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439章 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9章 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

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子李忱,此时却抬起头,清亮的童音在殿内响起:

“父皇,儿臣以为,我们不必惊慌。”

李纯看向自己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儿子,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

李忱站起身,不卑不亢地说道:

“西北王此举,看似鲸吞天下财富,实则也将自己置于天下人的目光之下。他募集了如此庞大的资金,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成果。

否则,那些投入真金白银的世家、豪商、乃至我们皇室,都不会答应。他这是自缚手脚,将自己绑在了经济增长快速发展这架马车上,再也无法轻易停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您看他申报的项目,铁路、电力、电报、钢铁、冶炼、矿山……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与其担忧他如何坐大,不如思考我们如何利用他的力量,来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

“儿臣以为,我们不仅要参与,还要深度参与!我们要派更多的人去学,去问,去把他的技术、他的管理方法,都学回来!

他既然打开了这扇门,我们就不能只在门口观望。父皇,时代变了,我们若是不跟着变,才真的会被抛弃。”

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在座众公卿都对这位少年皇子刮目相看。

李纯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许久,李纯长叹一声,坐回了龙椅,脸上的烦躁与不安,渐渐被一种复杂难明的神色所取代。

“好……好一个‘时代变了’……”

他喃喃自语,随即目光一凝,正色说道:

“传旨,命工部、户部、兵部,各选精干官员,组成西北学习考察团,由皇子李忱代朕持栉挂帅。朕倒要看看,他李唐,到底想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

从中原到西北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正在缓缓行进。

卢明礼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离开范阳时,族中长老们的神情,依然历历在目。有质疑,有不解,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未知变革的茫然。最终,还是他的父亲,那位执掌卢氏数十年的老人,拍板定下了此事。

“去吧,明礼。”

父亲当时的声音,老而弥坚,“长孙家的女娃说得对,我卢氏传承数百年,靠的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每一次都能踏准时代的脉搏。

这一次,或许是我范阳卢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你看清楚,学明白,我卢氏的未来,就在你肩上了。”

带着整个家族的期许与重托,卢明礼踏上了西行之路。

越往西走,他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官道两旁,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出现了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农田。一些他不认识的新式农具,在农夫手中,翻出乌黑的泥土。路边不时能看到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队伍,在工头的指挥下,用一种奇特的黑色粘合物修补路面,使得道路异常平整。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隔三十里,便会出现一座高耸的铁塔。铁塔之间,牵着数根乌黑的细线,一直延伸向西方的天际。

当地人告诉他,这叫电力塔,是西北王府的“千里传音”之术,沙州那边发生的事情,半刻钟之内,就能传到兰州。

而当他的车队行至兰州城外时,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一条由两条钢铁轨道铺成的狭长铁路,从城中延伸出来,笔直地刺向东方。

数以万计的士兵,脱下了盔甲,换上了工装,正喊着号子,用巨大的机械,将一根根沉重的铁轨铺设在枕木上。

那不是别人,正是郭钊率领的安西军五十六师。

他们没有长期驻扎兵临长安,没有恃功自傲,反而像最普通的工匠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用汗水浇筑着一条通往未来的钢铁巨龙。

“这……这……”

卢明礼的嘴唇微微颤抖,他想起了长孙玥的话。

“权力的根基,正在从土地,转向资本与技术。”

眼前这支正在修建铁路的军队,不正是这句话最生动的写照吗?

他们掌握着最强大的武力,却在从事着最基础的建设。

因为他们背后的那位王爷明白,一条铁路能创造的价值,能凝聚的人心,远比攻下一座城池要多得多。

“公子,我们到了。”车夫的声音将他从震撼中拉回。

卢明礼整理了一下衣冠,走下马车。前来迎接他的,是西北王府驻兰州办事处的一位官员。

“卢公子,一路辛苦。”

那官员彬彬有礼,笑容中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与从容,热情地说道:

“长孙王妃有过交待,公子此行的一切学习与考察,王府都将全力配合。这是您的临时身份证明和学习手册,请收好。”

卢明礼接过那本制作精美的手册,翻开第一页,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

欢迎来到新世界。

……

逻些城,布达拉宫。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面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密报。密报的内容,正是关于西北建设债券的详细情况。

他的身前,站着他的次子达玛。

达玛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中闪烁着如同雄鹰般锐利的光芒。身穿的满挂皮甲,却掩不住那一身虬结的肌肉和浓烈的阳刚之气。

“父王,李唐此举,歹毒至极!”

