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可曾想过,为何昔日强盛的大唐,如今却被吐蕃侵占了数十年的河西陇右之地?为何安西军八千老卒,在龟兹孤悬三十载,朝廷却无力援救?”
李唐的声音陡然变得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李纯的心头。
“陛下可知,吐蕃王朝在高原上厉兵秣马,对大唐虎视眈眈;回鹘汗国反复无常,左右逢源,只为自身利益;就连昔日臣服的藩镇,如今也各自为政,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
李唐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李纯的内心。
“陛下,您以为,这仅仅是藩镇割据、边患频发的问题吗?不,这更是大唐朝堂腐朽、宦官专权、党争不休的恶果!”
李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李唐的话,句句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当然知道这些问题,他也在努力地想要改变,但却感到深深的无力。
“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和惊惧,沉声问道。
“我想说的是,陛下。”
李唐向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掷地有声地断然说道:
“我大唐,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我李唐在西北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西北王府,收复安西全境,击败吐蕃大军,靠的不是祖宗荫蔽,也不是天降神迹,而是实实在在的变革!是科学的制度,是先进的武器,是高效的治理,更是以民为本的信念!”
“我此番亲手抓捕程义,并非是为了泄私愤,更不是为了与吐突承璀璨为敌。而是要向陛下,向整个朝堂,证明一件事——宦官专权,党同伐异,只会让大唐的肌体越来越虚弱,最终走向万劫不复!”
亲手抓捕程义?
李纯起先感觉程义这个姓名有点耳熟,随即听李唐提及吐突承璀璨后,立马就知道程义是谁。
只是李唐为何会突然亲自出手对付吐突承璀璨?
宦官专权,党同伐异!
这八个字像是暮鼓晨,狠狠地敲响在李纯心头。
他很快意识到,朝堂上肯定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大事,而且这件事严重到让李唐不惜亲自犯险孤身潜入皇宫来见他。
李纯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狂妄,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逻辑。
“程义只是一个缩影。”
李唐没等李纯接话,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冷冽:
“他所代表的,是朝堂上那些只顾私利、蒙蔽圣听、阻碍改革的蠹虫。若不清除这些蠹虫,大唐何谈中兴?何谈收复失地?何谈重振国威?”
“陛下,您是天子,是我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但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权力,正在被这些宦官、藩镇、党派所架空?您空有雄心壮志,却寸步难行,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
李唐的话,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揭开了李纯内心深处最不愿面对的伤疤。
李纯紧紧握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想反驳,却发现李唐所说的,句句属实。
“你……你究竟想如何?”
李纯的声音变得沙哑,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中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李唐此行的真正目的。
李唐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冒着与朝廷彻底撕破脸的风险,潜入皇宫,绝不会仅仅是为了说教。
李唐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玩味,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
“陛下,其实你我都知道,我大唐当今江山社稷,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但有些事情,又不得不从现在开始着手改变。”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李纯,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需要陛下的配合。我需要陛下颁布一道诏令,昭告天下,西北王府所行之事,皆为大唐中兴之举,受朝廷认可与支持。
我需要朝廷解除对西北的一切限制,允许西北王府自由发展,不受任何干涉。同时,我需要朝廷开放商路,允许西北王府与中原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对铁矿、煤炭等战略物资的采购,不得设置障碍。”
李纯听着李唐的条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这哪里是配合,这分明是要求他彻底放权,让西北王府成为一个独立王国!甚至还要为西北王府提供战略物资支持!
“这不可能!”
李纯断然拒绝,沉声斥道:“你这是要架空朕!要分裂大唐!”
“架空?分裂?”
李唐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喟然长叹道:
“陛下,您错了。我李唐所求,并非一己私利,更非分裂大唐。我所求的,是让大唐重新焕发生机,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走到书案旁,从怀中取出一份卷轴,轻轻放在案上。
“陛下请看,这是我西北王府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其中详细列举了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改善民生,如何教化百姓,如何抵御外敌,乃至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纯狐疑地拿起卷轴,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他从未听过的词汇:工业化、农业革命、全民教育、医疗保障、科技兴国……每一个词汇,都如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感到既陌生又震撼。
“陛下,您可曾想过,为何吐蕃人能够侵占大唐土地?为何回鹘人能够在大唐边境肆意妄为?不是因为他们更强大,而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
李唐的语气掷地有声:“而要变得强大,就必须改革!就必须引入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制度!”
