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 > 第672章 爱丽舍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凯旋门到爱丽舍宫也就两公里不到的样子,为了好好欣赏一下香榭丽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夏沫决定和亲王一起步行过去。

亲王耸耸肩,无奈地一笑,挥手让车队离开了。

两人的贴身护卫按照平日的训练预案,散开了百十米,伪装成各色的普通游人,像一张大网,把两人隐隐护在中间。更远的外围是夏沫带过来的五个精锐的“红盾”安保小队,他们专门负责搜索沿途的一些狙击点位。

“你的保镖不错!”卡西姆亲王随口赞了一句,“很专业,素质很高!”

“那是……中南海保镖知道吧?”夏沫得意地往自己脸上贴着金,“他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说起来,夏沫也不全是吹牛,毕竟“红盾”的教官和中南海保镖都出自“猛龙”大队,至于是不是同一个中队这样的细节,那不重要!而他身边的峨眉弟子,更是第一中队的教官亲手调教出来的,如假包换。

卡西姆亲王明显是感觉到了一丝意外:“你有路子?能搞来中南海保镖?”

“有兴趣?我帮你啊!”夏沫也来了劲,这可是帮“红盾”提升层次的最好机会,这高端的形象一打出去,服务费用也会像街边的那些奢侈品店一样,立马暴涨!乞丐装、姨妈裙、痔疮裤、蛇皮袋包,只要挂上‘巴黎世家’的牌子,价值就是得上万犹撒币一件,还tm绝不打折,就有这么牛气。

想想也是哈,雇佣中南海保镖和雇小学门口的保安能是一个价?这些中东王爷别的不多,就是钱多,这也是创收的最佳机会。

两人沿着香街西段繁华的奢华商业区向着东南方向走,这一段是巴黎最奢华的购物天堂,香街两侧汇集了路易威登(LV)、迪奥(dior)、卡地亚(cartier)等国际奢侈品牌旗舰店,橱窗的设计极具艺术感。

梧桐树荫下,咖啡馆林立,夏沫随便一瞥就看到了那家着名的富格咖啡馆(Le Fouquet's),自1899年开始这里便是巴黎艺术家和名流的聚集地,而且这个传统持续至今,从未中断,咖啡馆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和露天咖啡座更是拍照打卡的绝佳背景。

经过圆点广场(Rond-point des champs-élysées)后,街道转为宁静的不列颠式林荫大道,两侧梧桐成荫,草坪如茵。这里曾是十七世纪时巴黎贵族的赛马场,如今也是巴黎人休闲的首选地。

在接近香街的东端时,左转进入圣奥诺雷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这条街道是巴黎的“奢侈品后街”,爱马仕全球总店(24号)、兰蔻总部(29号)等品牌全都隐匿其中,建筑风格则是融合了古典与现代。

沿圣奥诺雷市郊路步行约五分钟,即可抵达法朗西的总统府——爱丽舍宫(palais de l'élysée),这座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始建于十八世纪,周围被两万平米左右的花园所环绕。

洛可可一词是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十八世纪的法朗西贵族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转而追求华美和闲适。于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开始在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想办法,他们大量采用弧线和S形线,卷草舒花,缠绵盘曲,尤其是大量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洛可可风格。这种风格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很受当时贵族的追捧。

来到爱丽舍宫那极有特色的金色雕花铁门前,亲王上前亲自向警卫说明了情况。警卫打了一个内线电话后,夏沫很快就看到了马克隆,他竟然亲自到大门口来迎接两人,这让夏沫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总统大人身材修长,体型保持得非常匀称,站姿挺拔,步伐轻快有力,整个人显得活力满满。那头自然蓬松的短发清爽利落,同时也为他增添了一种超越实际年龄的成熟和稳重感。

马克隆穿着挺括的浅蓝色修身衬衫,解开了上面的两粒纽扣,搭配着深色的长裤,看上去精致而得体。

这位法朗西帅哥脸型偏瘦长,下颌线清晰,颧骨不算特别突出却轮廓分明,拥有一双深邃的灰蓝色眼睛,鼻梁高挺笔直,鼻头相对圆润,嘴唇偏薄,在微笑时能迅速展现出强大的亲和力。

这是一个融合了法式优雅、现代活力、知识精英气质和政治领袖权威感的独特男人,目光锐利而充满探究欲,甚至带有一种穿透性的审视感,但夏沫却能发现他眸子底下深藏的一抹不易察觉的忧郁。

卡西姆亲王和马克隆明显是有私交的,两人像老朋友一样拥抱了一下,然后亲王为总统大人和夏沫做了个简单的介绍:“这位年轻人就是前段时间在苏州的田径场上一鸣惊人的田径之王——夏沫……这位是法朗西的总统马克隆先生!”

“我懂一点点华语,你们可以用华语聊天,我不会介意的。”马克隆上来跟夏沫亲切握手,然后亲自领着两人,一起走进了爱丽舍宫的大门。

亲王明显是来过几次的,他当仁不让地为夏沫介绍起爱丽舍宫内的建筑来。

爱丽舍宫内部的建筑是以洛可可风格为核心,又融合了新古典主义元素,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精致度。

那些接见外宾的场所尤其考究,毕竟这种地方既是外交礼仪的舞台,也是法朗西文化的缩影。

核心的接见场所大致有镀金厅(Salon doré),节庆厅(Salon des Fêtes),缪斯厅(Salon des Ambassadeurs)、迎宾厅(Vestibule d'honneur)以及蓬巴杜厅(Salon de la pompadour)。

因为两人是以私人身份过来拜访的,所以马克隆直接把两人带到了蓬巴杜厅,这里通常是总统进行私人会晤的场所。

厅内保留着十八世纪的木质镶板,屋顶的角线都是c形的涡旋装饰,用柔美的曲线来消解空间的生硬感,波西米亚水晶吊灯把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

墙面壁画是由让-巴蒂斯特?皮加尔绘制的,描绘的是古罗马神话场景。座椅和窗帘统一全是天蓝色调。大厅陈设着塞夫勒瓷的花瓶与博韦挂毯,中央还摆放着路易十五时期的镀金中提琴演奏台,支撑着侯爵夫人的白色大理石半身像。

踏入爱丽舍宫,历史的细节突然间变得鲜活可触,这里能看到总统府厨房的百年铜锅,还有戴高乐使用过的瓷盘、座钟,路易十六时期的天鹅雕塑扶手椅,甚至还能看到路易十五时期的萨伏纳里地毯与杜伊勒里宫吊灯。

厅内摆放着一张圆桌,上面铺着里昂真丝提花的桌布,银质的餐具与塞夫勒瓷器彰显着法式的奢华。这些瓷器都是御窑定制的,金边上绘有“RF”(法朗西共和国)的缩写,甜点碟的中心是总统的私章。

亲王落座后第一句话就是:“没记错的话,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欧共体国家元首曾在此举行过晚宴……”

马克隆赞许道:“老友,你的记性真好!来吧,今天这顿饭我们纯以私人的身份,为友谊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