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负手立于这片氤氲着清灵雾气的秘境入口,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前方那若隐若现,仿佛超脱于时空之外的道观轮廓。
青衫在微拂的灵风中轻轻摆动,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这般平静。
斜月三星洞。
这个名字,在他属于昊天仙帝的浩瀚记忆深处,占据着一个独特而超然的位置。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在这未央界的葬仙古域深处,陨仙墟的边缘,与这处只存在于古老传说中的圣地不期而遇。
菩提祖师……这位点化过佛祖,曾于仙魔纪元之初便留下无数神话痕迹的古老存在,其道场竟会以这种方式重现。
陈默的神念如无形的水波般蔓延开去,细致地感知着这片秘境的每一寸空间。
法则稳固,道韵天成,灵气精纯而充满灵性,与葬仙古域那死寂、混乱的力场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完全隔绝的世界。
这绝不是幻境,也不是简单的投影,而是真实存在的一方净土,独立于未央界之外,却又与未央界相连。
“师父……”
身旁传来孙悟空带着哽咽的低唤,将陈默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侧头看去,只见这位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齐天大圣,此刻竟像是换了一个人。
那双火眼金睛不再闪烁着好战与桀骜的金光。
而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水雾,痴痴地望着那雾气深处紧闭的道观门户,脸上写满了近乡情怯般的激动与无尽的追忆。
就连他那总是挺得笔直、仿佛能扛起诸天的脊梁,此刻也微微佝偻了些许。
陈默心中了然,轻轻拍了拍孙悟空的肩膀,没有多言。
有些情感,无需言语慰藉。
“仙帝,此地……”
国师姜玄上前一步,脸上此刻布满惊容。
他修为高深,对天地气机感应尤为敏锐,正色道:“老夫感觉……此地方圆规则与此界迥异,自成一体,仿佛……不在此界天道管辖之内?”
他话语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多少修士梦寐以求却连想象都难以触及的境界。
柳玄风眼神锐利如剑,缓缓扫视四周,沉声道:“并非空间碎片或小世界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坐标,与未央界仅是存在一个小小地交点。”
他刚刚获得沧浪剑帝传承,对更高层次的空间与法则有了新的认知。
秦雨柔轻轻握住陈默的手,美眸中带着一丝惊奇与安心。
惊奇于此地的神异,安心则源于陈默那始终如一的沉稳。
诸葛阵则早已掏出了他那宝贝记录阵盘,双眼放光地开始扫描分析此地的能量流动和空间结构,嘴里念念有词:“不可思议!这阵势根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仿佛与大道同源而生……”
猿鸿抓耳挠腮,显得比孙悟空还要焦躁,他瞪着铜铃大眼,看看那道观,又看看激动难抑的孙悟空,瓮声瓮气道:“弟弟,这……这真是你当年学成本事的地方?俺老猿怎么感觉……感觉像是到了天外天一样?浑身毛孔都舒坦……是个好地方啊!”
他这粗豪的汉子,此刻竟也下意识地收敛了气息,仿佛怕惊扰了此地的宁静。
孙悟空深吸一口气,眨了眨眼,将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逼了回去,声音依旧带着颤音:“是这里……没错,就是这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俺老孙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这石阶,这山岚,这气息……师父……”
他再次望向那道观,眼神充满了思念与愧疚。
“师父!师父!俺老孙回来了!您老人家在吗?”
孙悟空终究是按捺不住积压了数百上千年的思念,朝着那道观门户,大声呼喊了起来。
声音在清灵的山谷间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期盼。
陈默没有阻止,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需要确认,此地的菩提祖师,是真实存在,还是一缕跨越万古的执念?
片刻沉寂后,“吱呀”一声轻响,那古朴的道观大门应声开启一条缝隙。
一名头梳双髻、身着干净青色道袍的童子探出身来。
他面容清秀,眼神澄澈,带着几分超脱年龄的沉稳。
童子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很是不悦,皱眉道:“何人在此喧哗?扰了圣人清修……”
童子声音清越,带着责备,但目光落在孙悟空身上时,却微微一愣,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迟疑道:“你……你这副毛脸雷公嘴的模样……可是孙师弟?”
