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435章 本王的目标不是超越,而是定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5章 本王的目标不是超越,而是定义!

李唐的声音在空旷的总控制室中回荡,清晰而有力,仿佛一枚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

尽管第二个五年计划还有部分项目没有收尾,但大好形势让李唐觉得要是不提前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布局,简直就是白瞎了这么多年的努力。

他身后的李龙,湛蓝色的电子眼闪过一抹微光。

“命令确认。‘三五计划’第一阶段,代号‘天工’,正式启动。核心任务模块分解中……”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上百个监控窗口瞬间整合,化为一幅庞大而复杂的立体动态地图。

地图之上,无数条红蓝线条纵横交错,一个个闪烁的光点拔地而起,勾勒出一个宏伟到令人窒息的蓝图。

“‘天工’计划,周期为三年。核心目标有四。”

李龙的声音如同最精准的节拍器,为这幅蓝图配上冰冷的解说。

“其一,交通网络建设。启动‘三横四纵’主干道计划。以新龟兹为中心,向东贯通兰州、直抵长安;向西连通碎叶、延伸至大食边境;向南穿越昆仑,打通吐蕃高原通道。此为‘三横’。、

以龙巢基地为枢纽,北上连接回鹘牙帐,南下直通吐蕃逻些,西进辐射中亚诸国,东出融入中原腹地。此为‘四纵’。三年内,将完成所有主干道的路基铺设与一级铁路网的初步贯通,确保物资与人员的快速流动。”

“其二,工业体系标准化。于新龟兹、兰州、沙州、龙巢基地外围,建立四大标准化工业园区。

统一所有基础工业品的生产规格,包括但不限于螺丝、轴承、齿轮、钢材标号、水泥标号。实现零部件的通用与互换,为下一步的工业大爆发奠定基础。所有技术,对计划内成员开放授权。”

“其三,农业生产革新。成立西北农垦总局,以大型国营农场的形式,对所有新开垦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推广新式农具、高产作物种子与科学种植法。启动‘人造太阳’光照育种计划,目标在三年内,培育出适应西北各种气候环境的专属高产作物。”

“其四,全民教育普及。启动‘火种计划’。在现有扫盲夜校的基础上,于各州县建立标准化的初级学堂,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凡西北王府治下子民,无论民族、无论男女,适龄者必须入学。学杂费全免,并提供餐食补助。

同时,于新龟兹筹建‘西北行政学院’与‘西北理工学院’,面向全民招收优秀毕业生,定向培养新时代的管理者与工程师。”

一项项指令,一个个名词,从李龙口中吐出,每一个都足以让这个时代的任何人感到头晕目眩。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发展计划,而是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用工业时代的铁血意志,强行塑造一个全新社会底惯架构!

李唐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

他知道,金融的魔术棒虽然华丽,但终究需要实体来支撑。

债券吸纳来的海量资金,如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资产,变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滚滚车轮,那最终只会变成一场吹上天的泡沫,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他必须将这些钱,以最高效、最宏伟的方式,砸进这个世界的根基里。

用钢筋水泥的铁路,将整个大陆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用标准化的齿轮,让工业的血液在帝国的血管里奔流。

用科学的种子,让饥饿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更重要的,是用知识的火种,点燃亿万民众心中沉睡千年的渴望,为这个崭新的帝国,培养出无穷无尽的,懂得思考、拥有信念的建设者。

“校长,根据推演,‘天工’计划如果顺利实施,将使西北地区的综合实力,在三年后,超越当前大唐、吐蕃、回鹘、大食四大势力的总和。”

李龙最后总结道。

“不够。”

李唐却摇了摇头,目光穿透了屏幕,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而是……定义。”

定义这个世界未来的走向,定义人类文明前进的规则。

这,才是他真正的野心。

……

大唐,长安,大明宫。

紫宸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雷雨前的天空。

唐宪宗李纯面沉如水,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来自洛阳的八百里加急密报。

密报的内容,与他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消息完全一致,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击着他的心脏。

西北王府最新推出的一系列变革举措,让全天下所有人都目不暇接。

“年利一分,金山担保……”

李纯低声咀嚼着这八个字,只觉得满嘴苦涩。

他想过李唐会用各种手段,或拉拢,或分化,或威逼,但他万万没想到,对方会用出如此简单粗暴,却又如此堂堂正正,令人根本无法拒绝的阳谋。

殿下,宰相杜佑、裴垍,以及几位核心的文武大臣,皆是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整个大唐的权力中枢,此刻都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所笼罩。

反对?如何反对?

难道下旨,禁止大唐子民购买那“西北建设债券”?

先不说这旨意能不能出得了长安城,就算能,又有谁会听?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谁敢挡在这股席卷天下的贪婪浪潮面前,谁就会被撕得粉身碎骨,连皇帝也不例外!

更何况,就连他们自己,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心中都不可抑制地升起了将家产换成债券的念头。

“陛下。”

良久,须发皆白的宰相杜佑颤巍巍地出列,声音嘶哑地说道:

“西北王此举,名为建设,实为……釜底抽薪。天下之财,若尽归西北,则中原空虚,国本动摇。长此以往,我大唐……危矣!”

这位历经四朝,见惯了风浪的老臣,此刻眼中竟也流露出一丝恐惧。

过去,他们面对的敌人,无论是藩镇,还是吐蕃,争的都是土地和人口。可现在这个李唐,他争的,是钱!是这个帝国最根本的经济命脉!

“杜相言之有理。”

另一位大臣立刻附和道,“臣以为,当立刻查封西北银行在各地的分行,将之一干人等,悉数下狱!绝不能让其阴谋得逞!”

“糊涂!”

不等李纯开口,素来以沉稳着称的裴垍便厉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