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 > 第624章 地狱旅途(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包车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夏沫三人终于进入了金沙萨,这里是刚果金的经济之肺,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可即便是进了首都的市区,路面也只能算是凑合,连柏油路面都不多,很多地方还是水泥路面。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酸腐的味道,那是柴油的尾气、油炸大蕉的焦香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垃圾等好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古怪而难闻。

柏油段的路面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软,破旧的蓝色小巴车挤满了当地的乘客,售票员半个身子都挂在车门外,挥舞着手里皱巴巴的刚郎,有气没力地招呼旅客上车。

满大街跑着的黄色两厢出租车的车门上竟然贴着移动支付的二维码,这倒是令夏沫大感意外。

看了看手机,距离金沙萨港只有不到两公里了,于是夏沫决定腿着过去。

刚果金属于赤道气候区,太阳辐射强,干湿两季分明——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五月为雨季,湿热多雨;六月至十月为干季,气候温和。

现在已经属于雨季的尾巴,下飞机前金沙萨刚下过一场暴雨,很好地缓解了暑热。虽然现在头顶烈日当空,夏沫却有种黑非洲的热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街角的水泥墙被涂成了海蓝色,歪斜的法语广告牌宣传着华夏的手机品牌,芒果树底下,蹲着一位卖木薯叶的老妇人,一位小贩头上顶着一张四方的泡沫板,上面插满了各种太阳镜,铁皮屋顶的福音派教会正在用破旧的音响播放着天主教的赞美诗。

十分钟后,三人终于看到了刚果河(扎伊尔河),刚果河的水污染很严重,河水都泛着铁锈色,根本无法饮用。河岸的泥滩上,堆着不少集装箱的残骸和塑料袋,却仍有不少黑人少年光着膀子跳进浑浊的波浪里戏水。

金沙萨港是刚果金最大的河港,它承担了刚果金绝大部分的货运压力,通过刚果河可以连通全国,因此这个港口货船云集。

在面包车上夏沫就打听出来了:自从独立以来,当初殖民时期还算不错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战争中早已被摧毁殆尽,如今的刚果金政府根本就无力进行修复,导致人们出行基本没有别的选择,要么选择对本地人来说贵到离谱的飞机,要么就只能选择廉价的水上驳船。时间在刚果金变得一文不值,为了省钱,人们可以忍受在简陋的驳船上生活一个多月而无怨无悔。

河流几乎就是刚果金完成货运的唯一途径,水运自然也就变成了这个国家主要的交通方式。

刚果河在非洲就是仅次于尼罗河的辉煌存在,它起源于非洲坦噶尼喀湖以南的稀树草原,一开始河水是清澈的,徐徐流淌,在流经一个叫做“地狱之门”的湍急峡谷之后,刚果河进入了热带雨林地区,随后这条河一直向西流淌,在刚果盆地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Ω”形状,两次穿越赤道,最终流入了大西洋。

刚果河是非洲大陆上水流量最强的河流,同时也是非洲第二长河,总长度超过了四千七百公里。此外,它还是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其最深处超过二百二十米,据说连赤道那强烈的阳光都无法穿透到河底。

到了刚果金境内,虽然河水已经无法饮用,却通过它把流域内的众多地区全部串在了一起,用它宽广的胸怀,滋养着中非的沃土。

在这样的环境下,刚果金就诞生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型接驳船。

数艘驳船,竖向或者横向地连成一体,组成一个长度可以超过两百米,宽度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整体,再在船尾或者两侧拴上动力船,就变成了纵横刚果河的大型接驳船。水泥、药品、粮食、大米、棕榈油、香料等生活必需品,就是通过这样的接驳船沿着刚果河流通,为沿线的居民提供着经济支撑。

每年都有无数的生灵依赖着这条水路维系着他们的生计,亦有不少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会拖家带口地上船,踏上寻找新天地的征程。

这些大型接驳船由金沙萨港出发,去往刚果金东北部乔波省的基桑加尼,全程一千八百公里水路,理论上航行时间不低于三十二天。而且因为这些接驳的货船实在太过破旧,每次出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械故障和突发意外情况,所以三十二天的行程一直都只是绝大部分船长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

一艘这样的船,每年只会在金沙萨和基桑加尼之间往返四次,所以每一次每条船上都会挤满乘客和货物。船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社区,人们挤在驳船的甲板上生火、做饭、睡觉、休息,在这艘接驳船上至少要共同生活一个月以上。

金沙萨港的码头异常繁忙,没有机械的轰鸣,没有设备的助力,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一趟又一趟地往船上搬运着货物。

无数的物资被搬运到即将出发的接驳船上,而直至出发,船上都是没有一个乘客的,他们要上船都只能在半路。

botosi(虔诚)号就是“羚羊”指定夏沫搭乘的接驳船,夏沫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发现“羚羊”的踪迹,便直接去找船长。

botosi号的船长叫恩科西(Nkosi),在刚果金,货船出发的时间表犹如儿戏,按照原定计划,botosi号本该在两天前就出发了的。

恩科西看着装载完毕的货物,咕哝着:“Le diesel va encore augmenter, il n'y a vraiment plus de bénéfices à faire. Les frais de carburant, les missions, la main-d'?uvre, sans oublier l'entretien des équipements - tout ?a co?te une fortune !(柴油又要涨价,真是没有赚头了。燃料费、手续费、人工费,还有设备的维护费,哪一样不要钱?”)

突然,五张粉红色的华夏币递到了船长面前:“capitaine, nous sommes trois à vouloir embarquer pour Kisangani. me nous n'avons pas de marchandises, pourriez-vous nous accorder trois cabines par bienveillance ?(船长,我们三个准备搭船去基桑加尼,我们也没有货物,能不能给个方便,为我们提供三间舱室?)”

驳船上最珍贵的就是私人空间,最高级的独立舱室每间大概有三平方米,小是小了点,但越到后期就越能感觉到它的重要性。

恩科西拿着这笔钱,看着高个的东方青年,乐得眉开眼笑,连忙招呼船上的水手过来把夏沫三个人带到了船尾的动力船上。只有动力船上才会有那种独立的舱室。至于驳船上面,完全就是一块平地,边上连栏杆都不会有。

船上的舱室或者位置,全都遵循先到先得的规矩,上来得早的人往往能占据一个舒适的地方,而上来得晚的就只能挤在狭窄的角落里,坐立难安,甚至晚上连睡觉的空间都不够。

当然,港口也有港口的规矩,作为货运驳船,是不允许旅客上船的,所以那些乘客就只能在半路上船了。

好在夏沫只有三个人,又舍得花钱,那么就让他们以水手的名义在港口上了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驳船上,每个乘客的船票一般只收八欧元,另外每上船一千斤货物需要多加两欧元,这笔船资对本地人其实已经算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了,因为刚果金的人均月收入大概就只有三十六欧元,非固定职业者的收入只会比这个标准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