“啊?!”
孙悟空浑身猛地一颤,仿佛被一道电流击中,一个箭步就窜到了道童面前,双手激动地抓住道童的肩膀,又怕力道太大连忙松开,只是急切地问道:“你……你认得我?你认得俺老孙?”
道童被他这激动的样子弄得后退半步,整理了下道袍,方才点头,语气肯定道:“如何不认得?你是老祖座下最小的关门弟子,孙悟空。老祖虽让你莫要提起师承,但我们这些做师兄的,又怎会不记得你?”
“师兄!”
孙悟空听到这声“孙师弟”,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他用力抹了把脸,带着哭腔问道:“师兄,师父……师父他老人家可还安好?”
“老祖一切安好,正在洞中清修。”
道童微微颔首,目光越过孙悟空,看向他身后的陈默一行人,执了一个标准的道礼,询问道:“孙师弟,这几位是……”
孙悟空连忙收敛情绪,侧身让开,郑重地介绍道:“师兄,这位是仙庭之主,昊天仙帝陈默,也是俺老孙如今追随的师父!”
他特意在“师父”二字上加重了语气,表明陈默在他心中的地位。
道童闻言,看向陈默的目光顿时多了几分郑重,再次躬身行礼:“原来是昊天上帝驾临,小道失敬。”
陈默微微颔首还礼:“道友客气。”
孙悟空继续介绍:“这位是未央皇朝国师姜玄,这位是仙帝夫人秦雨柔仙子,这位是阵道天才诸葛阵,这位是新得沧浪剑帝传承的柳玄风,这是……俺老孙的同族,通臂猿猴猿鸿。”
道童一一见礼,态度不卑不亢,尽显大教风范。
礼毕后,他侧身让开大门,做出邀请的姿态:“诸位能寻至此地,便是与斜月三星洞有缘。老祖虽在清修,但既未封闭山门,想必也是默许……”
“请随小道入内奉茶,暂且歇息。只是观内清静,还望诸位莫要随意走动,以免惊扰老祖。”
“多谢道友。”
陈默点头,率先迈步而入。孙悟空激动地搓着手,连忙跟上,还不忘回头招呼众人:“快进来,快进来!俺老孙带你们看看俺当年学艺的地方!”
众人怀着好奇与敬畏,紧随其后,踏入这传说中的道家圣地。
一入门内,景象豁然开朗。
与外界的氤氲山岚不同,道观内部空间似乎远比外界看到的要广阔。
亭台楼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小桥流水潺潺,仙鹤悠然踱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药草清香,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雾气。
一种宁静、祥和、超脱尘世的道韵弥漫在每一寸空间,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神宁静,杂念尽消。
道童引着众人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清雅的客舍区域,安排众人住下。
客舍简洁朴素,却一尘不染,蕴含着让人心安的力量。
“诸位请在此稍作休息,老祖何时出关,未有定数,或许明日,或许明年,亦或更久。若有需要,可摇此铃,自有童子前来。”
道童取出一枚小巧的玉铃放在桌上,再次行礼后,便悄然退去。
道童走后,孙悟空站在客舍窗前,望着外面熟悉的景致,眼神再次变得迷离起来。
他指着远处一条蜿蜒向上的石阶,对陈默道:“师父,你看那条路,俺老孙当年就是在那上面,不管寒冬酷暑,每日挑水、砍柴、扫地,干了七年杂役,老祖才肯传俺真本事……”
他的声音低沉,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陈默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能感受到那条石阶上凝聚的岁月气息与某种坚韧不拔的道意。
陈默道:“菩提祖师教徒,自有其深意。磨砺心性,方堪大任。”
“是啊……”
孙悟空叹了口气,难得地露出符合他外貌年龄的怅惘,“后来俺老孙学成下山,闯了天宫,闹了地府,被压五行山……再想回来看看时,却发现方寸山不见了,三星洞也寻不着了……”
“俺老孙一直以为,再也见不到师父他老人家了……”
他转过头,看向陈默,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希冀,“师父,你说……这真的是真的吗?不是俺老孙在做梦?或者是什么大能布下的幻境?”
