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 > 第619章 北非霸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沫在德令哈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就匆匆返回剧组了。

回剧组又待了小半个月,这期间,《知否》正式登陆“芒果卫视”,现在已经播放到四十多集,表现没有让大家失望,收视率一路长虹。

随后腾信在网络平台方面开始跟进,它有着独家在线播放的权益,这为它争取到了大批有消费能力的优质客户,平台首播时播出量就直接破亿,收视率更是获得了0.82的好成绩。让其他的网播平台嫉妒得差点质壁分离。

《知否》广受好评,算是一炮打响了夏沫这块金字招牌。

随后夏沫接到了莫老爷子的电话,让他去埃及跑趟腿,顺便还可以看看两座小岛的建设进度。

夏沫不得不放下三部还没有拍完的电视剧,启程前往中东。

夏沫没有直飞埃及,他先去了利雅得,和小萨乐曼、卡西姆两位殿下一起去了趟蒂朗岛。

直升飞机从塞纳菲尔岛附近经过的时候,岛上的雷达车和数十辆防空导弹车让夏沫都吃了一惊,就这建设速度,让见惯了华夏速度的夏沫都倍感震惊。

机场的土地已经平整得七七八八,简易的道路也出现了轮廓,就差最后一步硬化了。一旦能够起降运-20,那估计建设的速度还会加快。

港口和军营也在建设中。

经过探测,塞纳菲尔岛附近的平均水深超过了十五米,基本都是基岩海岸,淤泥质海岸很少,具备建造深水港的条件。

要说不利条件,那就是塞纳菲尔岛所在的蒂朗海峡是重要的国际航道,开发港口需考虑航道的安全,还有岛屿周边的海底地形复杂,对施工水平的要求很高。

另外塞纳菲尔岛周边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大规模开发可能会引发环境争议,这些都会对港口的建设构成挑战,不过对于早有南海造岛经验的华夏来说,这些算不上是什么大问题。

最让夏沫惊喜的是,两座岛上都钻探出了淡水。因为珊瑚礁本身具有多孔的孔隙结构和微生物活动,能够有效地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形成优质的地下水并储存在地下。这种淡水层位于海水层之上,中间厚、边缘薄,类似“凸透镜”,也就是俗称的“淡水透镜体”。类似的情况在华夏南海的永暑岛上也曾经出现过。

可惜红海地区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过渡带,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年降水量极少,红海北部仅为28毫米,南部为127毫米,所以不像华夏的南海地区有着充沛的降雨不断地补充淡水层。

小小的永暑岛通过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每日可稳定供应1500吨淡水,满足数万人需求,不仅支持居民生活,还能发展年产20吨蔬菜的试验田和岛屿绿化工程。

可偌大的塞纳菲尔岛和蒂朗岛,形成的淡水透镜体却非常脆弱,根本无法满足岛屿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

华夏在岛上已经建成了一个发电厂,使用柴油发电,用来满足施工和生活所需的电能供应,而且还能使用柴油发电机余热低温多效蒸馏系统来生成淡水,这项技术是通过回收发电的废热来淡化海水,日产淡水60吨,成本降低30%以上,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当然,这点淡水还是无法满足施工的需求,在海水淡化工厂还没有正式建设好之前,缺乏的淡水只能从沙特或者埃及那边购买了。不过,和这两座岛屿的价值相比,这点钱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直升机落在了蒂朗岛上,这个岛屿的建设进度就要慢上许多,现在还在慢慢地平整土地。就连驻岛的雇佣兵也是住在埃及人留下的房子里。

夏沫也不着急,首先华铁七局的力量肯定要优先保证塞纳菲尔岛的建设,只有塞纳菲尔岛建设好了,蒂朗岛才会真正安全。再说他现在手头不是还有点紧嘛,正好留点时间给他搞钱。

夏沫为什么要拉小萨乐曼王储一起过来,说好听点是让王储挑选庄园的位置,其实也是在变相地拉投资:呐,最好的地方随便你挑,这建设的费用嘛麻烦先给一下!

