官虽然是给刘长扣了不少的罪名,但这些罪名也未必就是假的。
如果刘长不是刘恒的异母弟,那他早就该被问罪砍头了。
刘长能活这么长时间,的确是刘恒多次手下留情的缘故。
想必诸位也都能明白,皇位这种事情本来就十分的敏感。
刘恒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扶苏呼了口气说道:“先生这话说的倒是极为在理。”
任小天结束了这个话题继续说道:“其实有关于刘恒的仁政之举,也不用我再一一列举了。
诸位想来应该比我还要清楚。
天下之民之所以对汉文帝敬仰,也正是因为他的爱民如子的举措。
接下来我要着重说的就是汉文帝的几点过失。”
刘邦拍了拍刘恒的肩膀:“恒儿,你要仔细听小天之言。”
刘恒重重的点了点头。
“首先这第一点,就是刘兴居、刘长等人造反所凸显的分封问题。
其实这个事情倒也不能完全怪在刘恒的身上。
毕竟从汉高祖刘邦时就已经有了分封刘姓诸王的传统。
但刘恒错就错在他不仅没有趁势刹住车,反而是继续实行了分封。”
刘邦闻言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
任小天挥手打断道:“老刘,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当年分封刘姓王的目的。
无非就是想要用刘姓王来抑制异姓诸侯王的势力和发展。
再者就是因为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中央朝廷的财政无力负担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同时还可以借用刘姓诸侯王的力量来反哺中央财政。
毕竟同为刘姓,都是一家人,怎么也比其他人更值得信任。”
刘邦听到任小天为自己说话,不由得咧开嘴笑了起来。
刘恒对此倒是有些不服气:“先生之言朕不能苟同。
分封之制也不都是弊端吧?
方才先生之言不就是分封的好处吗?
更何况这是父皇定下的祖宗之法,朕又岂能轻易违背?”
刘邦气不打一处来:“什么祖宗之法?那都是扯淡。
要是国家都要亡了,你难道还要抱着祖宗之法一块亡国吗?
我告诉你,从小天这里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当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再适用于朝廷的时候,那该变的就得变!
乃公又不是圣人,定下的事情哪会一点错都没有?”
老子笑呵呵的插了句话:“谁说圣人就不会犯错?”
任小天连连点头:“这话没毛病。”
刘恒不解的看了一眼老子。
他还不知道这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是什么身份。
不过任小天也没空给他解释:“从刘兴居、刘长等人的叛乱就可以看出,封国制已丧失继续存在的合理性了。
其实你登基之初,经过吕后的几年折腾,大汉内也总共只剩下了五位刘姓王。
你要是有足够的魄力,那直接将诸侯王废除也不是什么难事。
顶多就是面临一些阻力而已,不至于说让大汉伤筋动骨。
可你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继续分封了好几个诸侯王。
这么做无疑是助长了诸侯王发展的野心和过程。
后果就是到了你儿子刘启登基初年,大汉朝廷的直辖地已经从37郡减少至24郡。
反观各个诸侯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势力。
一旦让他们联合起来,他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和中央朝廷抗衡。”
刘恒咽了口口水:“这怎么可能?
他们都是刘姓之人,怎么会这么做?”
任小天嗤笑一声:“刘兴居和刘长不是刘姓诸侯王吗?这阻碍他们造反了?
我跟你说,你永远不要低估了皇位的诱人程度。
尤其是你们刘姓的诸侯王。
在他们看来你们同为汉高祖的后人,凭什么皇位你能坐得,他们就坐不得?
还有一个残酷的真相,就是你儿子刘启做了皇帝之后,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差点就推翻了中央朝廷。
要不是他们内部不团结,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或许他们真就成功了。
听我说完这些,你还觉得分封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吗?”
刘恒下意识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