陈默迎着他的目光,肯定地点了点头,语气沉稳:“是真的。悟空,这确是真正的斜月三星洞。”
“菩提老祖乃得道真圣,超脱时空,他的道场存在于真实与虚幻之间,非缘法不可见,非时机不可入。我……知晓这个地方。”
他最后一句话带着一丝悠远,属于昊天的记忆碎片中,确实有过关于这处圣地的模糊印记。
孙悟空闻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时,猿鸿凑了过来,一脸渴望地看着孙悟空,又看看外面气象万千的道观,搓着手道:“弟弟,啊不,大圣!你看……俺老猿这体格,这天赋,能不能……也拜在菩提老祖门下?哪怕做个记名弟子,扫地挑水也成啊!”
他感受到此地的不凡,若能在此修行,绝对是天大的造化。
孙悟空闻言,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恢复了几分往日的跳脱:“去去去!你这夯货,想得倒美!俺老孙是师父的关门弟子!关门懂不懂?就是不再收徒了!再说,你这浑身是毛的糙汉子,哪有俺老孙当年灵秀?师父他老人家眼光高着呢!”
“而且咱们还要去陨仙墟,你莫非要丢下大家不管?”
话虽如此,他眼中却带着笑意,显然猿鸿的渴望他能够理解。
“怎么可能!”
猿鸿被怼得讪讪一笑,也不生气,只是羡慕地看着四周,嘀咕道:“俺就是说说嘛……这地方,真好……”
陈默看着众人各异的神色,心中念头转动。
菩提祖师将道场入口设于此地,绝非偶然。
是为了等他?
还是另有深意?
他正要开口,让众人先安心在此感悟此地道韵,或许另有机缘……
就在这时,一个平和、温润,仿佛自大道本源中响起的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整个客舍区域,尤其是在孙悟空和陈默的心神深处悠然响起:
“悟空……”
仅仅两个字,却让孙悟空如遭雷击,浑身剧震,猛地转头望向客舍之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与哽咽:“师……师父?!”
那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你这顽徒,怎地回来了?为师不是与你说过,莫要再回方寸山么?”
“师父!徒儿……徒儿想您啊!”
孙悟空再也抑制不住,眼泪汹涌而出,像个离家多年终于归来的游子,对着虚空纳头便拜,“徒儿知错了!当年不该任性妄为,给师父丢脸了!”
“哎……痴儿,痴儿……皆是命数,起来吧!”
菩提老祖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更多的却是包容与慈爱。
下一刻,客舍外的庭院中,空间泛起淡淡的涟漪。
一棵虬枝盘结、散发着智慧光晕的古老菩提树下,一道身影悄然凝聚。
那人身着简朴道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洒胸前,手持一柄白玉拂尘,周身并无迫人的气势。
却仿佛与整个天地,与脚下的草木,与吹拂的微风融为一体。
他站在那里,就是“道”的化身,宁静,深邃,不可测度。
正是菩提祖师。
“师父!”
孙悟空连滚带爬地扑到菩提祖师身前,再次跪下,抱住祖师的双腿,放声痛哭。
将这些年积压的委屈、思念、愧疚尽数宣泄出来。
菩提祖师轻轻抚摸着孙悟空的头顶,眼神温和,任由他哭泣,并未阻拦。
陈默看着这一幕,缓步走出客舍,来到庭院之中。姜玄、秦雨柔、柳玄风、诸葛阵、猿鸿等人也紧随其后,屏息凝神,恭敬地立于陈默身后,不敢有丝毫怠慢。
通过跟孙悟空的交流,他们深知这位可是齐天大圣的授业恩师,是真正传说中的古老存在!
