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454章 杀人于无形,灭国于无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4章 杀人于无形,灭国于无声!

会议结束,李唐宣布解散。

学员们带着满腔的激动与憧憬,三三两两地离开了教室。

他们的脚步比来时更加坚定有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光彩。

校长方才那一番话,以及那些超越时代的“神器”展示,已经彻底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焰。

他们不再仅仅是船山书院的学生,而是即将改变世界格局的先行者,是西北王府百年大计的奠基人!

慕容秋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少年,他没有与任何人交流,独自一人走在最后。

他的手掌紧紧攥着,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仇恨的火焰在他的胸膛里燃烧了十年,而今天,李唐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不仅仅是复仇,更是要从根源上,彻底解构那个曾经毁灭他家园的庞大帝国。

这比单纯的战场厮杀,更能让他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与兴奋。

杨文菁与林昭君并肩而行,少女清丽的脸庞上泛着一抹红晕。

“昭君,你看到了吗?校长他……他竟然连这些都为我们准备好了。”

杨文菁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梦幻般的颤音,“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苦行之路,没想到,校长早已为我们铺就了通天坦途。”

林昭君点了点头,眼中同样闪烁着异彩:

“是啊,便携式高压氧气设备、防寒作战服、高原特种车辆……这些东西,闻所未闻,见所未闻。

与其说是现代工业品,不如称之为神迹。我越来越觉得,校长并非凡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下一盘我们凡人无法窥其全貌的惊天大棋。”

“能成为校长的棋子,亦是此生之幸。”

杨文菁轻声呢喃,目光望向李唐离去的方向,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与爱慕。

王爷让她们参与的那三个计划,显然是三个需要时间来深耕的长期战略计划。王爷不仅仅只是希望他们成为科研领域的人才,更希望他们能全面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型干才。

另一边,王崇文和卢思明也在低声交谈。

“思明兄,王爷此举,可谓釜底抽薪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等今日方知,原来学问之道,竟可犀利至此,胜过千军万马。”

王崇文抚掌赞叹,他那精于算计的头脑,已经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这个“吐蕃事务部”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卢思明则是一脸凝重:“王爷胸怀天下,我等自当竭尽所能。只是,此事知易行难。吐蕃社会盘根错节,贵族与寺庙势力犬牙交错,想要将其一一剖析,非三五年之功不可。我等责任重大,断不可辜负王爷的期望。”

而阿拉伯王子马蒙,则走在人群的边缘,他看似平静,内心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那些“法宝”,尤其是解决了内燃机高原功率衰减问题的新型发动机,对他这个来自大食的王子而言,冲击力远超其他人。

他深知,这种技术一旦应用在军事上,意味着什么。一支能够全天候在高原山地自由驰骋的机械化部队,将是所有山地王国的噩梦。

李唐,这位神秘的西北王,他所掌握的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所能理解的范畴。

他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究竟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还是一种更高级、更无法抗拒的征服?

马蒙心中充满了敬畏与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他必须留下来,必须深入学到会这一切背后的秘密。

哪怕只能学到一丝皮毛,也足以让他受益终生。

……

教室里,只剩下了李唐和郭昕。

郭昕看着空荡荡的座位,许久才从那股震撼中回过神来。他走到李唐身边,躬身行礼,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王爷,末将今日,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真意。您这一手,比派出十万大军,还要高明百倍!”

“老郭你言重了。”

李唐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目光深远地缓声说道:

“军事征服,只能得到土地和暂时的臣服,却得不到人心。吐蕃之所以强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军队,更是因为他们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深入骨髓的宗教信仰。想要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就必须从思想和文化上着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要让这些学生,成为比吐蕃人更了解吐蕃的专家。当我们将吐蕃的每一个关节,每一条血脉都研究得清清楚楚时,这个看似强大的巨人,在我们眼中,便再无秘密可言。届时,我们只需轻轻一推,它自己就会轰然倒塌。”

郭昕听得心潮澎湃,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画卷。但他心中仍有一丝疑虑:“王爷,此计虽妙,但耗时日久。万一……万一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察觉到我们的意图,提前发难,又该如何?”

“他不会的。”

李唐充满自信地笑了笑,“首先,他根本无法理解我们的做法。在他看来,我们成立一个部门,去研究他们的历史和宗教,恐怕是吃饱了撑的,是文人墨客的无聊消遣。其次,我已经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

“诱饵?”郭昕一愣。

“青藏商路。”

李唐走到全息地图前,指着那条正在从兰州向逻些城延伸的红色线条,老神在在地笑道:

“这条路,是吐蕃的生命线,也是我为他准备的‘温柔乡’。只要贸易的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入吐蕃,就能极大地缓解他们的内部矛盾,麻痹他们的警惕心。贵族们忙着享受来自西北的高科技工业品,谁还有心思去关心我们这边在读什么书?”

“更重要的是。”

李唐的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容,深沉地说道:

“通过贸易,我们的商品,我们的货币,甚至我们的生活方式,都会像水银泻地一般,渗透到吐蕃的每一个角落。

当一个吐蕃贵族习惯了用我们的肥皂洗澡,用我们的白糖调味,用我们的纸张记录佛经时,你觉得,他还会心甘情愿地回到茹毛饮血的过去吗?”

“这……这是温水煮青蛙!”

郭昕恍然大悟,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王爷的手段,实在是太可怕了!

杀人于无形,灭国于无声!

“没错。”

李唐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战争,永远是最后的选择。用经济和文化实现‘和平演变’,成本最低,效果也最持久。

吐蕃事务部,就是执行这个战略的核心。他们是执刀人,而贸易,就是我们递过去的,最锋利的手术刀。”

郭昕彻底拜服,他站起身,郑重地再次向李唐行了一个军礼:“王爷深谋远虑,微臣……心服口服!”

从第二天开始,船山书院的氛围为之一变。

原本晨间朗朗的读书声,被整齐划一的口号和沉重的喘息声所取代。

吐蕃事务部的五十名学员,无论男女,无论出身,全部换上了统一的深蓝色作训服,开始了他们全新的学习生涯。

总教官李龙,以他那仿生人特有的精准和冷酷,为所有人上演了什么叫做“魔鬼训练”。

清晨五点,天还未亮,尖锐的哨声便会准时响起。

“全体集合!目标,十公里越野!跟不上队伍的,没有早饭!”

李龙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如同冰冷的钢铁。

一群平日里手不提四两的文弱书生,哪里经历过这等阵仗。

第一天下来,几乎所有人都累得像死狗一样,趴在地上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王崇文更是跑到一半就吐了,脸色惨白如纸。

然而,李龙没有给予任何同情。他只是站在终点,用电子眼精确地记录下每一个人的成绩,然后冷冰冰地宣布:

“最后十名,午饭减半。记住,在高原上,体力就是生命。你们没有资格软弱。”

残酷的现实,让这些天之骄子们第一次认识到了这个新部门的严肃性。

上午的理论课,同样颠覆了他们的认知。