“我西北王府,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拥有高效的治理体系,更拥有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若能与朝廷携手,大唐中兴,指日可待!收复河西陇右,击败吐蕃回鹘,甚至远征西域,重建汉唐盛世,都将不再是梦想!”
李纯的目光在卷轴和李唐之间来回游移。
他看到了李唐眼中的真诚,也感受到了他话语中蕴含的强大自信。
他不得不承认,西北王府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李唐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更是超出了他所有的认知。
“若朕不答应呢?”
李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他想知道,如果他拒绝,李唐会怎么做。
李唐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如同两把出鞘的利剑,直刺李纯的内心深处。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这或许……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呢?”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李纯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瞬间明白了什么。
李唐并非是在恳求,而是在告知。
他不是在寻求合作,而是在设定规则。
如果他拒绝,李唐或许不会直接谋逆,但西北王府将会彻底脱离朝廷的掌控,成为一个独立于大唐之外的强大存在。
届时,大唐将面临一个比吐蕃、回鹘更加强大的邻居,一个拥有碾压性优势的“藩镇”!
更可怕的是,李唐既然能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上书房,就意味着他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
这种无声的威胁,远比刀剑加身更加令人恐惧。
李纯的脸色瞬间死灰。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从始至终,都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
李唐的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将他逼到了不得不选择的境地。
“陛下,我并非要您放弃皇权,而是要您将权力用于真正能够造福天下苍生的地方。”
李唐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其中的坚定不移并未改变,很诚恳地说道:
“我需要一个稳定的中原作为后盾,来推行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目标。而您,将是这个伟大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者。”
“我所求的,是让大唐成为这个时代的灯塔,是让华夏文明的光辉,再次照耀四海八荒!而这,需要一个强盛的西北,更需要一个开明的朝廷!”
李纯瘫坐在椅子上,眼神复杂地看着李唐。
他看到了李唐的野心,但那野心,似乎又与他的帝国梦想不谋而合。只是,这份合作,代价太过巨大,让他难以接受。
然而,他有选择的余地吗?
李唐没有再多言,他知道,种子已经埋下,剩下的,就交给李纯自己去思考了。
“陛下,天色已晚,还请早些歇息。我留下一部手机,你随时随地都可以跟我联络。至于如何使用,里面有说明书。”
李唐说完,在李纯的案桌前放下一个小盒子,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等等!”
李纯突然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和困惑,颤声问道:
“你……你为何要如此?你明明可以……可以自己取而代之!”
李唐停下脚步,背对着李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陛下,有些事情,并非只有一种解决之道。我李唐,更喜欢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目标。”
说完,他拉开房门,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夜色之中。
上书房的门再次合拢,将李纯一个人留在摇曳的烛光下。
他呆坐在御案前,手中的卷轴掉落在地,却浑然不觉。
李唐的话语,以及他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和宏伟构想,如同潮水般在他脑海中翻腾。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但同时,内心深处又隐隐生出一种莫名的震撼与希望。
李唐所描绘的未来,太过宏伟,太过诱人,让他这个渴望中兴大唐的帝王,无法完全拒绝。
他知道,今夜之后,大唐的局势,将彻底改变。
西北王府,将不再仅仅是一个边陲藩镇,而是真正拥有与朝廷分庭抗礼,甚至主导天下走向的力量。
而他,大唐的皇帝李纯,将不得不在这位年轻而神秘的西北王面前,做出一个足以影响大唐未来千年命运的抉择。
是选择抗争,然后被碾压?还是选择合作,在屈辱中寻求新的生机?
李纯闭上眼睛,只觉得心力交瘁。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唐的棋局,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李唐的手中。
而他,只是一个被推到棋盘上的棋子,等待着那高高在上的棋手,落下下一枚棋子。
而此时,玄鸟一号已在无声无息中,再次升空,消失在长安城上空的夜幕之中。
李唐透过舷窗,俯瞰着下方逐渐远去的长安城。
他知道,今夜的会面,只是一个开始。
大唐的变革,必将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阵痛。但他相信,在现代科技和先进理念的推动下,这片古老的土地,终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他的目标,从未改变。建立一个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华夏文明的光辉,照耀世界。
整合大唐帝国,只是他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第一步。
他缓缓收回目光,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掌控一切的自信。
这天下,这棋局,终将由他来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