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对于西北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而言,意味着新的变化,新的希望,以及新的挑战。
船山书院,这座矗立在新龟兹城东郊,占地千余亩的宏伟建筑群,今日显得格外肃静。
与往日的书声琅琅不同,今日所有的学员,无论出身高低,都汇聚在了书院中心那座巨大的广场之上。
广场正北,是一面长十五米,宽达三米的液晶大屏幕,平日里光滑如镜,此刻却有淡淡的流光在表面涌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于此。
因为今日,是船山书院第一次月度摸底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
这次考试,不分文理,不分贵贱,所有学员同堂共考。
考卷内容更是天马行空,从基础的算学、格物,到深奥的逻辑推理、图形构建,甚至还有对时事策论的分析。
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让所有习惯了诗词歌赋、经义策论的士子们叫苦不迭,却也让另一批人如鱼得水。
人群之中,太子李恒显得有些紧张,手心里微微冒汗。
他身旁,王崇文、卢思明、藏玛、马蒙等人也是神情各异。
“殿下,无需担忧。”
王崇文轻声说道,嘴角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以殿下的聪慧,再加上这一个月的勤学苦读,进入前三百名,应当不成问题。”
卢思明在一旁点了点头,附和道:“崇文兄所言极是。我等世家子弟,自幼便有名师教导,根基扎实,岂是那些泥腿子可比的?”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
唯有吐蕃王子藏玛,目光灼灼地盯着那面黑色的石壁,瓮声瓮气地说道:
“我只关心一件事,那个叫慕容秋的,能考多少。”
自从上次在兵器课上,被那个沉默寡言的吐谷浑少年用一番精妙的枪械结构理论驳得哑口无言后,藏玛就将他视作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他看来,这书院里的一切学问,最终都要为“力量”二字服务。而慕容秋,显然是他们这批人中,最接近“力量”本质的人。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大屏幕上光影闪动,随即,一行行白底红字楷书,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书写一般,从上至下,缓缓浮现。
“成绩出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榜单从最后一名开始公布。
一个个陌生的名字闪过,偶尔夹杂着几个长安来的勋贵子弟,引来一阵低低的议论和叹息。
李恒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双拳紧握,目光死死地盯着飞速滚动的名字。
“第五百名……第四百名……第三百名……”
王崇文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眉头微蹙。他没有在后面看到自己的名字,这本是好事,但同样,他也未曾看到太子李恒的名字。
卢思明也是一脸凝重,他范阳卢氏的子弟,若是在这书院排不进前列,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终于,当榜单滚动到第二百名时,卢思明的名字出现了——第一百八十九名。
他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却有些挂不住,这个名次,远低于他的预期。
紧接着,王崇文的名字也出现了——第一百五十二名。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自诩智计过人,没想到在这纯粹的学识比拼上,竟只排到这个位置。
而吐蕃王子藏玛,凭借着对军事器械的专注和过人的记忆力,排在了第一百一十三名,比王崇文和卢思明都要高,这让他不由得挺了挺胸膛。
可是,太子李恒的名字,依旧没有出现!
“难道……殿下他……”
王崇文心中咯噔一下,一个不好的念头涌上心头。
李恒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入学时基础薄弱,虽然这段时间拼命追赶,但他自己心里也没底。若是连前二百都进不了,他这个大唐太子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就在这时,榜单进入了前一百名!
红色的字体变得更加璀璨,每一个名字的出现,都引来广场上一阵阵惊呼。
突然,李恒的眼睛猛地睁大,死死地盯住了石壁上的一个位置。
“第九十八名,李恒!”
短短五个字,却仿佛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响!
“什么?太子殿下进了前一百?”
“这怎么可能!我记得他刚入学时排名倒数第一,连最基础的勾股定理都弄不明白!”
“作弊!一定是王府给他开了小灶!”
质疑声、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王崇文和卢思明更是目瞪口呆,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不可思议。
他们与太子朝夕相处,深知他的底细。这一个月的进步,堪称神速,简直不合常理!
李恒却仿佛没有听到周围的议论,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紧接着,一股巨大的喜悦与自豪涌上心头。他挺直了腰杆,下巴微微扬起,享受着众人或惊诧或嫉妒的目光。
这种依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成就感,远比他过往享受过的任何尊荣,都更加令人沉醉。
榜单仍在继续。
当最终的排名尘埃落定之时,整个广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榜首那三个光芒万丈的名字上。
第一名:杨文菁。
第二名:慕容秋。
第三名:林昭君。
一个清冷如仙的汉家少女,一个沉默寡言的吐谷浑少年,一个开朗爱笑的鲜卑姑娘,这三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子弟,竟力压所有世家豪门、皇亲国戚,牢牢占据了前三的宝座!
这个结果,再一欠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那些自诩血统高贵、家学渊源的士子们脸上。
人群中,杨文菁一袭白裙,俏立原地,神色平静,仿佛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她清冷的眸子望向榜首自己的名字,没有半分喜悦,只是轻轻颔首,似乎在确认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她心中,这仅仅是通往那个男人身边,微不足道的第一步。
不远处,慕容秋依旧是那副沉默寡t恤的样子,只是抱着双臂的手臂,似乎又收紧了几分。
他看着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
他并非在乎名次,而是在懊恼,有两道关于金属疲劳和延展性的题目,他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未能给出最完美的解答。
而林昭君则完全不同,她兴奋地跳了起来,拉着身边女伴的胳膊,笑得像个孩子。
“第三名!我是第三名!太好了!”
清脆的笑声,与周围沉闷的气氛格格不入。
……
“殿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到学舍的路上,王崇文终于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
“您的进步……实在是匪夷所思。若说您天资聪颖,我信。但这种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绝非单靠勤奋就能做到的。王爷他……是不是私下里给您安排了特殊教官,日夜授课?”
卢思明和藏玛也凑了过来,脸上写满了好奇。
他们实在想不通,一个月的时间,李恒是如何从一个连基础知识都极为薄弱的皇子,一跃成为能与天下英才争锋的学霸的。
李恒看着他们三人急切而又困惑的表情,心中的得意再也按捺不住。他故作神秘地笑了笑,左右看了看,确认四下无人,才压低声音说道:
“特殊教官?呵呵,你们把本殿下那位王叔想得太简单了。”
他顿了顿,享受着三人愈发好奇的目光,才缓缓开口:
“王叔他,确实给了我一件宝贝。此物非凡物,而是一件……神器!”
“神器?”
王崇文眉头一挑,显然不信。
李恒也不多言,回到自己的学舍后,他屏退左右,从一个上了锁的紫檀木盒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个造型奇特的银白色头盔。
那头盔通体由一种不知名的金属打造,线条流畅,充满了未来感。表面看不到一丝接缝,内里则覆盖着一层柔软的黑色材料,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金属触点。
“这是……”
王崇文三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东西,既非冠冕,也非甲胄,造型古怪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