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里的干货,省级政府没有具体制定收购价格,但是供销社有收购任务,上级已经制定收购任务,现在价格也基本确定下来。

这个价格是由上面给供销社定下来的具体价格,并且按照级别进行收购。

如晒干的野生黑木耳,在谢家屯中就有收购任务,现在也进入收购名单。

一级的木耳,要求完整度高、肉质厚且颜色深,并且没有伴生物那些,价格在4块5毛钱左右,会有波动,但是波动并不大,次数也少。

二级的木耳属于稍次些,有残缺破损的,价格要低上一块左右。

至于最次的三级,就是那些破碎不成整的,再低一块以上。

这些只是木耳,供销社收购的山货比较杂,除了那些比较珍贵的人参鹿茸外,还有各种山林野兽皮货。

甚至还包括养殖的羊皮、牛皮、鸡毛、鸭毛等等,都在收购中。

收购中,羊皮因为大小原因论张收,也根据皮毛完整和毛发厚度来分三个级别。

牛皮则是根据重量和后续制作来分价,生牛皮和熟牛皮之间也存在差价,生牛皮一般在1块2起步一公斤,熟牛皮要贵七成以上,这就是手艺的增价。

只不过供销社收购的价格,相比较卖出的价格有比较大差异。

在城市内私下售卖的价格,往往比供销社要高出五成起,很多东西甚至会翻倍。

只不过随着限制增加,这种售卖行为在收紧,不让进城售卖,这种就形成了城市中所谓的黑市。

政策再不允许,也挡不住人去售卖的心。

如果仅仅是几个点不到的差价,很多人为了以防万一不会去冒这个风险,可是差价五成甚至翻倍,可太多人愿意去搏一搏,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那些,又不是一定会被抓到。

那些珍贵皮货,一些会进行出口,出口的皮货跟收购价比较,高的甚至有十倍以上的差价。

谢家屯因为供销社建成的早,加上谢一城跟谢家康还有谢一国,一个屯子出了好几个部队中层干部,而且谢一城跟谢家康还离得比较近,一些琐碎事没见过。

可是在其他地方,供销社的收购员,会凭借手上的职权,对山林老百姓售卖的山货进行恶意压价。

一级品质给定为二级,降低收购成本。

而一些城市内售卖的产品,则是用二级售卖出一级的价,甚至是特级。

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剪刀差很容易出现。

那些收购员或者售卖员,哪怕这些东西卖多了钱,因为怕查处钱并不会到不了他们口袋里,依然会这么做。

谢一国信中写的并没有要求指定山货,屯子里更不会给准备一些如木耳的那种。

不然哪怕是一级甚至是特级山货,等送到那边,因为路上颠簸各种意外,特级的木耳能给颠成二级甚至最次的三级,这种肯定不行。

如果要选,肯定优先选择那些方便携带,还能保证路途不会因为颠簸或者大力导致损坏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