达玛咬牙切齿,声如同洪钟:“他这是在吸干我们吐蕃王朝,乃至整个天下的血,来喂养他那释放出来的钢铁怪兽!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赤德松赞抬起头,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不坐以待毙?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派兵去打他?我们连他的飞艇都无法应对。派刺客去杀他?西北王府固若金汤,连一只鸟都飞不进去。我们……已经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接连的惨败,已经磨平了这位吐蕃当代赞普的棱角,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双方在“力量”这个维度上的巨大差距。

“那就任由他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蚕食我们吗?”

达玛很不甘地说道:

“父王,我听说,就连我们吐蕃境内的一些大商人,都在偷偷通过大食人的渠道,购买他的债券!人心……已经开始散了!”

“是啊,人心……”

赤德松赞苦涩地一笑,叹声说道:

“他甚至不需要动用一兵一卒,只需要承诺一点点利益,就能让我们内部生出无数的叛徒。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目光变得悠远。

“达玛,我们的敌人,已经不是以前那些只会骑马射箭的唐军了。我们的敌人,是一个全新的‘规则’。在这个规则里,黄金比刀剑更有力量,工厂比城堡更难攻破。”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们打不过他,就只能……加入他。”

“父王?!”达玛震惊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派人去西北!”

赤德松赞一字一顿地说道,“不是去打探军情,是去学习!去把他们的技术学回来!我们也要建工厂,也要修铁路!他李唐不是要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吗?那好,我们吐蕃,也加入这个共同体!”

“我们用他的钱,买他的机器,学他的技术,来壮大我们自己!等到我们也有了钢铁和火炮,有了和他一样的力量,再来谈论谁才是这片高原真正的主人!”

达玛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从父亲的眼中,看到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疯狂与决然。

他单膝跪下,双手合十,沉声道:“儿臣,愿亲自前往!”

赤德松赞看着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也有一丝悲凉。

长子藏玛已经人在西北,现在又要派他的另一个儿子深入敌巢。

他很无奈,但明白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一条充满屈辱的道路。但这也是吐蕃,唯一的生路。

……

新龟兹,王府行营。

李唐的目光,正从眼前的全息屏幕上收回。屏幕上,显示着一份名为“火种计划”的实时数据报告。

“报告校长。‘火种计划’推行七日以来,西北全境,已建立初级学堂一千二百三十五所。十岁以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夜校改制学堂,共计招收成年学员三十七万余人。”

总控智能星辰的声音在半空中回荡。

“根据初步天赋筛选模型分析,在所有学员中,已发现‘甲级’天赋者三百一十七人,‘乙级’天赋者五千余人。相关资料已录入高级人才储备库。”

屏幕上,一个个名字和资料在飞速滚动。

李唐的手指在控制台轻轻一点,调出了其中一份档案。

姓名:孙秀秀。

年龄:十五。

籍贯:沙州。

天赋评估:甲上(数理逻辑、空间构想)。

潜力预测:理论物理、机械工程、材料学。

备注:心性坚韧,求知欲极强,建议重点培养。

他又调出了另一份。

姓名:慕容远。

年龄:十六。

籍贯:吐谷浑部。

天赋评估:甲下(动态视觉、机械协同)。

潜力预测:精密仪器操作、战术指挥、机械驾驶。

备注:性格沉稳,执行力强,对机械有天生的亲和力。

看着这些鲜活的名字,和背后代表着的无限可能,李唐的嘴角,再次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黄金镣铐,捆住的是这个世界的现在。

而这些被点燃的火种,将照亮的,是整个文明的未来。

他轻轻敲击着桌面,下达了新的指令。

“李龙,以王府的名义,向船山书院下达一份特别招生名单。名单上的人,无论出身,无论年龄,破格录取,费用全免。”

“另外,通知长孙玥,让她在中原地区,同步推行‘火种计划’。告诉她,我需要的人才,越多越好。凡是被选中的‘火种’,其家族,可以获得西北银行的低息贷款,以及部分产业的优先投资权。”

“遵命,校长。”

李唐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引擎已经启动,燃料正在源源不断地注入。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为这台即将全速奔驰的巨兽,培养出足够多、足够优秀的驾驶员。

而他自己,将是那个永远手握方向盘的领航员。

窗外,第一缕晨曦刺破了黑暗,照亮了连绵的祁连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