而且……还不是这个世界的大能。
将入口直接设在葬仙古域之中,绝非一般人啊!
待孙悟空情绪稍缓,菩提祖师这才抬眼,目光越过孙悟空,落在了陈默身上……
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万古时空,看透一切虚妄。
陈默与之对视,神色平静,拱手一礼,不卑不亢:“陈默,见过菩提道友。”
菩提祖师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手持拂尘,快步上前,竟是向着陈默郑重地行了一个道揖,语气带着敬意:“贫道菩提,见过昊天上帝。不知上帝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这一幕,让除了陈默之外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尤其是孙悟空,他瞪大了泪眼,看看师父,又看看陈默,一脸茫然。
他知道陈默前世是仙帝,地位尊崇,却没想到连自己这位深不可测的师父,竟然也对陈默如此恭敬,甚至口称“上帝”!
陈默伸手虚扶:“道友不必多礼。你我皆是求道之人,无需如此客套。只是……朕亦未曾想到,会在此地,此时,与道友相逢。”
他顿了顿,直接问出心中疑惑:“道友这道场入口现于葬仙古域,是巧合,还是……特意在等朕?”
菩提祖师直起身,与陈默并肩而立,望向那株古老的菩提树,目光变得悠远而凝重。
他轻轻摇头,苦笑道:“昊天上帝明鉴,一切皆瞒不过您。贫道于此,并非巧合,正是……在等您。”
他转过身,正视陈默,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未央界,乃至牵连的诸天万界,一场前所未有之大劫,已然临近。”
“劫气滋生,命运长河波澜骤起,贫道虽试图推演避劫之法,却只见迷雾重重,凶险异常。此劫,关乎存亡,非一人一力可挽。”
“而上帝您,身负昊天位业,携变数而来,正是应劫之关键。”
菩提祖师的目光扫过陈默身后的众人,继续道:“您身边的这些道友,柳玄风得沧浪剑帝无相真传,诸葛阵身负倒悬宫阵道气运,姜玄承载未央国运,秦雨柔身具凤凰祥瑞之体,猿鸿乃通臂猿猴血脉,乃至悟空……他们皆身负特殊命格,与此次大劫气运纠缠,是未来应对劫难不可或缺的力量。”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大劫!
连菩提祖师这等存在都称之为“前所未有”、“关乎存亡”的大劫!
更让他们惊诧的是,菩提祖师居然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一切底蕴,这份道行……令人心惊。
陈默闻言,眼神微凝。
他早已感知到未央界暗流涌动,有大事将发,却没想到连菩提祖师都如此郑重起来。
“道友之意是?”
菩提祖师拂尘轻扫,语气沉凝:“贫道无力逆天改命,扭转劫数。”
“但既预见一线生机,自当尽力而为。将此地道场入口显化于此,一是为等候上帝,告知此事;二则是……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上帝麾下这些应劫之人,再添几分薪火,助他们在大劫来临前,能多提升一分实力,多一分自保与应劫的把握。”
他看向孙悟空,眼中带着期许:“悟空,你虽顽劣,但本性不坏,根骨天成。你之‘道’,不在方寸,而在行途。追随昊天上帝,亦是你之机缘与责任。”
他又看向柳玄风、诸葛阵等人:“诸位小友,能得遇上帝,是尔等造化。然前路多艰,需自身足够强韧,方能不辜负这份机缘,于大劫中护持自身,乃至庇佑苍生。”
此言一出,柳玄风、诸葛阵、姜玄、秦雨柔乃至猿鸿,皆是心神震动,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同时也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
菩提祖师此言,分明是要指点他们,赐予机缘!