小萨乐曼是个财大气粗的主,选好地方便大手一挥,十个亿的犹撒币直接打到了华铁七局的对公账户上。

夏沫当面叮嘱七局的负责人,一定要优先保证小萨乐曼王储庄园的建设,其他的可以推后。

岛上看了一圈,夏沫才飞去埃及。

卡西姆亲王陪着夏沫一起过去了,只有小萨乐曼王储独自返回了利雅得。

事先已经跟埃及方面报备了,所以夏沫两人乘坐的直升机没有去开罗国际机场,而是直接飞去了开罗郊外一个神秘禁区。

八座法老式风格的八角形大楼相连构成一个圆环,犹如八颗巨型珍珠镶嵌而成的项链,圆环的中央是两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防部——埃及八角大楼。埃及国防部和埃及陆军总参谋部大楼都在这两座楼里。

一下飞机,夏沫就被毒辣的阳光给冲昏了头脑。

沙漠气候就是这么的不讲武德。触目所及,整片天空看不到一丝的云彩。所有的阳光直接倾泻到地面,再以一个极高的反射率进入夏沫的眼睛里,让他有种吃了颗闪光弹一样的感觉,瞬间进入失明状态。

几分钟后,站在埃及国防部大楼的阴影里,看着眼前的绿化广场和喷水池,夏沫还是没能从刚才那种感官的震撼中彻底摆脱出来。

冷战时代,埃及一开始是跟苏维埃结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两国就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苏维埃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帮助埃及建立了现代化的军事武装?。

因为有了苏维埃的帮助和支持,埃及才最终从不列颠和法朗西人的手里拿回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当时背靠着苏维埃这棵大树,埃及也曾雄心勃勃,一门心思地要当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甚至还有将阿拉伯各国整合到一起的战略规划。

当时埃及的首要目标便是整合“新月沃地”。

所谓新月沃地,就是西边从尼罗河流域算起,向东跨越了迦南低地、叙利亚以及两河流域,形成的一块弯月形状的地区,包括了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的两河流域、科威特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内,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中枢,也是最富庶的核心地区。

不过,希伯来横插了一杠,在迦南低地这个新月沃地的中心地区建了国。而希伯来可不属于阿拉伯世界,所以,埃及必须想办法拔掉这个异类。

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埃及损兵折将,连西奈半岛也被希伯来占据了,本为埃及内河的苏伊士运河也变为埃希两国的界河。

苏维埃觉得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联军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但连累苏维埃一方损失惨重,还变成了“无底洞”。

看清楚现实的苏维埃坚决不愿再为埃及不切实际的幻想买单,所以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苏维埃一方面拒绝为联军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竟然和犹撒达成了共识,坚决要求埃及维持西奈半岛被希伯来占领的现状。

既然如此,埃及也没有必要继续跟着苏维埃混了,就动手驱逐了所有的苏维埃顾问,埃苏关系急剧恶化?。

而作为希伯来后台的犹撒人,在中东只是占据着相对优势,还需要面对波斯、苏维埃(包括后来的俄罗斯),甚至是盟国土耳其的潜在威胁,所以犹撒对阿拉伯国家的政策是既要分化,又要笼络。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流强国,长期充当着阿盟领袖,再加上其地跨西亚和北非两大板块的陆上交通枢纽地位,手里还掌握着苏伊士运河,利用价值自然很高。

埃及也想通了,既然打不赢希伯来,那么跟犹撒合作显然更划算:一则可享受犹撒的保护和援助;二则能融入世界的主流经济圈;三则还以投靠为条件,换来了犹撒对希伯来施压,迫使其归还了西奈半岛。

犹撒自此将埃及视为其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每年提供约十三亿犹撒币的军事援助,并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深度的绑定。埃及成为了犹撒在中东的一个战略支点。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看待埃及,在夏沫看来,埃及始终是阿拉伯国家中最能打的。长期以来,埃及的军事能力都被严重低估了。

当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埃及联合了叙利亚,一举突破了希伯来的巴列夫防线,打了希伯来军一个措手不及,可谓惊艳。只是可惜埃及缺乏战略眼光,只想着收复自己的西奈半岛,放弃了进攻希伯来本土,结果才被希伯来军反杀。

希伯来人不傻,埃及的实力他们看在眼里,内心其实非常忌惮埃及卷土重来,所以最后犹撒出面调停的时候,希伯来就坡下驴,选择把西奈半岛归还给了埃及,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正式走向了全面和解。

自此以后,缺少了埃及的压力,希伯来在中东就没有了对手,这才成就了一个拳打阿拉伯敬老院,脚踢阿拉伯幼儿园的中东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