陈默深深地看了眼菩提祖师,这位古老存在的良苦用心,他感受到了。
这是在为人族,为这方天地的生灵,尽可能多地保留火种,积蓄力量。
“道友慈悲,朕代他们,谢过道友。”陈默郑重拱手。
菩提祖师还礼:“上帝言重了,分内之事。”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对孙悟空温言道:“悟空,你随为师来,你之修行,尚有瑕疵需弥补。”
又对其他人道:“诸位小友,可在此菩提树下静坐感悟,能得多少,全看各自缘法。待贫道与悟空叙话完毕,再与诸位分说道法。”
说罢,他袖袍一挥,带着一脸激动与期待的孙悟空,身形渐渐淡化,消失在菩提树下的光影之中。
庭院内,只剩下陈默等人,以及那株散发着智慧光晕的古老菩提树。
众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与震撼。
柳玄风率先走向菩提树,盘膝坐下,闭目凝神。
诸葛阵连忙跟上,掏出阵盘试图记录此地道韵。
姜玄抚须沉吟,也寻了一处坐下。
秦雨柔看向陈默,陈默对她微微点头,她便也优雅地坐在树下,尝试沟通此地灵机。
猿鸿挠了挠头,虽然不太懂静坐感悟,但也学着样子,在树下找了个地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陈默独自立于庭院中,目光再次投向菩提祖师消失的方向,眼神深邃。
菩提祖师亲自下场,点明大劫,提升他身边人的实力……这预示着,那场所谓的“大劫”,恐怕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峻和迫近。
而这斜月三星洞的出现,究竟是黑暗前最后的曙光,还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他抬头,望向这片秘境那仿佛永恒宁静,祥和的天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无论如何,提升实力,应对一切,才是根本。
而菩提祖师这份馈赠,他接下了。
……
与此同时,在斜月三星洞秘境深处,一方被氤氲道韵笼罩的静室之内,与外界的清雅开阔又自不同。
此地仿佛隔绝了时空流转,唯有最本源的道理交织成肉眼难见,却能清晰感知的灵纹,在虚空中缓缓流淌。
孙悟空亦步亦趋地跟在菩提祖师身后,平日里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跳脱劲儿早已收敛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发自内心地恭敬。
他看着祖师那并不高大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堵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声低唤:“师父……”
菩提祖师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平和地落在孙悟空身上。
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他坚韧的肉身,直抵其神魂本源。
“悟空!”
祖师的声音温润,却带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你可知,当年你在我座下,虽天赋异禀,十年光景便修得神通广大,为何后来却屡遭磨难,乃至被压五行山下五百载?”
孙悟空闻言,浑身一颤,猴脸上露出羞愧与思索交织的神情。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答道:“是……是弟子当年心性不定,过于骄狂,不知天高地厚,闯下了大祸……”
“此是表象,非是根源。”
菩提祖师轻轻摇头,手中拂尘随意一挥,周围的道韵灵纹随之荡漾开来,化作一幕幕模糊的画面,正是当年孙悟空在方寸山学艺时的情景……
他如何急于求成,如何对打坐参禅不耐,如何只对那变化腾挪、斗战杀伐之术感兴趣。
“你之根本,在于‘道基’未固,便急于攀援‘术法’之巅。心猿未曾降伏,便纵其奔腾跳跃,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无根之木,遇风则摇,遇浪则倾。”
祖师点指着那些画面,语气依旧平和,却字字珠玑,点在孙悟空心坎:“我传你大品天仙诀,乃直指大罗之无上法门,你却只取其速成之力,未悟其蕴养元神、稳固道基之妙。”
“教你七十二般变化,是让你体悟天地万物生克变化之理,你却只当它是躲灾避劫、与人争斗的手段。”
“授你筋斗云,是期望你有一日能超脱藩篱,逍遥于寰宇,你却用它来逞强好胜,追逐虚名。”
孙悟空听得额头微微见汗,他回想起自己当年,确实如祖师所言。
只挑那些“有用”的、能立刻增强实力的学,对于需要静心体悟、打磨根基的功课则能躲就躲,敷衍了事。
此刻被祖师一语道破,他才真正明白,自己后来看似威风八面,实则根基虚浮,如同建造在流沙上的宫殿,看似奢华,一经大风大浪,便轰然倒塌。
五行山下五百年,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对他那虚浮道基的一次强制沉淀,只是过程太过惨痛。
“弟子……弟子知错了!”
孙悟空噗通一声再次跪下,这次是真心实意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求师父指点,弟子该如何弥补?”
菩提祖师见他真心悔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拂尘轻抬,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托起。“痴儿,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之根基,在于‘心性’与‘法力’未能圆融如一。今日,为师便为你重固道基。”
说着,祖师伸出一指,指尖一点清辉亮起,仿佛蕴含了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轻轻点向孙悟空的眉心。
“屏息凝神,内观自在,重走修行路。”
孙悟空立刻依言闭目,收敛所有杂念。
那点清辉没入其眉心,他浑身剧震,只觉一股清凉浩瀚、却又温和无比的力量瞬间流遍四肢百骸,深入神魂最深处。
他仿佛时光倒流,重新回到了刚刚踏入方寸山的那一刻,体内那躁动不安的先天混元之气,被这股力量引导着,以一种远比当年更缓慢、更坚实、更符合大道轨迹的方式,开始重新运转、凝练。
往日里那些囫囵吞枣般学会的神通法术,其背后所蕴含的天地至理,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一一在他心间清晰浮现。
许多当年不解其意,只觉得繁琐无用的关窍,此刻豁然贯通。
他那原本因急躁而显得有些驳杂不纯的法力,在这股清辉的洗涤和引导下,开始去芜存菁,变得更加精纯、凝实,与肉身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无间。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从他道基深处油然而生。
这并非力量的瞬间暴涨,而是根基的夯实,是未来通往更高境界的康庄大道被真正铺就。
就在孙悟空于静室中重固道基的同时,外界庭院那株古老的菩提树下,众人也各自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感悟之中。
柳玄风盘膝而坐,双目微阖,但他周身的气息却不再像往常那般凌厉逼人。
反而变得若有若无,仿佛要融入这周围的空气之中。
他得自沧浪剑帝的“无相剑意”,其核心便是“无定形,无常态,因敌变化,随心而发。
此刻,在菩提树下那充满智慧光晕的道韵浸润下,他对于“无相”二字的理解,正在飞速深化。
他的神念仿佛化作了一缕微风,一道流水,一片浮云,在这充满道韵的环境中自由徜徉。
不再是刻意地去模拟、去变化,而是自然而然地随顺此地的“道”而流动。
脑海中,沧浪剑帝传承的那些晦涩剑诀,与菩提智慧中关于“空性”、“无常”的至理相互印证、碰撞。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剑意正在发生一种本质的蜕变,从“有形之无相”向着“无形之无相”升华。
周身浮现的那些若有若无的剑意,不再仅仅是锐利的剑气,更带上了一种难以捉摸、直指本心的智慧锋芒,仿佛能斩断烦恼丝,也能洞穿虚妄相。
诸葛阵则几乎是趴在了他的记录阵盘上,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
他面前的阵盘上,符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闪烁、推演、组合、崩灭、再生。
斜月三星洞本身,在他这等阵道天才的眼中,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精密无比、且与大道自然契合的完美阵法。
“妙啊!太妙了!”
他嘴里无意识地喃喃自语,“这里的空间结构……并非强行开辟,而是‘顺应’!顺应未央界的某些节点,却又自成一格……”
“看这能量流转,似溪流汇海,无声无息,却蕴含沛然莫御的力量……还有这稳固道韵,非是强行镇压,而是‘调和’,调和内外法则,自成循环……”
他试图用自己的阵道知识去解析、去模仿,但每每刚有头绪,便被更深的奥秘所吸引,推演出的阵纹刚刚成型,便因无法承载此地的道韵而崩溃。
但他毫不气馁,每一次崩溃都让他对真正的“道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不再执着于立刻复刻出什么惊世大阵,而是沉浸在对这种浑然天成、道法自然的阵理感悟中。
他的阵道境界,正在发生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蜕变,从“匠气”走向“道韵”。
另一边,姜玄白发垂肩,面容肃穆。
他身为未央皇朝的国师,一身修为其实也与未央国运紧密相连。
此刻,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宏大的共鸣。
斜月三星洞超然物外,本不应与世俗王朝气运有所牵连。
但此地那中正平和、滋养万物的道韵,却仿佛一种更高层次的“秩序”与“祥和”的体现。
他体内承载的一部分未央国运,在这股道韵的浸润下,不再是那种沉重磅礴,带着无数黎民百姓念力的洪流,而全部被提纯,被梳理。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与未央国运的结合更加紧密和顺畅。
调动国运之力时,或许能更加如臂使指,消耗更小而威力更大。
这对他个人修为或许没有立竿见影的提升,但对于他履行国师职责,稳定未央气运,却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不远处,秦雨柔静坐于树下,姿态优雅,周身被一层淡淡的七彩霞光笼罩。
她身具凤凰祥瑞之体,对天地间的灵机,尤其是祥瑞之气最为敏感。
斜月三星洞作为菩提道场,本就是世间最顶级的清净之地,和祥和之所。
此地蕴含的祥瑞灵机,其精纯和高等程度,远超外界。
她身后,那尊凤凰虚影愈发凝实,不再是简单的光影,而是仿佛有了灵性,翩跹起舞,发出清越的鸣啼。
精纯无比的祥瑞之气如同百川归海,涌入她的体内,洗涤着她的经脉,滋养着她的神魂。
她感觉自己的血脉正在欢欣雀跃,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活力被激发。
不仅仅是修为在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她对自身凤凰血脉的掌控和理解也在加深。
一些潜藏在血脉深处的传承记忆碎片,似乎也在这祥和道韵的滋养下,变得清晰了些许。
她心中一片宁静祥和,仿佛与这方净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自身的祥瑞特质,也在此地得到了最好的温养和升华。
猿鸿的表现则看起来较为笨拙。
他学着众人的样子盘膝坐下,但浑身肌肉依旧紧绷,那源自通臂猿猴远古血脉的躁动气血,让他很难像其他人那样迅速入定。
他抓耳挠腮,显得有些不耐烦,但又不太好造次,只得努力压制着。
然而,此地无处不在的道韵,尤其是那菩提树散发出的智慧平和之光,仿佛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渐渐地,猿鸿发现自己那如同奔涌江河般躁动的气血,竟然开始自行平复下来,不是被强行压制,而是被未知的力量引导着,按照某种古老而玄奥的轨迹,在体内缓缓流淌。
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清醒和通透感涌上心头。
他仿佛能“听”到自身血脉深处传来的低沉轰鸣,那是属于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的古老力量在苏醒。
以往,这股力量只是蛮横地存在于他的身体里,需要时便粗暴地调用。
但此刻,在这菩提道韵的引导下,他开始模糊地感知到这股力量的“源头”和“脉络”。
一些残缺的、关于力量运用的本能记忆,开始在他意识中浮现。
他不再觉得这股力量只是蛮力,而是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之道……
一种最原始、最纯粹,却也暗合天地至理的规则。
他的苏醒,虽缓慢,却坚定而扎实,为他未来真正掌控并开发自身远古血脉,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庭院之中,一片寂静,唯有道韵流转,灵机盎然。
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机缘中沉淀、蜕变。
陈默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对菩提祖师的用意更加明了。
这是在为他麾下的核心力量,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筑基和突破,让他们能以更完美的姿态,迎接那场迫近的惊世大劫。
……
时间在这片秘境中仿佛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静室的方向传来一阵平和而悠长的气息,那是孙悟空重固道基完毕的征兆。
而菩提树下,众人身上的异象也渐渐收敛,但每个人眼中闪烁的光芒,都比之前更加深邃和明亮。
菩提祖师的身影,再次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那株古老的菩提树下,目光扫过众人,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缘法已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